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购房,3年后或给自己找麻烦,有3个“坏消息”需面对

  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23年2月底,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明显上升,达到57026万平方米,广义库存平米达到384796万平方米,较上年均有明显上升。

  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客户在是否要购房的问题上徘徊,犹豫不决。假如你打算在两年之内购买一套房子,那么你就必须要面临以下三个不好的事情了。

  

  一、新闻一:房屋价格的总体走势

  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马光远作为一名独立的经济学者,就曾经在一个公开的论坛上,对此做出过这样的评论:“中国的第一大支柱,这一点在未来的100年中将不会改变。”他在发言的时候,从各个方面给出了十余条理由,那时候,业内不少人都赞同马光远的观点,说中国的地产市场就像是一轮永不熄灭的烈日,地产市场的价格才刚刚起步,值得一看。

  但是真正有没有“房产不变”理论?事实就是如此。随着2016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房住不炒的理念,国内很多地方的房地产市场都被冲击,一波一波的炒房人的美梦被打破。

  

  在2023年的年终大会上,马光远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自从98年来,我们第一次对市场产生了一致的看法,2023年将是市场复苏的一年。”不得不说,国家对内地的房价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让整个市场的发展速度都变得缓慢了起来。

  根据从2023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房价数据,70个大中城市都出现了房价下跌,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整体上都有下跌的趋势,并且与去年同期相比继续走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谁都明白,这个时候不适合买房子。如果你现在就把房子买下来,那么你将来很有可能会因此而亏掉很多钱。房子早已不在是以前“黄金级别”的投资物了,投资人在买房的时候必须慎重。

  二、新闻二:财产税实施后,持有房屋的费用增加

  除了住房价格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外,物业税也是每年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少专业人士戏称物业税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张“大招”,但这张王牌却迟迟没有放出,没有人能说这张王牌真正的落到实处。

  

  2023年年底,新华社发布了《遏制房市“打新热”必须采取的措施》,文中指出,应当尽早开征房产税,以遏制房市打新潮。同时,文件也从多个方面指出,当前,我国楼市亟需构建更加合理的房地产税,只有这样,才能用市场化的方式,更好地解决投资投机问题。

  另外,刘昆在2023年11月发表的一篇论文《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中,也提出了要健全现代税务体系,并且要加快对不动产税的立法,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

  

  这种讯息引起了不少房地产公司的关注,不少人认为,这也是物业税出台的一个重要前奏。尽管现在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一旦出台了房产税,老百姓拿着房子的费用肯定会提高。如果他现在就买,以后的房子价格,绝对会比他想象的要高得多。

  三、新闻三:烂结局的痛苦,有没有人能理解?房子的品质由谁来保障?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房子的质量。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以期房销售为主,在这种销售方式中,开发商占有优势。在卖期房的时候,开发商可以充当原钱出借人,迅速回本,而买家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购房者在拿到房子的时候,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折扣,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省下一笔钱,但是也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导致的烂尾楼。

  我国对住房建设有着非常严厉的法律法规,其中也有不少的开发商触碰到了政策的底线,导致项目停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只能让贫苦的购房者承受。无法交付的房子,不但会让他们付出数十年的努力,也会让他们对自己的房子充满信心。

  

  另外,现在市场上的房子,也是供不应求。许多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在建筑材料、装饰队伍等方面都非常不专业,导致房子建成后,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好。狭窄的楼梯道和公共区域的质量都很糟糕,这还只是一些小事,还有墙壁上的裂缝和窗户的质量非常糟糕,对购房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在于,并非所有的开发商都可以主动承担责任,并将其妥善地处理好,因此,用户、开发商、物业之间的配合非常耗时,这也可以说是买房时的一种潜藏成本。

  

  结尾部分

  不少人开玩笑说,现在的房价已经涨得跟不上通胀了,那些在房地产市场上横行霸道的人,也纷纷退出了市场。现在国际和国内的金融市场都有了一些不稳定的迹象,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必须要守住自己的钱包。

  特别是像买房这种重大的决策,一定要仔细考虑,首先要确定自己真的有买房的需要,不然买了房子后,才知道自己有没有买房的必要,后悔也来不及了。

  

  各位对今年或明年买房有何想法?请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共同探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