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王人镇:大棚豌豆“套”出幸福生活
“新鲜采摘的豌豆现在可以卖10多元一斤。等豌豆采摘完,栽上辣椒,能增加3000元左右的收入。辣椒采摘完,就可以种小菠菜了,一年下来,一个大棚收入不低于15000元。”近日,在利辛县王人镇蔬菜大棚基地里,种植户邓学章一边采摘着成熟的豌豆,一边介绍着大棚“致富经”。
农业是个技术活,要想把农业做好,就必须在特色上下功夫。今年六十多岁的邓学章从外地做生意回来后,转行做起了农业。虽然做生意和农业千差万别,他却做得风生水起。网上学习,周边市场调研考察,奔波在农村创业创新的大道上,风里来雨里去,三个年头过去了,从以前的农业种植门外汉到现在的如数家珍,邓学章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广阔乡村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但想把农业干出色,就必须在特色上下功夫。“大棚种植豌豆在利辛县很少见,我也是从网上学习的,去年试种了一个大棚,收益不错,今年种植了3个大棚,逐渐摸到了点门道,收入很可观。”邓学章介绍,大棚豌豆上市早,既可以采摘未成熟的嫩豆荚来卖,也可以采摘成熟的豌豆供应市场,时令不同,收益却都很好。“现在做农业还要懂得看市场,比如嫩豆荚价格贵,就采摘嫩豆荚卖,反之就等到豌豆成熟时,采摘成熟的豌豆卖。”在邓学章的“审时度势”下,豌豆种植效益大增,实现了连年增收。
大棚豌豆在当地逐渐有了名气,也引起了王人镇党委政府的重视。王人镇人大主席高智说,镇里注重发挥大棚种植的示范作用,引导更多村民种植大棚豌豆,力求打造特色农产品的新名片。同时,王人镇农业站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走进大棚,手把手地开展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种植户遇到的各种问题,让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逐渐形成规模的大棚豌豆产业也给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我家就住附近,大棚里农活忙了就过来帮忙。现在每天帮助采摘嫩豌豆荚,一天70元,一年下来为家里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关键是下了班还能接孙子放学,两头都能顾上。”王人镇东李村村民李梅艳说,家门口就业比外出打工要舒心得多。
近年来,利辛县王人镇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凭借区域优势,打造特色蔬菜产业集群。同时,以绿色、高效为引领,着力推广大棚设施农业,引导村民变“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稳定增收,共赴美好新生活。(齐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