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红孩儿做观音的善财童子,明明是正果,为何铁扇公主愤怒
原标题:红孩儿做观音的善财童子,明明是正果,为何铁扇公主愤怒
在名著《西游记》中,枯松涧火云洞中有一个妖怪,这妖怪看起来就是个孩子,实际上他已经三百岁了。没错,这个妖怪,就是号称圣婴大王的红孩儿。 红孩儿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孩子,本事不小,曾在火焰山修炼,炼成了三昧真火。还曾抓住唐僧,要吃唐僧肉。
到最后,孙悟空请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红孩儿成了观音身边的善财童子。
然而,红孩儿做了善财童子后,他母亲铁扇公主、叔叔如意大仙以及父亲牛魔王都很不高兴,铁扇公主尤其愤怒。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烧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如此看来,铁扇公主恼怒孙悟空,是认为孙悟空坑害了红孩儿。
牛魔王弟弟如意大仙也是,在女儿国落胎泉,他一听说孙悟空,就不愿意给孙悟空水,还各种阻挠。 先生喝道:“这泼猢狲!还弄巧舌!我舍侄还是自在为王好,还是与人为奴好?不得无礼!吃我这一钩!”
如意大仙看来,红孩儿跟随观音菩萨,是相当于做了别人的奴才,不如自己做个山头大王自由幸福。所以,他才如此痛恨孙悟空。
总结起来,铁扇公主和如意大仙痛恨孙悟空,就一点原因:红孩儿被收走了,不自由了,想见面也很难了。
然而,红孩儿真的失去自由了吗?铁扇公主真的就永远看不到他了吗?并不是,只要她愿意,她还可以去看红孩儿。
这一点,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子时,就已经说清楚了。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
而且,孙悟空还强调了一点,就是如果红孩儿有任何损伤,铁扇公主都可以怪他,如果比以前更标志,还得谢他。
这就足以说明,红孩儿没有失去自由,铁扇公主可以见到他。只是,铁扇公主不敢去,因为她是妖,不敢去见菩萨。
对了,说到妖,就得说说铁扇公主的眼界问题了。
关于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服后,生活到底如何,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他之前。
没做善财童子之前,红孩儿在火云洞做妖怪,日子确实舒服,不但能提溜着土地、山神,还经常吃人,作为一个山大王,这日子完全可以说自在了。
但是,转念一想,这样的日子长久吗?就算没有观音菩萨来收服他,难道就没有别的大神来收服他吗?
绝对不是这样,想象一下,红孩儿连唐僧都敢抓住吃,即便知道唐僧的身份,以及孙悟空的身份,也还是要吃唐僧肉,他甚至敢变成观音菩萨,戏弄猪八戒,实在是胆大妄为。以红孩儿这样的性格,日后能不出事吗?就算不惹孙悟空,不惹观音菩萨,也可能会惹到其他某个大神。 到那时候,万一大神采取的手段不是收服、收编,而是直接清剿或者消灭呢?红孩儿还能有性命吗?
再看看,红孩儿后来被收编后的日子,虽然地位不高(其实地位也不低了,毕竟上司是观音菩萨,谁敢惹,就这个程度来说,红孩儿的善财童子地位,不低于罗汉),但属于正果,能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还不好吗?
行者满脸陪笑道:“……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
看到了吧,孙悟空对红孩儿有保命之恩,还让红孩儿得了正果。
我们回头看看西游记里的妖怪,拼死拼活吃一口唐僧肉,为的是什么?就两点,一个是为了长生不老,一个是为了成仙——成仙的本质,依然是为了长生不老。
现在,红孩儿直接做了善财童子,直接修成了正果,直接可以长生不老了,这不正好达到目的了吗?这不就是那些妖怪心心念念想要得到,却到死也没得到的结果吗?
在西游记的世界里,做妖怪都是吃人害命的家伙,他们的结局,只有三种情况:其一,被打死,被彻底消灭,比如白骨精,黄狮精等;其二,从大神手下逃走,比如九头虫;其三,被大神收编,比如蜈蚣精、牛魔王等。 这三种结局,哪一种最好?当然是最后一种好,因为即便你能跑掉,也难保日后不被除掉,所以被收编是最好的结果。
打个比方来看,就都明白了。
红孩儿就像一个强盗,平时劫掠财物,杀人放火,吃肉喝酒,手底下还有几百小弟,呼风唤雨,确实自在,但你觉得这是长久之计吗?这不是屁股坐在炉子上吗?
现在,朝廷直接收编了红孩儿,让他给一个大将军手下做秘书,吃皇粮还没危险,关键是能永生,你觉得这样不好吗?
铁扇公主自己做妖怪,还得让儿子一样做妖怪,还觉得这样日子舒服,不是很没道理吗?
事实上,连红孩儿自己都觉得很好。 那善财童子上前施礼道:“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
当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要状告菩萨时,红孩儿还维护观音菩萨。
所以说,惹到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能被菩萨收编,做个善财童子,红孩儿就偷着乐吧!
铁扇公主和如意大仙却觉得,红孩儿不自由了,自己看不到了,然后就怨恨孙悟空,难不成以后红孩儿被灭了她就满意了?所以说,铁扇公主毫无见识,没眼光,拎不清轻重。
就像她的芭蕉扇一样,如果早点借给孙悟空,牛魔王不会被收服,她自己也依然能拿着芭蕉扇,做个山大王。结果不自量力,非要硬碰硬,你一个妖怪,敢跟孙悟空干,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铁扇公主就像现实中少部分母亲一样,只想着让儿子在自己跟前,天天围着自己转,满足自己的“天伦之乐”,却完全没想过,儿子天天在他身边,被束缚了手脚,根本没有大的发展,甚至连生活都过不好。 而牛魔王就好多了,得知红孩儿之事,他一开始也怨恨,但听孙悟空一说,他立马就不恨孙悟空了,还说“害子之情,被你说过”,只是追究孙悟空欺负玉面狐狸精的事。
所以说,铁扇公主毫无见识,她应该感谢菩萨,而不是怨恨孙悟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