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爽片,高分惊悚电影《杀死福顺》,胆小勿入
吉福顺受雇于杀人机构 MK 娱乐,她既是一名成功率 100% 的杀手,也是少女在煐的母亲。虽然福顺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刺客,但在养育子女方面却束手无措。当即将与机构续约时,为修复与女儿之间的关系,她决定退休。执行最后一项任务时,在将与合同相关的决定告知公司之前,福顺发现了任务背后的真相,并破坏了规则 — 杀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完成全部任务。现在,她已经成为所在机构和整个职业杀手行业的目标。

其实小编一直不太喜欢惊悚片,但是当主角是女性的时候,且高光为女性的时候,惊悚片就不一样了。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个阶段的男性丑恶的一面。一个暗恋福顺却又害怕她、嫉妒她、最后被她击败的西装男后辈;一众崇拜福顺却实际上一有机会就想除之而后快的杀手后辈;学校里对女儿战战兢兢,用威胁的方式想要追求她的男生,所有这些人物形象都在说明同样的一点:这个世界的男性既狂妄自大又虚弱无力、懦弱无能。
尽管电影存在着一个战斗力最强的老板,但实际上他早已被福顺的人格和魄力所征服。所以如果现实世界有真正的女权男,那么大概就是这样的:在战斗时为女性主角主动献上脖颈。

看完这个电影完全只有一个感受,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爽片。
第一个意想不到的情节是出现了女性互助。
影片中,实习生初次上场时,打斗场面就非常惊艳:超短发,全黑套装,无人可挡。这恰好是我想象中韩国6不4脱女权女性的形象。
当福顺和一众见利忘义的男杀手1vN时,女实习生挺身而出,成为拯救福顺的同盟。虽然整个角色都带着实习生特有的蠢萌,但电影却将高潮逆转和关键情节放在了实习生和福顺身上。

尽管我可以预计到实习生在看到男老板之后将快速离场,但她的叙事却是电影中一个充满亮点的重要trigger,也是福顺最后一战的起点。另一个trigger就是福顺和女儿的母女情。
说实话,这一部分的叙事铺垫的非常的长,前半段一直都给人以较压抑的光影:福顺在工作上额外优秀,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杀手,不妨碍她在女儿面前是关系里的下位者。母女之情最开始并没有得到直接的体现,隔阂反而是常态。

但是故事从女儿遇到校园事件开始转折。福顺女儿的故事线是先抑后扬,虽然最初可以看到,她受到同年龄男性的敬畏,在霸凌前也毫不畏惧,继承了福顺的性格和能力,但观众仍然会怀疑这样一个杀手王者的女儿是否太过柔弱。
直到遭遇校园事件,先产生秘密,继而和母亲共同完成身份的探险——她是女性同性恋者的事实,最后从一个恋爱脑,转变为获得母亲的认同后破除内心的障碍,对自我身份和自我追求得到明确的答案。
福顺女儿的一句话——要让自己骄傲,成为母亲最终之战勇气的出发点。
女儿的高光时刻是从最后8分钟开始的。
女儿在转学前回学校向她的异性恋女友的懦弱行为表示了自己的强大和不屑,见到善于利用常规霸凌但只会懦弱由母亲出面处理问题的男宝,简单的一个挑眉,然后指了指伤口——个人魅力爆棚。
另外一件和女儿比较有关的事情,是女儿父亲的身份从来没有被揭露,也没有成为这个电影的核心问题,这个处理非常符合我的取向。
母性家族的传承,男性只是可有可无的供精者和消耗品,根本不值得提任何一笔。
咱再来看看关于摄影方面
虽然不是最关注的点,但是不得不说,韩国电影的拍摄完成度是非常高的。
打斗戏很好看,反光、眼镜片、刀尖、倒影、光影都运用的非常好。

最开始看到这篇电影的宣传噱头是杀死比尔女版,但在几个女性的高光惊艳时刻过后,又觉得比常规的血腥惊悚更提高了一个档次。
暴力片不少,但是女性主角的暴力片却非常稀少,而且能把女性主角拍得不那么男性凝视的暴力片,其实非常稀有。
这部电影里即使是短暂的床戏,也是女性主导的男性处于下位者的安排,可见一斑
致敬方面
要说致敬,我个人感觉其实“致敬”太多,属于自己本身的东西就会变少,也很容易变成“融梗”,当然致敬、融梗、抄袭之间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
不过,《杀死福顺》还是能挑出一些独创性的场面,也许导演的创意点子不足,但是镜头语言还是有些新鲜东西的。

福顺和实习生第一次过招,有一段一镜到底的倾斜镜头很有意思——当实习生率先进攻,福顺防守,两人向画面左边移动,镜头开始倾斜。
当福顺被逼到画面边缘,她换了方向,开始以防守代替进攻,镜头又开始慢慢恢复平衡,当两人打到中间,镜头也短暂地恢复水平,然后镜头又随着人物运动方向而向另一边倾斜。
由于倾斜镜头使画面变得不稳定,失去平衡,在这场戏的作用是给两人较量的胜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紧张感;还可以理解成“天平”或“跷跷板”,表现两人过招时局势的转换。
这场戏的背景音乐也很有趣味,整部电影中正经的几场打戏,我认为这一场的镜头最漂亮,很有记忆点。
另外还有一个我觉得很漂亮的镜头,是福顺任务失败时。福顺作为一个老手,从来不看“剧本”,却在现场一再破例,看了伪造的遗书,还接了女儿的电话。

这一幕画面工整漂亮,被一堵墙一分为二,条纹状的光线在不同的空间明度、色彩略有不同。左边的整体光线偏暗、色调偏冷、颜色发灰,但是手电筒的光很明显,放在议员儿子身上,作为一个特别的光源存在,有点诡异的氛围。
右边有一处比较亮,彩色条纹的光明显是暖色调,和左边相比是一冷暖,但是右边的光是有层次感的,由明到暗,过渡到福顺坐的位置,光几乎快消失了,接完女儿电话的福顺独自坐在黑暗中犹豫。

同一画面的两个不同空间,视觉上就有一种割裂感,冷暖之间有着明显的分界,就像是福顺的工作和家庭那样分裂,一个不合时宜的电话,让“职业杀手”福顺成了“孩子的妈妈”福顺,而这一幕已经说明了福顺的选择。
其实前一个打电话的镜头已经有暗示福顺会心软,不杀议员儿子了——一个推镜头,近景到特写,进入人物内心、感知情绪的变化。台词和背景的变化则更加明显,从“妈妈在上班”(背景完全的黑暗),到“妈妈煮了泡菜汤”(背景右侧出现暖光),镜头语言表现杀手到母亲的情感转换。

大家有啥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