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汤姆克鲁斯救不了,“政治正确”的好莱坞自取灭亡?
原标题:汤姆克鲁斯救不了,“政治正确”的好莱坞自取灭亡?
好莱坞电影的“刺眼光芒”在这个四月变得有些暗淡。
一个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
光照娱乐携手任天堂影业,在北美上映后一路高歌夺冠。
目前票房已超过5亿美元,预计票房将突破10亿美元,打破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
不过由于影片在内地同步上映,票房勉强过亿。
第二个是《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
这部改变游戏规则的电影在海外享有良好的口碑,豆瓣也获得了7.7分。
但在院线市场,反响平平。
目前上映半个多月,累计票房仅为7222万元。超过1亿元想都难。
相比这部电影,它在全球的票房已经达到了1.35亿美元,在内地的表现也令人惊喜。
不仅仅是今年4月,好莱坞电影的衰落其实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
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水之道》全球票房23.16亿美元,轻松跻身世界影史票房前三。
但去年12月16日在中国内地同步上映后,票房只有16.97亿元,并不怎么好。
而这个成绩已经是2019年以来好莱坞电影的最佳表现《复联4》。
像《黑豹2》和《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一样拥有大量的漫威粉丝,但上映后的票房收入分别只有1.06亿和2.72亿。
DC《雷霆沙赞!众神之怒》更恐怖。
上映当月票房仅4121万,豆瓣评分5.6,差评甚多。
《真实的谎言》
其他片子更不值一提。
哥伦比亚影业科幻片《逃出白垩纪》上映半个月,票房仅640万;
恐怖片《梅根》票房收入2235万;
曾几何时,好莱坞电影被称为“好莱坞猛虎”。
市场效应如此之大,我们不得不启动“国土保护月”。
不过从近两年的表现来看,好莱坞电影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吓人”了。
它对大陆市场的影响力也一直在下降,更不用说意识形态的输入和这些主体的“文化侵略”了。
有人说好莱坞电影不好;
也有人说,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套路化,越来越没有诚意了。
皮格认为这些观点还是太肤浅了。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其实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历经风风雨雨,好莱坞电影终于走上了另一条路,越走越远。
第一阶段:“十部电影”阶段
“好莱坞大片”的上映始于1990年代内地电影市场的开放。过去,我们大陆的电影产业是计划经济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采用这种模式的中国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
1979年,全国观影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93亿人次。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在精神需求上有了更多选择,电影上座率也受到很大影响。
90年代后,全国影院观影人数呈现“雪崩式”下降。
1991年,还有144亿人;1992年下降到105亿人,1993年下降到42亿人。
显然,当时内地影院市场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为此,广电部于1993年1月5日发布《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协议,取消了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
从以往中影集团统一发行国产电影,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向电影市场发行发行。
在这个新的的引领下,“好莱坞大片”也开始开拓内地市场。
此前,在大陆放映的进口片都是中影集团从外国公司购买发行权的影片,平均每部片价在2万美元左右。
这个价格可以买到上映很久的老片,或者烂片烂片。
《意见》上映后,允许中影每年以票房分成的形式引进10部“三观正”的外国影片。
第一个导入的热门歌曲是《亡命天涯》,由Forber主演。
这部制作成本为4400万美元的动作片于1993年8月6日在北美上映,全球票房分别为1.84亿美元和3.69亿美元。
历经波折,《亡命天涯》于1994年11月12日登陆内地院线。
不过,影片只在北京、上海、天津、郑州、重庆、广州六个城市放映一周。观影人次增至139万人次,票房收入1127万元。
可见好莱坞电影的票房潜力有多大。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第二部电影《红番区》的导入就顺畅多了。
而这部电影由成龙主演,所以面临的阻力较小。
《红番区》于1995年1月21日在香港上映,29日登陆内地,规模几乎与同期上映的一样大。全国院线拿下9500万元,成绩斐然。
实际票房也于1995年上映。
是“卡神”詹姆斯·卡梅隆和阿诺施瓦辛格的第三次合作《真实的谎言》。
