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书房对联,傲骨中见风流!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

  书房对于现代大多数人而言,恐怕只是一间房间而已,风雅之意所剩无几。好在还有古人雅士的书房联,可以帮我们寻回些风骨!

  古人的书房,有两幅字是必须要挂的,一是斋号,即书斋的名字;二是书房联,凸显主人的情怀。

  林林总总的书房楹联,有的抒发了主人的情志,有的体现了主人的身份,有的意趣十足,有的则发人深省。

  

  1.黄庭坚:自撰书斋联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诗罢春风荣草木

  书成快剑斩蛟龙

  黄庭坚的书斋已不仅是读书的屋子了,同时兼作“创作间”。

  上联说道作诗如坐春风,每每吟罢一诗,便觉春光在眼,似见草木荣发。

  下联体现的是作为书法家的书功,那笔力千钧,犀利锋快的铁划银钩犹似顿现眼底。对联语出不凡,足以惊人。

  

  宋 黄庭坚 花气薰人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张载:题书房联

  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此联勉励自已要抓紧时间,刻苦读书。早起晚睡,实不利于身心健康。

  合理按排时间是现代读书人应当时刻注意的,不可仿古。

  联语虽写得通俗流畅,但用字绝对符合书房楹联的规则,例如,“夜对“早”,“眠”对“起”,“人”对“鸟”,“静”对“啼”,“后”对“先”,字字对应,无一遗漏,可见平谈中藏有奇诡。

  3.陆游:自题“书巢”联

  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南宋诗人,以“巢”为书斋之名,足见其沉迷于书,不可自拔。

  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士!

  4.徐渭:题书房联(三则)

  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一)

  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读此联仿佛在眼前出现一幅韵味别致的写意画,我们能从“雨”声“风”响中,清晰地看到“蕉叶”之碧绿,“藕花”之艳红。联中“醒”、“载”二字新颖奇丽,别具匠心。

  

  徐渭 墨荷 立轴 水墨纸本

  (二)

  未必玄关别名教

  须知书户孕江山

  题“青藤书屋”联。此联刻在青藤书屋的石柱上。书能孕育出大千世界,非读书人能有此奇想,因此他给自已的书楼取名也叫“孕山舫”。

  

  徐渭 行书五言诗 立轴

  (三)

  水隔笙簧,白日鸟啼花竹里

  庭园锦绣,青春人在画图中

  题“张氏书室”联。本联以绘声绘色的笔调,描绘了张氏书室的优美环境,水鸣鸟啼、花艳竹翠,尽收眼底。

  下联由景及人,缘景入情,大自然使生命重焕青春。

  5.徐霞客:自题书房联

  徐霞客,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自题小香山梅花堂。梅的特性深受中国文人的宠爱,梅的清高、脱俗、孤赏、冰清,是中国多少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

  上联的“千年艳”,点出梅花的悠久历史,暗喻本家族爱梅风尚代代相传。

  下联的“一样清”,道出了自已志洁行高的情怀和不随俗流的人格。

  

  徐霞客

  6.邓子龙:自题书房联

  邓子龙,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邓子龙自题书房联以意境取胜,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

  由此可见,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7.左光斗:题书斋联

  左光斗,明末官员,著名水利专家。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此联虽简短,却将其文武双全之本领描写地淋漓尽致。

  8.史可法:题书屋联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斗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看史要有豪情,斗洒壮胆,纵横于历史长河。读经须练静功,一柱清香,万念俱灭。

  联语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看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心态,用平常心观史,以激昂心念经,那么看到的将是一团解不开的迷。

  9.吕留良:自题居室联

  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先生是晚明抗清志士,作此联以明已志。

  上言“虞廷十六字”,系指《书·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

  下云“目空天下士”者,乃不耻屈节者所为之谓也。口气大,气节高。

  10.石涛:题书室联

  石涛,清初画家,“清四僧”之一。

  耽文艺如嗜欲

  以古人为朋曹

  食色,性也,人之常欲,大画家石涛的欲望已超越于此。精艺通文成为他的本能欲望,常人是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的。

  

  石涛 松风涧水图

  11.刘熙载:题书房联

  刘熙载,清代文学家。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联语连用方位词东、西、南、北四字,囊括了文化人理想的生活环境。

  有书有画,有山有水,在这种充满艺术气氛的书室内挥毫泼墨,有多少文人能不向往。

  

  12.袁枚:自题“随园”联(四则)

  袁枚,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此公平生好味、好色、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古玩字画,尤好书籍。

  (一)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袁枚此联集晚唐诗句以署其园,体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本性,试想,随园中,骚人墨客,窈窕淑女,云集于此,放酒豪歌,及时享乐,大有“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之概!

