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战争疑团,美军在长津湖占尽优势,为何不选择决一胜负?
原标题:战争疑团,美军在长津湖占尽优势,为何不选择决一胜负?
直到现在很多战史学家都不明白,为什么美军就是不敢在长津湖和志愿军决战。那里拥有美军的王牌部队。可他们最终选择退却。一名美军上校说,如果中国军队拥有的装备和我们一样,陆战一师不可能离开长津湖。
实际上,从长津湖战役一开始,美军和志愿军都对双方的战斗力刮目相看。一开始双方不约而同地将对方当成大一号的国民党军队。可刚一接触却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回事儿。志愿军没想到美军的火力如此凶猛,想要围歼他们一个师是多么困难。美军也没想到志愿军可以穿着单薄的布鞋,有些人甚至用麻布包裹,都快冻僵还能冒着风雪发动进攻。
志愿军第九兵团27军80师师长詹大南说,美军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我查找了一下,这句话也被记载于何楚舞编著的血战长津湖中。这本书详细描写了战前对阵双方的主要态势,让我们明白当时美军不是不想打,是真的打不过。
根据当时对阵双方实力对比,第九兵团总数约15万人,对面美军最精锐的为陆战一师以及第三师和第七师,此外还有韩国第一军团总数约10万人。我们没有飞机,陆战一师随时可以用无线电支呼叫航空支援。我们只有少数迫击炮,陆战一师有三个炮兵团,仅仅155mm榴弹炮就有18门。
陆战一师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妥妥的王牌部队。太平洋战争中就是他们攻下瓜岛,在冲绳岛战役又打的日本人怀疑人生。所以从账面数据上来看志愿军确实显得寒酸无比,除了人数多一点再也没有什么优势。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却永远不能用数据来计算。
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首次见识到了志愿军的分割包围,穿插战术,见识到了志愿军战士们顽强勇猛的精神,连北极熊团都被我们剿灭。陆战一师不得不抛弃所有的重装备,逃到兴南后坐船逃跑。一名陆战一师的上校所,幸亏恶劣天气的帮助,否则我们都要留在那里。
两年以后美军提出和谈,可以说通过这几年的战争,美军彻底了解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戴旭以前说过:剑客不能畏惧死亡,生命可以不要,但尊严必须保留,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自尊心。
战争结束40年后,一位普通的退休火药工在病床上不断地喊着向我开炮,人们这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张国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功赫赫,但他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始终隐姓埋名。
《血战长津湖》中记录,当中美军队见面时,中国人彻底放弃了以为美军是大号国民党部队的想法。明明已经将他们包围,可美军就是凭借着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仅凭空运都能让陆战一师实现持续火力输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国力?也就是从那场仗后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火力碾压。
美国人也惊呆了,他们不了解共产党军队,但国民党军队是他们一手教出来的,觉得无非就是比国民党军强一些。可这一交手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两只性质完全不一样的部队。甚至有美军说,国民党败得不冤。从志愿军表现来看,国民党军如果进攻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取得碾压性的胜利。
推荐大家看看何楚舞编著的《血战长津湖》。它真实的反映了朝鲜战争这场拐点之战。里面既有宏大的叙事,又有微观解读,真实反映了战争,政治和人性,也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对美军的全新认识过程,包括中美之间的国力差距都进行了详细解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