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飘香—郑州航空港区张庄幼儿园“最美朗读者”好书分享特写
原标题:书韵飘香—郑州航空港区张庄幼儿园“最美朗读者”好书分享特写
(张伟袁建会)书是智慧的阳光,书是生命永恒的清香。打开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见闻,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把读书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好习惯。在假期中老师们沐浴在书香中,沉浸在静默里,大家分享着读书的快乐,共赴精神的盛宴。在阅读中碰撞,激荡升花,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打造了学习型教师群体。
分享教师:王勤玲《童年的秘密》
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大了太久,成年人好像都忘记了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是如何成长的,在很多事情当中,自己的心理历程又是怎样的。有太多的家庭,太多的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用和自己相同的成长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自己生活轨迹的复制品吗?
书中开始的部分,就提到了心灵胚胎这个概念。成人可以看到儿童身体的成长,更多时候的照顾是吃饱、穿暖,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儿童心灵的成长。从生命的开始,其实他们就已经有了身为一个人的情感,即使是婴儿也有自己的情绪,会哭会笑会关注感兴趣的事物,成人眼里的世界和儿童眼里的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成年人非常愚笨,不能正确理解很多东西,从儿童的心理视角来看,成年人不够精细,也不够用心。”很多成年人无法关注到微小事物,儿童却能够察觉,儿童身体上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是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弄清楚的。关键在于,成年人是否愿意以全新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儿童,是否有着足够的责任感,是否能够以一个观察者而不是统治阶级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生活之中。
自由而守纪律
“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的病人一样不动弹,这个人只能说是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得不说,对我来说,真的有些震撼,因为这是每个老师几乎都会做的事情,要求孩子们不要说话,不要乱动,好好听课。可是,如果这种行为不是强制,而是自发的,出于尊重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育的初衷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而不是心灵的摧残。成年人相对于儿童来说,最大好处就在于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可以决定自己想做什么。
“只有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能管住自己的各种行为,主动遵循生活规则时,他才能说是一个守纪律的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不去做违法的事情,这是一种法律的制约,可是一个人,如果在没有各种条例制约的情况下,依然恪守着一种秩序,并且执行的过程来自于内心的乐于这样做,这就是道德。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的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纪律,而不是被动的和顺从的纪律。纠正和干预错误的行为,建立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发展。
分享教师:袁建会《做个高情商的幼儿教师
怎样才算高情商呢?书中以许多详细的例子引出,指导着教师如何做。当教学发生的时候,情感在教室中弥漫,有学生的情感,也有教师的情感。这些情感无论是热情、兴奋,还是无聊、挫折、焦虑和愤怒,大部分都会呈现出来……情感在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此关键以至于我们实在不可忽视。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情商,学会自知与自控,做一个高情商的教师,树立阳光心态,创造一个更好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分享教师:巴安然《平如美棠》
文中每章的目录都充满诗意,《少年时》、《从军行》、《点绛唇》、《携手游》、《十字街头》、《问归期》、《君竟归去》,文后《寒来暑往》附有美棠书信,平如是如此一个充满诗意之人,正如在序言中柴静问他:“中国人爱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你为什么觉得有诗意?”“我想跟那个心境有关系。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域,什么人生,有些诗意的人,他看什么都是有诗意的。“我想,当时平如回答时回忆往事,眼中闪烁着光芒,在书中他便将这诗意的眼光投射到二人即使苦难也觉美好的岁月中去。
爱与怀念是本书的主题,二人的相爱得益于两家族的交情,历经半个世纪,从战乱到分离,由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再到文化大革命……从年少的风华正茂到老时的鬓发苍苍,最后更是经历了病痛与衰老的折磨,他们被卷入时代的洪流之中,动弹不得,折射的是那个时代平凡人生的生活,在这有喜有悲的人生历程中,二人之爱竟未减一分。犹记得当时平如回家与美棠定亲后,之前在战场上无畏生死的豪气消渐,在回军营的路上,他穿着军装站在船头,“看着滚滚长江上的波光,觉得自己的命从此轻慢不得,因为命里从此多了一个人。”多么简单的话语,生命已经并不属于自己,还担负着另一个人,不可怠慢,对自己生命的看重来自于对家庭的负责,此已见得情深,足见男儿担当。
