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闻:救金鲤汴龙君送宝,起歹意赵掌柜杀妻

北宋哲宗元祐年间,东京汴梁府发生过这么一件奇闻,各位看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汴梁城水系发达,一条汴河如玉带穿城而过,连接东西水门。东水门外,有一间破落的关帝庙,正殿年久失修早已塌陷,唯独一间西厢房还勉强能住人。
乞丐小癞子就住在这破庙里,每日里早出晚归,四处乞讨。
这一日,小癞子来到城南讨饭,见众人你推我搡围着一间绸缎铺探头探脑,便也过去瞧热闹。
只见捕快们把一家“赵氏绸缎庄”团团围住,验尸的仵作进进出出忙个不停,小癞子伸长耳朵,从众人的议论中听了个七七八八。
赵氏绸缎庄一晚上出了四条人命!一伙强人夜间行抢,连老板娘和三个店伙计全都被害,事后还放了一把大火,幸亏附近巡更的更夫及时发现,带人推倒院墙,阻止火势蔓延,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巧合的是绸缎庄赵掌柜却因为连夜赌牌而逃过一劫。
众人有的扼腕叹息,说这么大个绸缎庄竟然一晚上就烟消云散;也有人幸灾乐祸,说赵掌柜一定不修功德才落得个家败人亡。
小癞子也是一声叹息,心里想着赵掌柜也算是个好人,有时候耍钱回来,还会额外多施舍几文钱,可惜了这么个好主顾。
闲人们还在看热闹,饥肠辘辘的小癞子已经开始为了填饱肚子而忙碌了。

转眼间到了秋冬季节,汴梁城天寒地冻,小癞子也警察饥一顿饱一顿。外出觅食的时候,一个瘫倒在地的人影吸引了小癞子的注意力。
走近一看,竟有些面熟。
“哎呦!”小癞子想起来了。
“这不是绸缎庄的赵掌柜么!”
赵掌柜微微睁开双眼,面如土色的脸颊深深凹陷,开裂起皮的嘴唇张了张,挤出一个“饿”字。
小癞子四下观瞧,冬日的早晨连半个人影都没有,只好半搀半拖着把赵掌柜带到自己的破庙,点燃马粪取火,去给赵掌柜张罗点吃食。
不多时,小癞子就把一碗热气腾腾的剩菜汤递到了赵掌柜嘴边,赵掌柜也瞬间来了精神,抱着破碗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精光。
吃完饭后,肚子里有底的赵掌柜又深深睡了过去。小癞子见他可怜,便把自己的铺盖盖在他身上,照例出去给自己讨食。

两个可怜人就这样相识,赵掌柜告诉小癞子,他早就在外面欠了一屁股赌债,靠着绸缎庄的流水,勉强维持。结果出了这么一桩飞来横祸,赔光了家财不说,还欠苦主(死者)家一大笔抚恤,最后只能变卖家产,流落街头。
小癞子倒也不嫌弃他,每天都分一半食物给赵掌柜。赵掌柜体力渐渐恢复,凭着粗通文墨,到集市上给人抄抄写写,也挣点钱,不过还是改不了好赌的老毛病,有点闲钱就又去赌光了。
令赵掌柜意外的是,他发现小癞子竟然是个女儿身!原来这小癞子也有一段悲惨的身世,年纪轻轻就被被亲生父母卖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逃了出来,流落街头,这才长了一头癞子,难辨男女。
两人就这么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贫困,但也能填饱肚子。

转眼到了夏天,小癞子开心极了。
因为夏天水暖,汴河里鱼虾都出来了,对于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的小癞子来讲,这是个最好的季节。
小癞子上午照例进城讨食,但是午后便带着自制的简易工具,到河边钓鱼。
这几天小癞子运气不佳,连着几天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小癞子百无聊赖,就在柳树下挖坑,竟意外捉到一条金色蚯蚓,有人大拇指粗细。
小癞子心中大喜,寻思着要把蚯蚓带回去做汤喝,转念一想,蚯蚓才得几两肉,怎么够他和老赵两人吃?于是收回鱼竿,把金蚯蚓挂在鱼钩上,想借此钓条大鱼,好让二人美餐一顿鱼肉。
小癞子再次抛竿,不一会儿便有了动静。只见鱼线绷直,必是一尾大鱼!
小癞子连忙收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精疲力尽的鱼儿拖上河岸。
竟也是一尾金色鲤鱼!
“乖乖......”小癞子擦着汗,看着眼前的大鱼,心中乐开了花。
这时一阵声音传来,“求求你,放了我吧。”
小癞子心中疑惑,四下瞧了瞧,旁边没有人啊。
“求求你,放了我吧”,又一阵微弱的声音传来。
小癞子顺着声音找,发现声音竟是从地上的鲤鱼嘴里发出来的!
“你......会说话?”小癞子问。
“我会说话,我是这汴河龙君的小儿子,贪吃你的金色蚯蚓,才被你抓了上来。”金鲤鱼小嘴一张一合,有气无力地说。
小癞子心中又惊又喜,开始盘算起来。这么大一条鱼,煮了够吃好几天,就算拿到市场上去卖,也值不少银子啊!