该片于1994年7月15日早于?在美国上映。然而,它于1995年4月20日在大陆上映,延迟了9个多月。
卡神的输出一向丰厚。
《真实的谎言》耗资高达1.15亿美元,北美票房却只有1.46亿美元,成绩不是很理想。
但是我们大陆观众从来没有看过这么高水准的动作大片,所以这部电影很受欢迎。
该片在当时不到20元的票价下,竟然收获了惊人的1.03亿元,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从此,好莱坞引进大片成为了著名的“好莱坞之虎”。
1990年代以来,不少优秀的商业大片登陆内地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入。
尤其是卡神导演的电影。
1998年上映的,一年后票房3.6亿元。
并在内地两度重映,累计票房13.56亿元。
而《阿凡达》是2010年出版的。
不仅拿下了空前的17.15亿元票房,还成功迎来了3D电影革命的浪潮。
这导致了大陆上影院数量的激增,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去年,《阿凡达:水之道》在年底突然起飞,卡神在大陆的巨大影响力无可替代。
第二阶段:“双雄一巨人”阶段
《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电影的名片。
在接下来的20年里,每部好莱坞电影在非洲大陆上映都可能引发观影热潮。
一方面,得益于中影对进口片的严格把控和精心挑选;
一方面,原因也是大陆观众对优秀商业片的渴求。
2001年8月10日,迈克尔·贝执导的二战电影《珍珠港》登陆内地。
影片在北美口碑票房遭遇双重失败。
但一到内地,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除了以1.05亿元成为票房冠军外,还在豆瓣保持着8.0的高分。
2007年7月11日,迈克尔贝以歌曲《变形金刚》回归。
这一次,它又拿下了2.69亿元的票房,再次成为票房冠军。
而内地观众似乎也对这个IP情有独钟。
2011年的《变形金刚3》和2014年的《变形金刚4》也分别以10.95亿元和19.76亿元的票房排名第一。
还有与迈克尔·贝琪齐名的罗兰·艾默里奇,被誉为“最毁国之人”。
虽然其1996年的热播《独立日》没有上榜,但2009年推出的《2012》却有机会同时上映。
11月13日,该片一路披荆斩棘,轻松斩获4.66亿元票房,也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除了这些现象级的电影,一些经典IP也深受观众喜爱。
它在大陆培养的观众不容小觑。
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从第四卷开始就引入大陆。
票房收入最高的第七部和第八部分别获得了24.23亿元和26.7亿元的票房。
就连传闻中的《特别行动》也收获了14.34亿元的票房。
最好的节目当然是漫威宇宙的电影系列。
自2008年《钢铁侠》以来,每部作品都在非洲大陆建立了粉丝群。
期间,我们推出了“特别版”的开发,例如。《钢铁侠3》与大陆企业深度合作。
Marvel宇宙的一大亮点,《复仇者联盟》系列是在整个大陆赚取票房收入的强大工具。
2018年,《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票房收入突破23.9亿元;
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42.5亿元刷新进口片票房纪录,并一直屹立至今。
但电影《复仇者联盟4》的成功,现在看来更像是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陆最后的辉煌。,
第三阶段:“丹药失败”和“找茬”阶段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全球电影业都因不可抗力而遭受重创。
一马当先的好莱坞电影逐渐失去了在大陆的市场影响力。
2020科幻电影《信条》。
上映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大陆的影响力备受瞩目。
但由于自身质量问题,上映后热度迅速下滑,最终票房仅为4.56亿元,让大家大失所望。
《神奇女侠1984》,同年上映,承载着DC宇宙最强女神的光环。
年底上映后,票房表现不佳,仅收入1.67亿元,与前作的6.1亿元相去甚远。
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电影,DC宇宙电影在大陆的影响力与漫威宇宙相比是巨大的。
比如《雷霆沙赞》系列。
2019年首部作品在芬兰大陆的票房收入为2.94亿元,而今年上映的《雷霆沙赞!众神之怒》上映后却收获差评。豆瓣评分仅为5.6,票房仅为4120万元。
DC电影的票房没有上涨,Marvel也没有以前那么好。
由于第四阶段的原因,《黑寡妇》、《永恒族》、《蜘蛛侠:英雄无归》、《奇异博士2》、《雷神4》等影片无法放映。
这导致大陆观众对漫威电影的“追捧”出现断裂,而这种“文化供给”的断裂也影响到了票房。
今年2月上映的《黑豹2》总票房仅为1.06亿元,远低于前作的6.62亿元。然而,2月17日上映的《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被口碑拉动,仅拿下2.72亿元票房,远不及前两集6.7亿元的票房。8.31亿元。万元。
近四年上映的大片中,只有《哥斯拉大战金刚》、《速度与激情9》、《侏罗纪世界3》和《阿凡达:水之道》的票房收入都在十亿元以上。
比起当年轻松赚20亿的电影,待遇大不如前,昔日的主打药也接连失败。
此时的好莱坞电影,在很多网友看来是:
“好莱坞电影不好!”
