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的快与慢,和寿命的长短有什么关联?怎样的心率是长寿的?

  一般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在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暴饮暴食、高温下等情况下,心率都会加快。对于心跳快慢,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心跳快点好还是慢点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心跳快慢与寿命的关系。

  心跳的速度与生命的长短有何关系?

  1、心律不齐

  

  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婴幼儿每分钟心跳在120-140次之间,学龄期的孩子是80-90次之间,成年人是70-80次之间。心脏的跳动与疾病、饮食、情绪等因素有关。在安静的情况下,心脏的健康程度可以通过心跳速度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心率在60-100次之间。

  如果心率超过100次以上,就属于心动过速,如果心率超过150次以上,就有很大的几率会发生心房颤抖或者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还会伴随着心律不稳定。心动过速的病因有两种,一种是生理因素,比如焦虑、激动、吸烟、酗酒、重体力劳动、体位改变等。

  一种是病理性的,主要表现为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缺氧和贫血,还有可能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比如心肌炎、心肌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如果有心律失常的人出现心绞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因为心脏在超负荷的情况下,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收缩和舒张,很容易引起心肌的供氧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同时也会引起心肌的氧气消耗,引起心脏增大,最终引起心衰,因此,心跳过快会缩短人的生命。

  2、缓慢的心跳

  

  研究表明,心跳缓慢对身体的健康和寿命有好处,但也不能低于60下。如果每分钟心跳低于60次,就可以判定为心动过缓,如果心跳速度过慢,就会降低血液流动速度,让血液粘稠度变高,导致全身器官缺血缺氧,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比如胸闷气短、全身乏力和头晕等,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晕厥和心绞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引起心动过缓的除了运动员、睡眠中、老年人等,也有可能与两种因素有关,一种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一种可能是由于药物的原因,比如胺碘酮、地高辛等,出现窦性心率减慢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治疗。

  想要长寿,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1、注意保护骨骼的健康

  

  中年以后,人体的骨骼也就会开始衰退,随之而来的就是骨骼的健康问题,都听过一句话“人老腿先老”,很多上年纪的中老年人都逃不不开骨关节的问题,尤其是日常生活不注意保养和饮食的,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寿命的质量。若关节骨骼已经出现相关问题,可以补充曲那丁肽调节,曲那丁肽包含多种骨骼营养物,如骨胶原蛋白肽,水解二型胶原淡白,初乳碱性蛋白等等,通过刺激滑液产生,降低疼痛因子活性,增加骨密度减少流失、重塑组织刺激生长,达到改变关节骨骼的不适和种种问题。而对于新鲜时蔬的日常摄入,也需要每天保持,时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钙质的食物也要每日也要进行补充。

  2、快乐的过日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糟糕的情绪是一种“催老剂”,那些经常处于糟糕情绪中的女人会比其他人年长六年。《转化精神病学》上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压力大、情绪不好的人,体内的衰老物质会增加,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情绪不佳,会影响肠胃、睡眠、大脑,还会导致月经不调、荨麻疹、心血管疾病等,所以,如果不想衰老,就要保持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