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称,人工智能大脑活动解码器可以揭示人们脑海中的故事
一种名为语义解码器的新型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将人在听故事或想象讲述故事时的大脑活动转化为连续的文本流。
该系统是由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他们表示,该系统可能会帮助那些有精神意识但无法说话的人,比如那些因中风而身体虚弱的人,再次进行清晰的交流。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部分依赖于一个类似于Open AI的ChatGPT和b谷歌的Bard的变压器模型。
在解码器进行大量训练后,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仪测量大脑活动,在解码器中,个体在扫描仪中收听数小时的播客。
![]()
博士生Jerry Tang准备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医学成像中心收集大脑活动数据。研究人员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仪收集了参与者几十小时的大脑活动数据,对他们的语义解码器进行了训练
随后,愿意让自己的想法被解码的参与者听了一个新故事,或者想象着讲了一个故事,这样机器就能从大脑活动中生成相应的文本。
虽然结果不是逐字逐句的文字记录,但它抓住了所说或所想的要点。
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当解码器被训练来监控参与者的大脑活动时,机器产生的文本与原始单词的意思非常接近,有时甚至非常精确。
一位与会者在听一位发言者说自己还没有驾照时,他的想法被翻译成“她甚至还没有开始学开车”。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正在让这个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解码具有复杂思想的连续语言。
![]()
Alex Huth(左),Shailee Jain(中)和Jerry Tang(右)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医学成像中心准备收集大脑活动数据。研究人员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仪收集了参与者几十小时的大脑活动数据,对他们的语义解码器进行了训练。
除了让参与者听故事或思考故事外,他们还要求受试者在扫描仪内观看四个简短的无声视频,语义解码器能够利用他们的大脑活动来准确描述视频中的某些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在没有接受过训练的人身上测试了该系统,发现结果是不可理解的。
![]()
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医学成像中心,Alex Huth(左)与Jerry Tang(中)和Shailee Jain(右)讨论语义解码器项目。
由于该系统依赖于功能磁共振成像仪的时间需求,因此目前在实验室之外的应用并不实用。尽管如此,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工作可以转移到其他更便携的脑成像系统上。
研究负责人、计算机科学博士生唐杰(Jerry Tang)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非常重视人们对它可能被用于不良目的的担忧,并努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希望确保人们只在他们想要的时候使用这些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对他们有帮助。”
作者说,这个系统不可能在某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使用,而且有一些方法可以防止他们的思想被破译——例如,想到动物。
“我认为现在,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但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制定保护人们及其隐私的政策,”唐说。“规范这些设备的用途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