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好莱坞电影的技术优势早已不复存在。
而在故事层面,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其意识形态和文化生产也落伍了。
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电影在大陆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电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陆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技术水平和剧本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就拿今年春节档科幻大热的《流浪地球2》来说吧。
拥有多达6000个特效和95000件达到好莱坞工业电影制作水平的服装道具。
战功《长津湖》和《水门桥》的制作成本高达13亿元。
该片由陈凯歌、徐克、林昭贤三位导演联合执导。他雇用了7万多名临时演员,剧本经过五年的磨砺。
最终,两部优秀作品搬上银幕,分别拿下57.75亿元和40.67亿元的票房收入。
除了这些造价不菲的大片之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满江红》等喜剧电影也凭借故事情节深受观众喜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相比之下,自2009年《阿凡达》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保持不变。
白天,差距逐渐缩小。当肉眼再也看不出善恶之分时,好莱坞电影的技术优势也不复存在。
在故事创作上,好莱坞的大电影巨头们凭借着强大的剧本团队,创作出风靡全球的经典作品。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难以逾越的文化障碍,从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到意识形态。
然而,以普世价值观宣扬个人理想的好莱坞电影,却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一鸿沟。
正是由于这种普遍适用的普世价值,得到了包括中国大陆观众在内的全球观众的认同,使得好莱坞大片得以输出到世界各地。
而运营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电影IP,也是在成熟的电影产业背景下诞生的管道作品。
《007》等作品多达25集;
《星球大战》系列主线、传闻、电视剧也在不断开发中;
《侏罗纪公园》系列,《终结者》系列;《异形》系列、《碟中谍》系列等也有很多续集,都在我们大陆拥有大量的粉丝。
由迪士尼漫威影业打造的漫威宇宙电影已经持续了25年。
前三个阶段一共上映了23部电影,统称为《无限传奇》,热度持续了整整11年。
但在《复仇者联盟4》之后,当超英片的剩余价值被榨干后,多元的平权意识油然而生。
《雷霆沙赞!众神之怒》
还有,好莱坞电影赖以生存的普世价值和文化自觉,一步步被剔除。
在当今的主流商业片中,很多非洲、亚洲和拉丁裔的角色往往被强行加入,而不管情节本身是否有意义。
美国观众可能认可这些“政治正确”的表演操作,但全世界的观众却无法接受。
比如今年定档上映的迪士尼电影《小美人鱼》,就因为把女主角小美人鱼爱丽儿换成黑发辫女郎而被全网质疑。
这些选角争议不仅影响了影片的观感,也让部分观众难以接受,对影片失去了兴趣,影片本身也受到了伤害。
另一方面,近年来上映的国产电影,随着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调剂了作者写剧本的用心。
那些能拿到好票房的电影,都是剧本质量过硬的作品。
比如2018年的剧情片《我不是药神》。
原本是预算片,但靠着观众的口碑,最终拿下了31亿元的高票房。
与好莱坞电影相比,国产电影没有文化障碍,具有先天优势。
如今,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文化认同感正在下降,而对国产电影的喜爱却与日俱增。
好莱坞电影正在慢慢远离我们。这是一个无法轻易逆转的趋势。
巨星漫威DC救不了,大导演“卡梅隆”救不了,巨星“汤姆克鲁斯”也救不了。
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好莱坞不好看”,越来越不喜欢了,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今年,国内电影院开始全面复兴。
不仅国产片连续杀青,进口片也不甘落后。仅4月份就完成了20多部电影。
虽然年初的《黑豹2》、《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超级马力欧大电影》等影片并没有掀起观影热潮。
未来还会有很多大片,好莱坞大片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小猪盼望大吉大利,如《速度与激情10》、《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夺宝奇兵5》、《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等。
希望这些影片能够保持系列的水准,延续好口碑,在芬兰本土取得不错的票房收入。
我们也希望未来的好莱坞电影能够摆脱那些“政治正确”的设置。
专注于创作您的手稿,以创作出真正杰出的作品。
保住“好莱坞大片”金字招牌。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多情之心
?原创丨文章版权:PeppiFilms(ppdianying)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