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要不要把存款告诉儿女?告诉你个好办法,明智有效,很靠谱

  

  往往从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有没有受过苦。现在很多老人都是从那个苦难年代走过来的,所以他们比较节俭,喜欢攒钱,因为有钱才可以吃饱、穿暖、有房住。

  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从小就衣食无忧,很多人都奉行及时享乐,觉得钱就是用来花的,要不赚钱就没有意义。两代人对待金钱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很多老人都不敢把自己的养老钱告诉儿女,更不敢给他们保管。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自然衰弱,老人们越来越力不从心,不得不开始做出选择,到底要不要告诉儿女自己的养老钱?要不要给儿女们保管呢?

  

  有一位73岁的老人,就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烦恼,让自己过上了舒心的晚年生活。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讲述人:73岁的夏大妈

  我今年73岁,老伴比我大三岁,我们现在身体都还可以,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也没有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我俩单独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

  我和老伴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我俩是邻村,我家还好父亲在镇上做点小买卖,还能保证家里人有口饱饭吃。老伴家就困难多了,经常是一天就吃一顿饭,成年后老伴就去参加了志愿军,目的就是为了能吃饱饭。

  

  老伴在部队的时候我俩结的婚,我也就成了随军家属,后来从部队转业时得了一笔转业金,我们就在城里安了家,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起了出租。

  那时跑出租车风险还是很大的,也比较危险,我们在赚了第一桶金后,就把车卖了,开了一家早餐店,一直经营到退休。我和老伴起早贪黑,就靠着自己的勤劳和这家小店,在城里买了住房,供孩子们读书、成家立业。

  十年前,街区要进行老城改造,我们的店铺在拆迁范围内,那时我和老伴考虑到年纪也大了,正好趁这个机会退休,于是就停止了经营,拿了一笔90万的拆迁款,加上自己攒的60万存款,我们就有150万的养老金,再加上每个月的社保金,也足够我和老伴养老了。

  

  退休后,我和老伴日子过得轻松了不少,我学会了跳广场舞,老伴也每天去公园下棋遛弯。每年我们还出去旅游,到处走走看看,有时还和老朋友们一起聚聚。

  我们也没有去孩子家带孙子,曾经孩子们也提出过这个要求,但都被我和老伴拒绝了。我们觉得为了他们已经辛苦了半辈子,现在好不容易轻松下来,趁着我俩还能动弹,就想为自己活几年。如果孩子们需要我们帮把手,就让他们把孙子送过来。

  我和老伴一直都很独立,奉行养老要靠自己,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就不麻烦孩子们,所以我们的养老金都是自己保管着,也没有告诉过他们。但是岁月不饶人,70岁以后,我和老伴明显感觉身体不如以前,记忆力也开始下降。

  

  有一次老伴急性阑尾炎,需要动手术,医院让我先缴3万块钱。我回家去拿存折取钱,结果只找到50万的存折,还有100万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当时急得高血压都要犯了,但想到老伴还在医院躺着,也只能先放下,后面再来慢慢找。

  后来我把屋子找遍了,也没有找到那100万,自己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到底把另外的存折放到哪里去了。

  我只记得,原本150万是存在一起的,但有一次一个老姐妹告诉我,现在银行倒闭最多只能赔50万,叫我把家里的钱分开存到不同的银行。我听了老姐妹的话,把钱分别存在了三个不同的银行,而且为了保险起见,我就把三张存单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保管。

  

  我赶紧拿着身份证到银行去查,还好钱都在,我又进行了补办,才把这事解决。后来在拆洗被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另外两张存单被我分别缝在被子和枕头里了,但是我却并没有因为找到而惊喜,反而心中充满了担忧。

  老伴出院后,我把担忧告诉了他,望着这三张存折,我俩相对无语了半天。事到如今,我们不得不考虑是否将养老钱告诉孩子们了。万一哪天我们真的糊涂了,孩子们又不知道有这笔钱,该怎么办啊?

  我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学习成绩就好,顺利地考上大学,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现在已经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书读得太多的原因,性格有些木讷。

  

  关键是,大儿子还娶了一个爱花钱的媳妇,每个月光化妆品就是几千元,随便一双鞋就上千,衣服都要穿名牌。不过儿子愿意养,也养得起,我们也就不多话,反正眼不见心为净。

  小儿子倒是聪明,就是聪明没怎么放在正道上,勉强大专毕业后,换了好几份工作都不满意,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一心想着做出一番事业来,开始的时候吃了不少亏,现在逐渐好转,有了一点小成就。记得刚工作那会他还在网上贷款,追债人老打我们的电话,电话都快打爆了,还是我们帮他还上的,虽然后来儿子将钱还给了我们,但老觉着他不靠谱。

  小儿媳是小学的老师,人也比较稳重,知道节俭也不乱花钱。就是娘家经济情况不好,家里父母在农村,父亲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有一个兄长和父母一起住着,因此小儿媳时不时要接济娘家,我们看在眼里也不说破,毕竟为人子女赡养父母是应该的。

  

  两个儿子家里情况各不相同,我们一时犯愁,不知道要告诉哪个儿子好?还是都告诉,分别让他们两个保管部分呢?为此我和老伴琢磨了好久,想了好几套方案,最后终于选了一个我俩都觉得满意的。

  第一张存单我们交给了小儿媳保管。小儿媳为人正直,是几个孩子中最孝顺的,每次她来看我们的时候,都会买一些生活必需品,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让我们感觉到她的心里有我们,而且我们认为孝顺的孩子是值得信任的。

  这笔钱主要是用于我和老伴养老开销的,比如我们生病、住院、请保姆等等。

  

  第二张存单我们交给了大儿子保管。大儿子心细,善于理财,而且他赚的钱比我们多,也不觊觎我们的财产,交给大儿子打理,买些理财产品,还可以帮着我们多增加点收入。

  这笔钱我们让大儿子每年年底时取出6万块,平分成三份,两个儿子家庭各得一份,还有一份让儿子捐给社会福利机构,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做一些公益活动,给孩子们积点福,也希望孩子们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给的钱虽然不多,但是细水长流。

  

  第三张存单我们打算自己保管。也许是常年做生意和人打交道的缘故,我们一直深信无论对谁,好处要一点一点的给,给孩子们钱也是这个道理,钱要一点一点的给,不能一次性全给了。我们把密码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并和其他重要的东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

  大儿子和小儿媳会每隔半年在我们的家庭群中公开一次账目,列明开销,让所有人都知晓。为了避免以后孩子们出现什么纠纷,还让他们写了保证书,家里人都签了字。

  也许我们的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是这个法子却能让我和老伴安心。

  结束语

  晚清名臣曾国潘,他就明确地跟儿子说:“余将来不积银钱给子孙”。但是曾氏后代却没有因此而没落,他的子孙中没有出过一个“败家子”。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

  林则徐也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可见,这都是有智慧的成功人士共同的见解。

  

  所以老人们到底要不要将钱财告诉儿女们?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答案,有能力的孩子从不觊觎老人的财产,败家的孩子你留给他再多的钱都没有用,老人留给子孙后代的不能只考虑钱,更重要的是家族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