  (二)

  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据传曾有友人想寻袁枚开心,故意向他借阅这坟、典、索、丘四部书,袁枚见状只好收起这幅对联,因为这是失传了的书,他只是自吹而已。

  

  袁枚手迹

  (三)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此联有魏晋遗风,“懒“是愤世嫉俗的缘故,意为淡薄官场生活,这是明清时代退隐政台、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的生动写照。

  (四)

  朱藤花压读书堂

  分得桐阴半亩凉

  半耕半读,自娱自乐,是“性灵派”诗人袁枚理想生活的真实反映。

  13.郑板桥:自题书斋联(四则)

  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一)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自然“富于笔墨”,官仅七品,却自认为只是“穷于时而非穷于命”。

  下联扬起,老当益壮,大有“白头虽老赤心存”之意,可见他在安贫乐道之时,仍存奋进之志。

  

  郑板桥 墨竹

  (二)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此联对仗工稳,词语别致,撑、锁二字足见怪人笔下之功夫,使人读来眼前似出现一幅“月夜读书”图。

  

  郑板桥 书法

  (三)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此联是为别峰书屋所题写的木刻联,书屋位于镇江焦山别峰庵中,门头上有“郑板桥读书处”横额,门楹上存有郑氏手书。

  此联语言简意深,看似一幅写景联,实则包含着一定的哲理,耐人寻味。

  (四)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此联意谓画三秋树宜简洁,画二月花宜奇异。虽是“扬州八怪“自言其画,实亦蕴含为诗为文之道。

  14.梁同书:题书斋联(三则)

  梁同书,清代书法家。

  (一)

  万卷编成群玉府

  一生修到大罗天

  此为题北京“阅微草堂”联,阅微草堂乃清代纪昀书斋。此联明题草堂,实写草堂主人。

  “群玉府”即帝王藏书之处;“大罗天”为道家所言最高之天,极言纪氏著作等身。

  (二)

  无事此静坐

  有情且赋诗

  此联朴素淡雅,像是随口吟和而成。君子之交淡如水,这里没有美洒佳肴,有空来坐坐,喝杯清茶,兴致高了咱们就赋诗唱和。

  梁同书《行书七言联》

  (三)

  至乐无声唯孝弟

  太羹有味是读书

  此联为梁同书题“三味书屋”联。

  书屋所以名为“三味”,是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书读得这样有味,可谓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15.纪晓岚:题书斋联(二则)

  纪晓岚,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一)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灯如红豆最相思

  读书读出颜如玉,非风流人物不能为之。疏慵平淡,蕴藉风流。读此联可以想见其斋其人之风貌。

  

  纪晓岚书法

  (二)

  小筑当水石间,直以云霞为伴侣

  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

  此联为纪晓岚贺法式善梧门书屋落成联。上联盛赞书屋构筑之美,下联称颂主人才能之高。

  16.邓石如:自题画室、书屋联(二则)

  邓石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

  (一)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

  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洒,

  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室贫又如何、贱又如何。自耕自乐,有酒有花有书,与世无争。如此清淡恬适的生活,谁不想过?

  

  邓石如 篆书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二)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自题“碧山书屋”联。

  上联写景,天下奇观,历历在目。下联论文,古今奇书,皆藏我胸。

  此联用词精到,玉缀珠联,浑然一体,不着一丝堆砌痕迹,气势磅礴,蔚然大观,确是传世之佳联。

  17.林则徐:自题书房联(二则)

  林则徐,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一)

  家少楼台无地起

  案余灯火有天知

  此联为林则徐题少时书室联。

  儿时贫寒,无地筑屋。秉烛夜读,以求富达。联语暗隐抱负,日后确也功成名就。

  有“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意。

  (二)

  坐卧一楼间,困病得闲,如此散才天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

  此联乃林则徐告老还乡后所作。

  壮志未酬人已老,渐感倦于时事。欲借林泉一隅,读书以终老。

  读此联有英雄无奈于时之感。

  

  林则徐真迹《林文忠公真书无量寿经墨宝册》局部

  18.乾隆:题书房联(三则)

  (一)

  烟霞并入新诗卷

  云树常开旧画图

  题“荫榆书屋”联。

  “烟霞”入诗,“云树”成画,是舞文弄墨者之常情,乾隆爷也附庸风雅。

  

  乾隆在《快雪时晴帖》御笔题诗

  (二)

  诏绪仰斯文,识小识大

  趋庭传至教,学礼学诗

  题孔尚任读书处。

  孔尚任读书处位于孔庙承圣门内故宫井前,斋名“诗礼堂”,孔尚任曾在此堂为康熙讲过经书,乾隆到此留下这幅御联。

  

  乾隆书法

  (三)

  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

  题三希堂联。乾隆帝喜收藏碑帖书画于书斋中,其中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皆为稀世珍宝,故名书斋为三希堂。

  上联意谓潜心于纸墨笔划,下联则谓要用宽旷的襟怀鉴赏古今贤人。

  19.曾国荃:题书斋联

  曾国荃,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

  瓶花落砚香归字

  风竹敲窗韵入书

  字含花香,书有竹韵。闲情逸致,跃然纸上。

  

  曾国荃 楷书七言联

  20.张廷济:题书房联

  张廷济,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此联写得比较平淡通俗,自平淡中见真情,拣茶为友,筑室为书,反映了读书人的奇特心态。

  

  张廷济 隶书 四屏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说找不到诗词世界了?

  为防止走丢,请点击公众号右上角“…”

  将诗词世界【设为星标】

  设置方式见下图,赶紧加星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