婚姻中经常犯的4个错误,90%的人都做错了……

  如今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所谓婚姻、家庭专家,给了我们太多的婚姻忠告,比如“绝不能带着矛盾上床”“夫妻应该是朋友”等等。

  但这些忠告,并不一定都对!

  至少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家庭,有时忠告其实还是个陷阱,会让我们把事情弄得更糟。

  维系幸福的婚姻需要很大的智慧,还需要调整、等待和反思。

  01

  错误忠告1:

  夫妻应该是亲密的朋友

  这句话听起来可真不错,夫妻之间彼此了解,知道对方的隐私远远比别人多,为什么不能成为最好的朋友呢?

    首先,需求不同。

  夫妻关系和友谊不一样,一个人不可能充当多个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我们对朋友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朋友可以一起放肆地欢聚、嬉笑,有的朋友就适合一起静静地坐在咖啡馆里清谈;

  有的朋友可以给我们很好的职业建议,有的朋友就适合相互倾诉生活的琐事……

  你的这些朋友之间未必相互认识,即使认识他们也未必是很好的朋友。

  这说明我们对每个朋友的需求点和容忍度都不相同,这些不同点怎么可能在配偶一个人身上都具有?

    所以,我们也不用死绑着对方一起去做一切事!

  生活是有选择的,大家都有能满足自己不同需求的朋友,这不就等同于是给了婚姻“空间”吗?

  其次,展示的内容不同。

  在朋友面前,我们尽可能会保持完美的一面,服装得体,彬彬有礼,耐心宽容。

  然而在家里,我们有时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乱扔脏袜子,如厕后不冲水……

  夫妻之间会相互暴露更多不美好的一面,所以我们也不能希望对方像朋友一样总在肯定、赞美自己,从不唠叨、怨怒和责怪。

  我们自己没办法在家里时时刻刻做到完美,朋友也没必要在每次短时间的相聚时和我们不欢而散,这也许就是很多人困惑的“为什么先生(妻子)还不如朋友接纳自己”,原因是,你让他们接纳的东西不同。

    最后是连接的内容不同。

  和朋友相处,我们不用告知晚上是否回家吃饭,没必要交代下周去哪儿出差,但这些行踪却是夫妻之间必须相互知晓的,甚至要商量后才决定。

  因为夫妻生活相互渗透,没办法分得清。

  02

  错误忠告2:

  永远不要带着怒气上次

  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今日事今日毕,为什么要生着气过夜?解决完了再睡觉不是更好吗?

  但中国有句俗语叫“清官难断家务事”,也就是说很多家事即使像模像样地拿到台面上去断案,都未必断得清,更何况是一个晚上就想解决?

  其实,很多事情睡过一觉到了早上再说,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所以,当争执发生在夜晚,大家都很激动,眼前又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双方又疲倦得要命时,那么就先睡吧!

    不过,仍然建议第二天大家相互做一些弥补。

  敞开心扉将自己原本的担心、焦虑和认为自己昨天处理不当的悔悟同时讲出来,那么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你们会觉得彼此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实在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

  03

  错过忠告3:

  产后只用照顾好孩子

  在产后的头几个月里,新妈妈内分泌失调,身体疲惫,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婴儿身上。

  老公刚做了爸爸,自然也是这种心情:孩子胜过一切。

  这其实是一种冒险的想法。

  如果你的老公内心世界强大,是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控能力的男人,又做好了当爸爸的充分准备,也特别愿意投入到照顾新生儿的生活中来,那么这个阶段忽略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似乎问题不大。

    但这往往只是我们的一相情愿。

  现在大多数的“80后、90后”新手爸爸,在小婴儿到来之前都是被过度关注的对象。

  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被疏忽,他是承受不起的。

  对于十月怀胎的妈妈来说,早已进入母亲角色;而男人,真的不是能马上投入爸爸角色的。

  此时,保持亲密关系就成了维系婚姻关键的一环。

  当然,这件事并不是一个程序,不必要有太多的负担,亲密关系不一定需要两个人特别创设出一个浪漫的开端,再一起享受完美的结局。

  这样的想法只会让大家都很失望,因为这个阶段,你们可以亲密的时间是琐碎而不确定的。

  更好的做法是:把握平常的任何时刻,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一次亲吻、一个拥抱、相依而眠,都是一种亲密。

    无论如何,任何身体的接触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和相互渗透的感觉。

  04

  错误忠告4:

  矛盾不能让孩子知道

  爸爸妈妈有矛盾真是太可怕了!我们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和睦、和谐的氛围之下,大家都是相互赞美、和颜悦色的,这才是最有利于他成长的家庭环境。

  但实际上,当夫妻之间有矛盾时,即使双方都掖着、藏着,敏感的孩子依然能够感受到家里的气氛不对劲,怪怪的。

  与其如此掩饰,还不如就让真实的生活展现在孩子眼前。他看到父母是出于善意而发生分歧时,其实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孩子一直在模仿和学习,父母间出现的矛盾和引发的讨论、争辩,会使他看到两个相爱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意见。

  当然,他同样也还会看到你们会怎样化解矛盾,完整的过程对孩子是有益的。

    家庭里,没有冲突是不现实的,如果一个家庭里从来没有不同的意见,那生活得多平淡啊!

  不过,这样的展示也是需要衡量的:

  首先,这种矛盾或争吵是不是经常发生?

  如果是经常性的,那么“不让孩子知道”的忠告也许是对的,父母经常发生矛盾给孩子的影响另当别论。

  其次,冲突发生的时候你们是否能就事论事,而不是相互攻击对方的家庭或人格。

  比如你是不是能这样说话:“你又把袜子乱扔让我很生气。”而不是“你们家从你爸开始就没有一个爱干净的!”

  最后,这种矛盾引发的争论的激烈程度如何。

  如果真的是争吵得非常激烈,让孩子感到害怕或担心,那还是找个远离他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吵一场吧!

    婚姻是件复杂的事,正如我们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不是用同一种方法、同一个程序就能搞定。

  那些关于家庭、婚姻的忠告也好,理论也好,我们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照搬,因为你的婚姻、你的家和别人的都不一样。

  资料来源?| 《父母必读》杂志

  组稿排版?| 宋宇

  视觉设计?| 宫颖

  《父母必读》2023年4月刊已上市

  现在订阅全年杂志,

  即可成为《父母必读》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