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六大行动”推动法治教育普及持续升级
为落实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动员会议精神,推动法治教育普及行动干有抓手、做有示范、行有品牌,岑巩县以“十百千活动+两工程”为抓手,通过“六大行动”奋力推进法治教育普及行动高质量发展。
“法治实践教育行动”,助力基层干部群众法治素养提升。结合“三下乡”活动,组织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节目。借力“文化下乡”,开展电影下乡和送法治春联活动,将基层一线作为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阵地,让法治文化走进群众身边,“扮靓”群众生活。
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五老”人员、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乡风民风评议活动等,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建+法治”文化景观带引导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切实增强村民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开展“巡回法庭”审判活动,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在农村现场开庭,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真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护佑青少年行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依托“开学第一课”,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千名教师访万家”“小手牵大手”等校园主题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对青少年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二是通过师生协作,全县28所中小学校共同完成法治宣传栏,提高师生应知应会法律常识掌握能力。以“法治文化学校”创建为抓手,将法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校共育相结合,家校社三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法治校园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携百法、进万家行动”助力法治教育入脑入心。依托党政机关大走访活动和政法信访系统大走访活动,深入开展送法进万家行动。同时编印行业领域法规政策宣传折页或宣传画册等普法资料,分发到各村(社区)。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好数字普法进乡村活动,确保线上线下乡村法治教育同步推进。紧盯村两委、致富带头人及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寨老“五老”力量,有效发挥其法律明白人的“头雁”领航作用,在农家小院、产业基地、田间地头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将法治赋能助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村民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
开展法治广播响遍村寨活动,制作一批乡村通用普法知识广播音频,通过各村(社区)的广播“大喇叭”和鸣锣喊寨“小喇叭”宣传普及各类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提高村民法治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
“法律明白人”培养活动,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围绕农村常见的矛盾纠纷调解方法、技巧以及《民法典》中婚姻家庭、山林土地等内容对全县95个行政村623名“法律明白人”开展培训,同时,结合生活中存在的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强化培训的目的和效果。对全县89户“学法用法示范户”进行授牌,以“榜样”带动后进、增强实效。
“打造法治文化阵地行动”助力法治建设根基愈发牢固。在各村(社区)普遍设立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知识,目前,全县已完成设立法治宣传栏95个,法治宣传长廊4个。鼓励村(社区)“两委”或群众依托院墙、广场、风雨桥等载体,以创作法治院景、法治漫画、法治谚语、家规家训等方式推动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积极探索“线上”普法与“线下”普法同矩阵,以村(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单元全面建成法律服务微信群,低成本、高效率、深覆盖等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树立群众做事守法、遇事找法的思维。
“推进基层法治化行动”助力和美城乡基层治理法治化。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全县103个村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强化基层组织依法民主管理,以点带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社会治理“铁三角”机制,指导健全村人民调解员队伍,掌握调解的“力度”与“温度”。目前,我县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26个,人民调解员537人;共调处化解各类纠纷471件,调解成功453件,调解成功率96%。
通讯员 姚文婷
编辑 姚瑶
二审 李昌焯
三审 张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