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生活,这场公众开放日活动有“典”不一样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共7编、1260条,总字数逾10万字。这本《民法典与日常生活》书籍涵盖市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法律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近人民群众。

  一堂沉浸式法治课堂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静安法院)开讲,现场氛围活跃。

  ? 点击查看视频?

  正逢今年5月是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做好民法典普法宣传,5月6日下午,上海静安法院邀请静安区人大代表以及来自宝山路司法所的20余名基层调解员来院,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开展业务培训、观摩庭审、赠阅书籍、参观法庭等环节让民法典进一步深入人心,零距离感受司法力量,对人民法院有了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

  赠书培训 “典”亮生活

  活动中,上海静安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金晶向宝山路司法所所长张莉赠送普法书籍《民法典与日常生活》。

  “民法典内容涵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身、财产、合同、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法律关系……”培训课上,金晶简要介绍民法典内容,随后结合继承纠纷典型案例,着重向调解员讲解了民法典中继承编的相关规定,“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有什么不同?”“代书遗嘱有哪些注意事项?”调解员们边听边记,这些工作中时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在金晶的阐述下变得更为清晰。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分为5大原则: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原则,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其中,养老育幼原则强调的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又缺乏劳动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适当予以照顾,另对未出生的胎儿需要保留继承份额,遗嘱中如果没有预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份额,则不能机械按照遗嘱处理遗产。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则体现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多分遗产;有扶养能力而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少分遗产。丧偶的儿媳对公婆、丧偶的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尽到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不分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均等。

  而遗嘱的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录像遗嘱以及打印遗嘱。

  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多份遗嘱均有效的情况下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2

  自书遗嘱要求亲笔书写,注明年、月、日,署名;

  3

  代书遗嘱需要两个以上见证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并由被继承人、代书人、见证人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尤为要注意时空一致性要件;

  4

  口头遗嘱只有在遗嘱人生命危急情况下、两人以上见证才有效,紧急情况解除后,需要另立其他形式遗嘱;

  5

  打印遗嘱应当遵循代书遗嘱的时空一致性要件,如有多页时,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庭审观摩 法官释“典”

  培训中,调解员们通过视频方式旁听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随着法槌声响,庭审正式开始。原告持有一份代书遗嘱以及电话录音,诉请继承涉案房屋中被继承人的全部份额。

  承办法官金晶掌控庭审节奏,原被告双方的诉辩、质证、辩论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

  经过金晶法官抽丝剥茧1个多小时的审理,调解员们逐渐明晰了整个案件的争议焦点和法律关系。

  法官,我为当事人设想了一个调解方案……您觉得有没有可操作性?

  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官今天开庭做双方工作很到位,我学到了。

  旁听结束后,调解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结合刚刚培训中讲的法律要点,纷纷对案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法官互动,现场气氛活跃。

  边听边看 一“典”就会

  庭审结束后,调解员们在上海静安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张靓佶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法庭、调解室等场所,近距离感受法院公正司法。

  大家来到刚才案件开庭的圆桌法庭,“圆桌法庭可以拉近法官与当事人的距离,营造温馨、宽松又不失威严的庭审环境,一般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或继承、婚姻等家事案件中会使用。”张靓佶详细讲解道。

  法庭外整齐摆放的案例易拉宝吸引了调解员的注意,初中生打赏网络主播案、自动扶梯行李箱坠落伤人案、购买宠物死亡索赔案,张靓佶向调解员通俗易懂地介绍着这些涉民生案例中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法院判决以及案件带给人们的启示。

  历时近2个小时,本次干货满满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落下了帷幕。在接下来的“民法典宣传月”中,上海静安法院将进一步丰富民法典宣传活动形式,通过法律咨询进社区、举办普法讲座等,营造学习宣传民法典的良好氛围。

  活动点评

  李 黎

  静安区人大代表,宝山路街道会铁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学习宣传好民法典是保障人民权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上海静安法院举办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旁听庭审结合法官对民法典继承编的培训,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沉浸式普法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矛盾处理的能力,更好地用民法典引导日常生活,守护百姓美好生活。

  张 莉

  宝山路司法所所长

  人民调解员是化解基层纠纷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这次活动让我们调解员深入地学习民法典,培养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今后能更好地把民法典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文 | 范婷婷

  图 | 刘宁、金轶凡

  视频| 刘晓丽、侯晓晖

  编辑 | 刘晓丽

  原标题:《“典”亮生活,这场公众开放日活动有“典”不一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