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卧车厢分配3男1女,把男女分开,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不赞同在软卧设置女性专用车厢,并不是我反对女性应当享有更多的照顾。而是只在软卧设置女性专用车厢,而不在硬座和卧座设置单独女性单独包厢,我认为这是对于中下层女性群体的隐形歧视,似乎被骚扰的问题只存在于软卧中休息的女性,硬卧和硬座的女性不存在被骚扰的可能一样。

  

  

  

  如果要设置女性专用车厢,那就应该在所有的座位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设置一定数量的女性专用车厢,使所有收入阶层的女性都可以有独立的,不存在异性骚扰和异性打扰的较为私密的空间。

  但是我一直认为,在公共场合将男女分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男人和女人,从来就不是互相敌对的两个群体,极少数的男性败类造成的女性焦虑问题,增加了互相之间的不信任。与其想着如何将男女分开这种不切实际的办法,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增加骚扰的犯罪成本,以及如何降低对于被骚扰者的受害者有罪论。

  提高骚扰的犯罪成本,可以吓阻一大部分心怀不轨的人,让他们在骚扰他人之前,掂量掂量这件事的犯罪成本,以及带来的社会性死亡。至于受害者有罪论,则给了女性更多的道德枷锁,让她们在受到骚扰的时候,不能捍卫自己最基本的人权。

  女性被骚扰,本来就违反了社会的共识,应该做的是加强道德层面的谴责力度,并且支持任何人在面对骚扰的时候,能够大声地、理直气壮地说不,并且可以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而不会因为自身的性别,以及可能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忍气吞声。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去支持被骚扰的群体,又怎么奢求被骚扰的人在那个时刻立刻反击,同时又如何假定, 公共场合的人群一定会施以援手,而不是冷漠旁观呢?

  犯罪的成本太低,受害者的维权成本又太高,就会造成现在这种情况,尽可能的避免发生被骚扰的概率。因为一旦被骚扰,很多人在那一刻会考虑很多,无法立刻有效的捍卫自己的权利,设置女性专用车厢,与其说是避免这种情况,不如说是在助长,最少是在默许这种情况发生。

  在我们对于社会的预想中,不论男女,在公共场所遭受到了骚扰,被骚扰的人都可以毫无羞愧、非常自信的把骚扰者揪出来,向周围的陌生人表明自己受到的遭遇。这些陌生人中的绝大部分会明确支持这一行为,不让骚扰者逃跑,将他控制起来,等待执法人员的到来。不管是他还是她,在遭到骚扰之后,面对任何人,都可以坦然讲述这件事情,只因为他们是受害者,为什么要因为他人错误的行为,让受害者来承担一定的后果?

  任何人被骚扰,他们都是无辜的,与他们的穿着、身材、容貌均无关联。他们只是被某些龌龊的人随机选取的目标而已,任何人都有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况,不应该让没有错误的人去躲避这些伤害他人的人,而是让这些骚扰他人的人,在实施这一行为的当下就受到惩罚。

  社会道德和舆论在这一点上应当保持一致,绝不是某些人嘴上说着男女平等,心里想着女性被骚扰还不是怪他们穿的太凉快!正确的事沦落为口号,在现实中哪里还有可行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