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方言小品《呼唤》在规定情景中的人物性格塑造

  肖昌明

  小品《呼唤》是吴元忠和本人共同创作,由桃源县热带雨林艺术团排练演出,参加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欢乐潇湘”文艺汇演,荣获特等奖。该剧是湖南省近年来在小品艺术创作方面优秀作品之一,作为编导,本文就小品《呼唤》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人物艺术塑造,从剧本创作角度谈点体会。

  一、取材于扫黑除恶

  小品,是一种人物较少、剧情不长的戏剧样式,往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表现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故事。起初,小品是戏剧学校教授学生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发展,群众审美趣味变化,逐渐成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小品把创造典型人物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虽然篇幅短小,也能塑造出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舞台艺术形象。

  2020年以来,全国范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活动,为配合形势宣传,我们决定选取这一类题材进行创作,走访了公安派出所,调取了几宗案例,在强大的政治攻势面前,黑恶势力摄于法律的威严,伏法者大有人在,我们对黑恶犯罪分子弃恶从善,投案自首的事例很感兴趣。

  我们立意塑造一位幕后英雄,讴歌其舍身救人的高贵品质,用英雄的行为,大妈的善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呼唤”涉黑分子即将泯灭的良知,使其迷途知返,投案自首。我国的心理学家陈仲庚归纳说:注重规定情景中的人物性格塑造……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人形成不同的性格。

  二、剧中人物设定

  小品描写人物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写深写透,予以淋漓尽致的描绘,窥一斑而知全豹。

  《呼唤》全剧设计四个人物:冬冬,16岁,中学生(未出场的幕后人物);大妈,65岁,一位善良的孤寡老人;刘成黑,40岁,黑社会团伙中的一个小混混;蜜蜜,20岁,刘的情人。

  冬冬,大妈的儿子,上高一,好学上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三好学生,见义勇为,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爱劳动,帮助妈妈干农活,干家务活,与妈妈相依为命,是妈妈的乖孩子,为救落水的同学,奋不顾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大妈,朴实,善良,助人为乐,爱憎分明,老伴和儿子虽然离她而去,她没有被忧伤压垮,没有被泪水浸泡,她热爱这片土地,意志坚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刘成黑及其情人两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她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见“身怀六甲”的蜜蜜,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冬冬的离去曾经让她伤心欲绝,痛不欲生,但冬冬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让她感到骄傲、自豪,儿子献身重于泰山,当得知冬冬救的落水同学刘成黑属于涉黑人物,而且还要替冬冬尽孝当儿子时,她爱憎分明,大义凛然,坚持要刘、蜜二人投案自首,依法服刑,重新做人。

  刘成黑,混迹社会的无正当职业人员,代人讨账,收保护费,偷鸡摸狗,打架斗殴,黑恶势力的代表。扫黑除恶的行动轰轰烈烈,刘成黑惶惶不可终日,为逃避打击,伙同情人蜜蜜来到大山深处老大妈家,谎言哄骗,取得了大妈信任,善良的大妈虽然热情地招待他们,但刘成黑丝毫也体验不到大妈善良的本意,出于混混的本性,相反还偷了大妈一千块钱,后来一个偶然的因素,让刘存黑知晓了眼前的大妈就是二十多年前为救自己而溺水身亡的同学冬冬的妈妈,他感到惊愕、羞愧、悔恨,一瞬间终于良心发现,自己的涉黑行为是多么可耻,不可饶恕,他要替冬冬尽孝做大妈的儿子,要重新做人,要投案自首。

  蜜蜜,女,20岁,社会闲散人员,辍学在家,与刘成黑鬼混,作为该剧的陪衬,起到插科打诨,活跃气氛的作用。

  三、剧中人物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剧本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瞬间的激变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心理描写要给人物的行为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说明,同时,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只有通过人物的行为才得以揭示。人的性格往往和命运相连,需要表现人物命运的一瞬间,描写这样一种紧要当口,最幸福的与最痛苦的时刻,这个时刻是人物性格最集中的体现,当刘成黑偷了一千块钱正欲逃走,突然发现了冬冬的照片,这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恩人,他震惊了!泯灭的良知被唤醒!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对刘成黑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二十多年来,我受着良心上的煎熬,暗地发誓,一定要找到你,做您的儿子,替冬冬尽孝,报答冬冬的救命之恩,感谢老天爷给了我这个机会,可是,我怕您不认我这个儿子,因为我不够格呀,老人家您今天的这番深情,和冬冬的救命之恩就像炸雷炸醒了我,我要重新做人,您的冬冬不在了,我就是您的儿子,从今以后永远孝敬您,待服您,请您老了却我的这个心愿,妈妈”………这是我们对刘成黑这一人物此情此景真实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刘成黑这个人物之所以在关键时刻能够转变,还有性格的另一面,有仗义的性格,做人有一定底线。剧情设计这个人物作恶不大,陷黑不深,知恩图报,一旦“呼唤”尚能幡然醒悟,因此,我们定性为黑社会小混混,

  从逃避打击到投案自首,刘成黑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是自然的,也是符合生活逻辑的。

  该小品主要矛盾冲突是逃避打击与投案自首之间的冲突,冲突焦点则是刘成黑良心不安,深受煎熬的内心冲突,由于篇幅短,对仅有的几个人物的刻画要主次分明,集中精力刻画好大妈,刘成黑主要人物,对次要人物只需勾勒个轮廓,能传神就行。

  小品这个样式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要在很短的篇幅里叙事、立言、树人,让人动情,从中悟出生活的哲理,对作者来说是很好的考验。

  我们经过小品《呼唤》的艺术实践,再次体会到把握住人物性格特征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本途径,我们要遵循人物性格塑造是戏剧创作的核心这一创作理念,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肖昌明,男,桃源县汉剧团二级演员、导演,主演的常德汉剧《翦伯赞》荣获第七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第十五届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