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大鹏、陈哲艺回答

  电影的春天又回来了。为期8天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4月29日落下帷幕。电影节期间,在“电影强国论坛——用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期间,中外电影人共同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加强电影的国际发行能力,中国导演陆川和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在接受《环球时报》编辑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个话题,导演兼编剧大鹏分享了他对中国喜剧电影发展的看法。

  陆川:出海要从准备开始

  

  由陆川指挥

  陆川导演执导了今年北京电影节的开幕片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官方影片《北京2022》。他告诉记者《环球时报》,看着北京电影节开幕,他非常感慨。他觉得电影院的春天又回来了,电影又回来了,“因为最近3年没机会参加线下电影节,大部分电影节都是线上的,现在感觉一切都恢复了track。对于电影人来说,一起看电影然后分享是很重要的。”

  陆川经常参观国际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出国的方向,陆川认为,作为艺术品,每部作品理论上都可以“走出国门”,但结局可能不同。陆川表示,一部电影要参与国际交流或国际发行,不应在完成后才计划,而应从制作之日起就开始准备。

  陆川说:“如果整部影片都完成了,只是换个字幕或者做一些剪辑上的调整,届时影片本身将不再具备国际发行的潜力。当然,如果影片完全依赖国外市场,毫无疑问,成本很难收回,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国内外观众的接受度,拍摄方式和表现方式也不同。”

  电影工业化也是当前中国电影界的热门话题。谈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陆川表示,目前中国电影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每个项目的运作流程,都已经相当产业化,“但我们还有不足,比如使用国外品牌。摄影、调色等后期制作软件——当然不需要花精力去打造剧集,如果有公司或人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就更好了。”

  此外,陆川认为,中国电影要继续抓住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机遇。“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电影人制作预告片、故事板等,中国电影团队必须跟上这个趋势。电影行业,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谈及对北影节未来的期待,陆川表示:“希望北影节成为未来中国电影的窗口,成为与世界电影交流的窗口和桥梁。“

  陈哲艺:发现简单的人文治疗

  

  导演陈哲艺

  “感谢北京电影节观众对影片的细心和关注!”新加坡导演兼编剧陈哲艺的《漂流人生》近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剧场放映。感谢社交媒体上的北京电影节观众。

  这是陈哲艺第二次参加北京电影节。2014年,凭借剧情片处女作《爸妈不在家》参加同年竞赛单元。“感觉今年北影节的影迷多了,让我觉得电影的力量还在。”陈哲艺说。“我期待北京电影节国际化,有更多外国导演像我一样在本地和国际上进行交流。”

  有观众表示,陈哲艺作品细腻的情感让人印象深刻。陈哲艺说,他只诚实地对待故事中的人物:“我创作的时候可能和一些编剧或导演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写情节,但我一直在关注和观察人物。大多数时候,我不要发现一个社会问题就马上开始,而是先从人物开始,然后我定义人物与周围环境如家庭、学校或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和感受。这样面对社会和甚至这个国家也出现了。”

  陈哲艺的作品多次亮相戛纳等国际电影节。2013年,其自编自导的家庭电影《爸妈不在家》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当被问及华语电影在世界上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时,陈哲艺说,“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简单的人文主义对待方式。”陈哲艺表示,随着电影越来越市场化,一些电影人可能首先会考虑市场的反应。然后我考虑情绪,首先“二三线城市的观众能看懂这个故事吗?如果看不懂,我该怎么解释?”陈哲艺说:“拍电影不是要考虑市场喜好,制造所谓的‘商品’。拍电影要有诚恳的态度——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世界观众。”

  “电影艺术本身——经典电影或三大电影节获奖影片——正是东方人所擅长的,好电影留有很大的空间。”陈哲艺说,现在很多观众都注意到很多中国电影越来越受欢迎。更直白一点,没有余地给人以诗意和朦胧的感觉。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现象。“现在欧洲电影空洞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们的电影越来越直白,恐怕观众看不懂。”。

  大鹏:我也上网买票

  

  导演兼演员董承鹏(大鹏)

  2004年,大鹏以门户网站娱乐频道记者的身份参加电影节,近年来又以导演和演员的身份亮相北京电影节。谈到北影节的特色,大鹏很看重与观众的互动:“北影节有很多板块,适合不同类型的影迷。大鹏说他会像一般人一样上网抢票。

  今年《大鹏》期待两部电影,分别是上个月上映的《保你平安》和7月28日上映的街舞题材的《热烈》。截至5月1日,《保你平安》已经收获了6.9亿元的票房收入。.“这个成绩让我们很开心,也是继续拍电影的动力。”按照大鹏的说法,《保你平安》把一个严肃的主题包裹在一个喜剧的外壳里:“喜剧就像一层糖衣,药虽不甜,但需要一层糖衣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

  《保你平安》是大鹏的第四部长片,包含喜剧类型的现实主义。大鹏说,网络欺凌、校园欺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事情,所以所采用的描写和呈现方式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让观众感到熟悉,同时又能反映出普通人的真实感受。人们。

  当被问及当前中国喜剧电影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时,大鹏表示,国内的喜剧创作群体还是太少了,希望能有更多的喜剧演员出现。“之前我看到有的喜剧演员在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有的开始涉足电影,这是新鲜血液,也是一个好兆头。”

  《缝纫机乐队》的导演程功和《保你平安》的承办人魏平安,大鹏的作品往往聚焦于生活中的小人物。谈到这种创作手法的初衷,大鹏直言:“我参加活动时,稍微打扮一下,活动结束后又穿上连帽衫,这是我熟悉的状态。我的日常生活。我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创作小人物的故事,因为我接触过这样一群人,也从他们身上学习过。

  环球时报娱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