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刘昊然,也爱周冬雨
前两天,周冬雨的粉丝做了一个「2023周冬雨履历总结」,起因是周冬雨主演的《燃冬》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虽然不是主竞赛单元,但这个成绩放在90花甚至是85花里都是所谓“炸裂般的存在”。
在这个「履历总结」小范围出圈之后,粉丝又拿出之前出圈的「周冬雨电影奖项总结」,三金+百花华表,周冬雨是85花和90花里唯一一个大满贯。
很多博主因为这两张图展开了长篇大论,输出的观点都差不多——周冬雨是唯一一个可以晋升到大花的人。
我一直觉得当演员是需要天赋的。
周迅是一个例子。她不是科班出身,当年北上是因为那时候谈得男朋友要在北京发展,她跟着一起去了。
周迅很早就演出了很有厚度的角色,我之前查过那个年龄段的周迅在做什么,好像除了谈恋爱她没有什么沉甸甸的阅历。
她就是靠天赋,演戏的时候相信戏里的角色,可以完全走进角色心里。
这一点,章子怡也谈到过,“信念感”。
现在很多85花演不好戏,一个原因是她们根本不相信角色,她们把演戏当工作,我看有些85花演戏真的是硬着头皮硬看的,她们脸上写满了“好想快点下班”。
周冬雨也是有天赋的人,我觉得她和周迅、郝蕾是完全不一样的,她不是做事很有执念的人,她也没有那么敏感易碎,周冬雨甚至是周迅和郝蕾的反面。
早年周冬雨被骂的很厉害,那时候我刚开始写东西,需要每天刷一遍当日热点,周冬雨经常出现热门新闻栏里,一会儿说她上《极限挑战》不尊重圈内前辈,一会儿说她是太妹行为,一会儿又被拍到谈恋爱……????????
那时候周冬雨和余文乐在节目里做假想情侣,余文乐的粉丝气到跳脚,心想余文乐是我们心中的志明,周冬雨是什么?
2016年周冬雨24岁,拿到第一个影后,从此开启了电影奖项大满贯之路。可即便到了那个时候还是很多人骂她,出于各种原因。
比如她拿到影后时说:我们家没有人搞这个(电影)。
而当时她身边站着马思纯,马思纯小姨是蒋雯丽、姨夫是导演、妈妈是经纪人……周冬雨这句话说出,马思纯尴尬笑了笑。
直到现在,很多人对周冬雨的态度都不是“喜欢”,认为周冬雨是单纯运气好,拿奖的《七月与安生》和《少年的你》也不算是可以留名电影史的那类绝好电影。
我一直觉得这种说法很好笑,要说运气好,85花比周冬雨的运气要好,首先抽中了基因彩票,长得漂亮;其次赶上了娱乐圈红利期,都拍过能吃一辈子的作品。
比“运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比不过来的。
在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里,周冬雨是一个会保留天赋的人,她站在敏感易碎的反面,她是一个低敏感的人。
她的承受阈值很高,很多明星接受不了被骂被怀疑,她可以。当年那些微博她没有删,过去的就那样留在那里,她不在意。
她对事事都很低敏感。从演员角度来看这个特质,她可以尽可能保留自己的情绪与精力。
我现在发现人啊,一旦对很多事情变得敏感、变得容易大悲大喜,本职工作是做不好的,感情泛滥对于没有自我把控力的人来说,真的没什么好处。
低敏感也让周冬雨没有那么多倾诉欲。
她从2016年拿到第一个影后到现在完成电影奖项大满贯,没有发过小作文。是少了一些曝光,但这也挺好的,至少她神秘且完整。
而有的明星呢,演了一部烂剧,收官之时还要写篇小作文。
我有一次因为某明星写得小作文还可以,继而去看了一部剧,看了20分钟我心想这是啥啊?这也值得写小作文?
同时周冬雨也没有将情绪过多暴露在除电影外的镜头下。
《少年的你》上映时周冬雨被记者问最想保护谁,她说想保护爸妈,但是谈不上最,因为无论怎么保护都报答不了养育之恩。
记者誓不罢休又问,那除了爸妈你还想保护谁、帮助谁?周冬雨说,哎呀我能干好自己的事儿再说吧。
没有人知道周冬雨的具体情绪,没有人知道周冬雨的具体性格。这很好啊,演员不需要接地气,那是明星要做的事。
每个人都会有天赋,保留天赋并且运用天赋的人则很少很少,这是为什么我们成了所谓普通人。
周冬雨是这方面的强将,她从拍《山楂树之恋》到现在凭借《燃冬》,没有因为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现在很多女明星尤其爱讲述一些女性大道理,听多了就属于可以但没必要。因为很多喊着“搞事业”的女明星,也没有把事业搞得很好啊……?
周冬雨倒是默不作声在搞事业。
入围戛纳的《燃冬》据说是她自己组的局,如果这个传闻是真,那就是一个31岁的女演员在完成了电影奖项大满贯之后自己组局拍了部电影,这部电影被国际电影节看到。
当初周冬雨和刘昊然爆恋情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刘昊然喜欢周冬雨什么,我现在觉得人越长大,外表吸引就越会往后排。
如果我是刘昊然,我也会喜欢周冬雨这样的人。
不是戒掉了情绪,在有正常情绪的基础上很低敏感,有自己愿意搞并搞出了一些名堂的事业,仅仅是这两点就很具备吸引力了。
贵圈很多明星都是被运气和天赋包围着站在起点的人,不同的是有些人浪掷、有些人珍惜、有些人举一反三。
然后我们看到,每个人都走在不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