因为两家关系非常,其实儿时两人就已相见,此情可待成追忆,但“只是当时我们各自是香梦沉酣的天真岁月,相逢也是枉然。”但我想,有了几次的接触,两人相知玩耍得倒也开心,以后相见订婚自是水到渠成之事,也为两人以后美好婚姻生活打好了基础。
平如与美棠的婚姻在时代的大浪里铺开,平如厌倦战争,回到家乡,最初的婚后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文中有着许多二人玩耍趣事的记叙,如家里打牌九、和美棠去舞场跳舞、去吃当地小吃(如碱水粽、徐州油条、薯粉等),处处都洋溢着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日后思来还透露淡淡的忧伤,如:
“在徐州时,二人在街角一盏暗淡路灯下看见有个小贩卖梨。我们好像很有默契,径往前去买了两个大梨。然后两人在街灯下庆祝似的吃掉了它。那梨又嫩又脆,我从此以后再没有吃到过这样清甜的梨。”我在旁边写下:梨甜是因为心甜。斯人已逝,纵是山珍,能有何味?
分享教师:张羽《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的行为千姿百态,而每个行为背后又有着与成人不一样行为心理,往往只有抓住隐藏在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儿童行为心理学》正是为家长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我读了这本书,爱不释手,过目难忘。本书中,列举了一些儿童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如随口咬人,胡乱涂鸦,爱说狠话等等,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与讲解。让深奥的理论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为成人走近儿童的内里世界搭建了桥梁。书中内容包含看六大方面:一是啼哭——宝宝向父母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二是读懂宝宝的肢体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她)的内心世界;三是了解孩子的怪异举止,正确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四是关爱孩子的心,轻松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五是处理好”槽糕”行为,妈妈从此不再头疼;六是认直倾听孩子说话,小嘴里面藏有大乾坤。书中内容很丰富,有不少内容让我对生活中幼儿的行为进行了很好地解惑。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梅赛因说:“眼睛是表达最多意义的器官,只要我们用心关注儿童的研究,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宝贝,就不难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无论是跟随父母逛街,还是跟随老师排队散步,儿童都喜欢走高低不平的地方,这挺让成人费解的,也常常听到,“好好走路,别摔着!“请走平路!”…读了本书我才知道,这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到来了!当孩子行为敏感期到来时,成人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尽情地释放腿和脚,尽情地去享受行走所带来的快乐。在班级幼儿中,总有那么几位是非常好动的,家长也会为此苦恼不已,有的甚至怀疑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让我们教师困惑的是儿童正常的好的孩子和多动症“又应该怎样区分呢?让我带你在本书中释疑。一是专注能力不同,正常好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而多动症的孩子兴趣爱好极少,即使是稍感兴趣的游戏、少儿电视节目等,也不能使其专注。二是控制能力不同。正常好动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或严肃的场合中能够安静下来,并且容易接受大人的管教,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患多动症的孩子则比较冲动,情绪很不稳定,并且不分场合地爱发脾气,也不会接受大人的控制,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很容易发生冲突。三是年龄不同。孩子好动一般都会发生在幼儿时期,随看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轻;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婴幼儿、儿童甚至青少年时期都会多动,不会有明显改善。要知道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成人要正确引导好动的孩子我会坚持把《儿童行为心理学》这本书读完,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分享教师:张孟霞《养育男孩》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从做了母亲,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面对孩子的一切,对初为人母的我感到手足无措,从开始的欣喜到遇到困难的困惑,让我越大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同时也是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也不让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留下遗憾。
分享教师:丁文霞《有吸引力的心灵》
阅读,赐我们以睿智,教我们以善良,诫我们以真诚,赋我们以美感。缤纷我们的生活,隽永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想象。身为教师的我们,作为幼儿的引领者,要拥有恬静的心灵和淡泊的情怀,高贵的品质和优雅的气质,灵动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让我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好假期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