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上演了无数场经典的战役,140多个国家,1000多场战争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上演了无数场经典的战役,140多个国家,1000多场战争,各路诸侯争着抢着当大哥,有张仪、苏秦的纵横阖,也有孙膑、乐毅、白起的相互征伐。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在这一时期已经领先世界数百年。
赵国、魏国,魏文侯任用李逵为相,首先实行变法,他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使魏国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又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打造出了战国时期第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魏武卒。
公元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却被吴起率领的5万魏武卒击败,魏国自此称霸中原。公元前386年,大权在握的齐国国相田和将齐康公放逐于海上,后自立为国君。随后又仿效三家分禁,使周天子将其封为田氏,齐国史称田氏代齐。齐康公死后,田氏并齐十异,姜太公至此绝嗣。不久,魏文侯去世,魏国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一是继位的儿子魏武侯将功高盖主的吴起逼走,二是孙子魏惠王任用庞涓为将。吴起出走魏国后投奔到了楚国,楚悼王对他加以重用,在楚国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七年时间,楚国国力暴增,但吴起的变法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随着楚悼王去世,吴起也被楚国贵族杀死,变法随即宣告结束。楚国虽然因此失去了称霸中原的机会,但却也奠定了他强国的地位。庞涓和孙膑原本同是拜在鬼谷子门下的师兄弟,后来庞滑当上了魏国将军,出于对孙膑的嫉妒,便捏造罪名将他砍掉双足。后来孙膑逃亡到了齐国,受到了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将他收为门客。
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被孙膑的微微救赵轻松化解,并大败魏军。不久,魏国又攻韩国,孙膑故技重施,再次率军袭击魏都大梁。庞涓在回军的路上与马陵道中了孙膑的埋伏,10万精锐全军覆没,庞自刎谢罪,魏国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359年,公孙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变法,他发布垦草令,用了19年的时间,使秦国成为了继魏国之后的又一个超级强国,也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秦孝公将商地封给公孙鞅,因此后世也称他为商鞅。
马陵道之战后,魏国一决不振,秦、齐、楚国不断进攻魏国,于是魏惠王任用曾在秦国为相的张仪主持国政,打算实施。联合秦韩而攻齐楚的计划,史称连横。但张仪的连横实际上却是打算使魏国首先陈释秦国,而让其他诸侯国效法他。魏惠王当然不肯,于是便将张仪赶回秦国,又启用张仪的政敌公孙衍为相。公孙衍上位之后,马上开始联合东方的楚、齐、赵、韩、烟以及西方的一渠七国合纵攻伐秦国,并推举楚怀王为纵长,史称合纵。但由于列国各怀一心,联军惨败,合纵旋即失败。公元前313年,秦国打算进攻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以秦国愿献出商於一带600里土地的谎言离间了齐国和楚国的盟约,但事后却将600里改为六里。楚怀王大怒,于是发兵攻秦。结果楚军在丹阳大败。随后,张仪又说服韩、赵、燕和秦连横进吞楚方城地区。楚怀王不顾屈原忠告,受骗往秦,被扣留,最后死于秦国。楚国从此江河日下。
公元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晋中原的通道,又派大将白起率秦军向一区进攻。这一战,韩魏联军24万人全军覆没,为韩两国的精锐损失殆尽,再无力抵御秦国东晋。但此时原本赢弱不堪的赵国又开始崛起,新起位的赵武王开始在推行服装改革,为了适应骑战的需求,他将中原地区宽袖长袍的服装改为短衣紧绣的,改传统的车兵为骑兵,改车站为,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