金鲤鱼仿佛看出了小癞子的心思,一时间语带悲声,滴溜圆的大眼睛来回乱转,身上的金鳞也暗淡了许多。
“求求你,放了我吧,我爹还在等我回家”金鲤鱼哀声恳求。
小癞子愣了一下,想起自己爹娘当年为了不至饿死,才将自己卖给有钱人家,也是骨肉分离,好不痛苦。若是自己为了口腹之欲,杀了这鱼,天下岂不是又多了一对永不团圆的父子?多了一个望子归家的老娘?
想到此处,小癞子心中释怀了,伸手把鱼钩从鱼嘴里拔出来,拽着鱼尾巴,用力把它拖回水中。只见金鲤鱼一入水,立马消失不见,径直向江心游去。
小癞子笑看金鲤鱼游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没想到这鲤鱼又折返回来,半个脑袋冒出水面问道:“恩人,恩人,可否留下姓名住处?”
小癞子急着回家,随口回答“我叫小癞子,家住水东门关帝庙。”说罢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日,天降大雨,连绵不断,小癞子和老赵也饿了两天肚子。
等到雨过天晴,小癞子便迫不及待地出门讨饭去了,留下老赵一个人在家。
猛然间有人敲门,老赵开门,却见一个富商打扮的男人站在门外。
这人头戴鱼骨冠,身穿锦缎鱼鳞长衫,外套鱼皮员外氅,脚踩鱼皮分水靴,看上去阔气十足。
“您.....您来到寒舍,有何贵干?”
老赵见来人气度不凡,不敢怠慢。
“敢问肖来子,是住在此处么?”来人说话似乎带有一股水音儿。
老赵愣了半晌,才听出他问的是“小癞子”,连忙点头说是,询问对方来意。
来人施了一礼,“我姓龙,叫我龙五就好,家住在水东门下。前几日幼子贪玩,不慎困于岸上,幸得肖来子施与援手,特来报恩。”
老赵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龙五讲话似有哪里不妥,但又说不出来。
龙五也不再多言,迈步走进门来。
老赵刚想阻拦,又一想屋内反正无甚值钱家当,也就不拦他。
老赵跟着龙五,却发现外面虽然刚下过雨,道路泥泞不堪,但是这龙五爷身上连个泥点子都没有,一身衣服干净如新,不禁感慨,这世道,泥土都不沾有钱人。
龙五走进西厢房,在不大的屋子里转了一圈,最后站在房屋东南角,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冲着地上啐了口痰,抬头看着老赵。
“这位仁兄,我与这庙里的主人也是个旧相识,他曾跟我讲,此地有泉眼,就在我脚踏之处,你且挖开,大有益处!”
老赵心里有点埋怨,有泉眼就有泉眼,你往地上啐口痰干嘛。
龙五言罢,转身出门扬长而去。

