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传统相声已死?郭德纲能力挽狂澜吗?
也不会死,也不可能死。只不过的确有一个不争的事情,那就是传统相声的受众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众化了。
之所以出现“传统相声已死”的现象,主要是由大环境、从业者、听观众3方面共同决定的。
目前的社会发展变化快,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出现在一个不起眼地方的“新梗”,经网络传播后,少顷时间便可以传播至全世界。如此这般下去,如今大家对于新鲜事物的要求,就变得比较高了。这同时也就决定着听众和观众,不想“炒冷饭”,也不想吃“隔夜饭”。
而传统相声的从业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得更加精专地研究传统相声的深度。可浮躁的环境、烦躁的内心,又给从业者带来了太多的不安定性。一头是得赚钱养家糊口,一头又得不断迎合观众听众越来越高的胃口和要求……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当下的大环境,生活节奏很快,大家压力又都比较大。想让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安静的听一段传统相声,就显得相对比较难了。再加上传统相声的从业人员,又不能相时而动去精进,传统相声的日渐没落,在所难免!
而郭德纲所推动的“相声”,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了。
郭德纲的做法,无外乎有三点:先让大家愿意听、再让大家追着听,最后大家一起盘活传统艺术。
如何让大家愿意听?
那就得在传统相声里,融进现代人喜欢的元素,这样才有市场,这是不得不而为之。所以郭德纲的第一步“变”,就是先吸收进来,正所谓演了一出出时代的相声!
但可是,如何让大家追着听呢?
那就是在吸进来之后,不断的造星,进而形成流量。再把流量用起来,让流量变成能量,借此实现第二步的“带”。带动一批又一批的流量相声演员,成为相声界的“网红”。让具备网红特点的流量相声演员,去撬动更大的市场。

那么,又是如何盘活古老艺术呢?
有了前两步的变与带,那么就可以玩自己喜欢的内容了,就是盘活传统相声艺术。这个时候,观众和听众都接受了,再回归到初心,有了能量的加持,有了市场的基础,“转”身之后的不忘初心,更是应运而生了。
变、带、转,这三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不带一点的拖泥带水。
所以说,郭德纲能否力挽狂澜传统相声艺术,我不能下定论。但是让传统相声艺术不至于如此那般的快速陨落,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郭德纲推动下的“相声”,还是得继续加油呀!
否则,否则,否则……
哎!
#德云社相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