老赵看着龙五的背影摇摇头,关上门,回到房里,往龙五方才所站的地上撒了把土,奇怪的是地上俨然已经没有唾沫留下的痕迹。
日上三竿,小癞子仍未归家,肚中饥饿的老赵索性躺在破席子上打盹,恍惚间竟见得一条小金龙在墙角活蹦乱跳,再睁大眼睛去瞧,却又不见踪影。
如此反复多次,老赵索性起身,去院子里拿来铁铲,在墙角挖了起来。
挖了约有一尺来深,铁铲碰到一个硬物,老赵费力拉出,只见是个巴掌大小的盒子,纯铜打造,金光熠熠,旁边还有三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埋在土里。
老赵拿起一个盒子,打开锁头,顿时一片金光射了出来,只见盒子里装满了金豆子和金瓜子,真个是价值连城!
剩下三个盒子老赵也都一一打开观瞧,竟是一盒宝石,一盒珍珠,还有一整颗夜明珠!
老赵这才恍然大悟,这龙五不是凡人,抱着四盒金银珠宝,老赵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有了这些家当,别说再开一个绸缎庄,就是开他三个五个都不成问题,到时候买房置地,娶几个小老婆,岂不美哉?
想到老婆的事情,老赵有些为难。
“小癞子那个模样,可配不上我这万贯家财”老赵心里犯嘀咕,掂着铁铲走到院子里,琢磨着怎么跟小癞子讲这桩奇事。
雨后潮湿的院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小小的三角脑袋,嘴里吐出鲜红的蛇信子,原来是一条误入破庙的毒蛇。
老赵手疾眼快,抓起铁铲扔了过去,铁铲落下,正好斩断蛇头!
老赵年轻时在生药铺当过几年学徒,一眼就瞧出来这是剧毒的五步蛇,也叫棋盘蛇。

老赵心里一动,顿时有了主意,他挖了个坑把蛇头埋起来,只取出蛇胆放在一个破碗里。
老赵转身折回屋内,从一个铁盒子里挑拣了最小的一颗金豆子,又把四个铁盒子全都掩埋起来,出去打了酒,买了菜,把蛇胆泡在酒里,只等小癞子回来,送她上路。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小癞子终于带着饭菜回到破庙,发现家里的破桌子上竟然破天荒地出现了酒肉,十分诧异。
“老赵,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小癞子问。
老赵接过小癞子带回家的饭菜,顺手放在一边,“没啥好日子,我身上还剩下点积蓄,买点酒肉犒劳犒劳你!”
小癞子心里感动,坐下来和老赵一起吃饭,老赵则举起泡了蛇胆的酒,再三劝酒,说酒里加了中药,味道虽怪,但是能治小癞子的顽疾,让小癞子多喝。
小癞子不胜酒力,几杯酒下肚,就趴在桌子上昏死过去。老李推搡了小癞子几下,见没了动静,以为蛇毒发作,毒死了小癞子,当下心生欢喜。
老李又拿起铁铲,准备在院子里挖个坑,把小癞子埋起来,自己好拿着钱财去逍遥自在。
老赵走到院子里,费力挖出一个大坑,站在坑边,杵着铁铲喘气。
只见又一条五步蛇从草丛里猛窜出来,一口咬在老赵脚脖子上。老赵吃疼,连退几步,捂住脚,看见伤口血流不止,大喊不妙。
只是这五步蛇毒性最狠,老赵躺在地上口吐白沫,没多久就死过去了。

第二天清晨,小癞子悠悠转醒,只觉得头晕脑胀,脑袋上奇痒无比,伸手去抓,发现脑袋上仿佛罩了个头盔,硬邦邦的,用指甲一扣,竟然扣掉一块。
小癞子双手并用,竟然从脑壳上扣下来一个硬壳,再摸自己脑袋,虽然还是没有头发,但是皮肉软嫩,全然不似当初癞子头那般硬实。
“哎呀老赵!你这药酒真管用!”小癞子赶忙呼喊,却发现老赵没了踪迹。
原来这五步蛇胆泡酒虽然是剧毒,奈何老赵杀的蛇年岁尚小,毒性不高,反而误打误撞以毒攻毒,治好了小癞子的癞皮头!
小癞子见房门开着,出门寻找老赵,却看见老赵直挺挺躺在院子里,脚脖子如水桶粗细,人已经没了呼吸。
小癞子这个哭啊,心里埋怨老天爷,把这唯一的身边人都带走了。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小癞子也没钱买棺材做法事,正好看见院子里老赵新挖了一个大坑,不知道做什么,就把老赵埋了进去,没想到尺寸刚刚好。
小癞子埋葬完老赵,站在坟边嚎嚎大哭,哭累了就进屋,趴在破席上继续哭,恍惚间看到一条金龙在墙角活蹦乱跳。
小癞子好奇,用铲子顺着金龙跳跃的地方挖了下去,没想到土地非常松软,没挖多久就挖到了几个铁盒子,打开后里面尽是金银珠宝。
这下小癞子哭得更厉害了,原来老赵留了这么多积蓄给自己。
无奈老赵已然故去,自己只好带着四箱钱财,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去到汴梁城里生活,后来靠着这四箱金银,成了汴梁城里有名的大财主,并且乐善好施,儿孙满堂。
那几年,汴梁城里风调雨顺,大宋朝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