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今论古,谈一谈唐高宗李治娶武则天的伦理问题

  唐高宗李治娶武则天属于人伦败坏吗?我认为不是,因为社会伦理观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的伦理观跟唐朝的社会伦理差别实在太大了,不能以今论古。不过要说清楚李治娶武则天的伦理问题,还得弄清楚唐朝的伦理观。而要搞清楚唐朝的伦理观,还得捋一捋古代伦理观发展变革。

  姓氏伦理

  伦理是一套标准准则,主要是针对的是人跟人、人跟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社会广泛遵守才叫伦理,大部分人都不遵守那就不叫伦理了。

  早在春秋时期,《左传》就记载着一句话:“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意思是结合的男女双方如果是出自同一个姓,他们的后代可能就不繁盛。不繁盛的意思就是,后代很少,或者疾病很多,但疾病多也最终会少子或者绝后。这说明古人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通过禁止相同的姓的男女结合来防止诸多遗传疾病,保证后代的健康,促进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发展。这其实就是一种进步的伦理观,很符合科学。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之前姓跟氏是分开的。姓传承自祖先,很注重血统的一脉相承。氏开始也有血统传承,主要是分别同姓不同子孙,可能跟原始的部落制度有关。但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姓或者无姓的人因为迁徙等各种原因加入了部落或者氏族,导致氏变得复杂起来。所以社会习惯还是追溯姓,来确立血统传承。这也是为什么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不是“男女同氏,其生不蕃”。

  春秋之后就是战国,姓氏在统治阶级尤其是贵族之间还是分开的,但在民间就逐渐混用了。战国末期已经分不清楚姓氏区别了,甚至很多古老的姓都被氏取代了,没人用了。这种时代背景下,肯定不能用姓氏来定义伦理了。

  关系伦理

  不过这个时候儒家的伦理观念却悄悄开始普及了。儒家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固定,不能逾越。儒家认为,君主永远是君主,臣子永远是臣子,这是本分;父亲永远是父亲,儿子永远是儿子,也是本分。前者是社会关系伦理,后者是血缘关系伦理。

  然后他们根据这个原理推广开来,上级、下属、长辈、晚辈、母亲、兄弟姐妹等等诸多关系都是固定的,不可以逾越。但这些只是他们的理想,实际社会实践却是另外妥协的一套。

  社会关系伦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比如“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但血缘关系伦理却在两汉时期变成了父系近亲不能结婚生子,关系固定;母系近亲则可以,关系可不固定。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堂兄妹之类父系这边的近亲不能结婚生子,但是表兄妹母系那边的近亲却可以结婚生子。

  举个例子,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娶的是他的姐姐鲁元公主之女张嫣,二者是舅甥关系。这在当时并不是违反伦理的事情,因为当时的社会伦理观不反对母系近亲结婚生子。

  自宋朝程朱理学开始兴起,对母系近亲结婚生子的事情,稍稍在意了一些,但实际没有较大改观,其实还是允许的,到了近代才开始禁止母系近亲结婚生子。

  不过程朱理学把伦理的限制扩展到了非血亲关系伦理,比如儿媳、孙媳、嫂嫂、婶婶这些统统纳入伦理关系,虽然跟你没有血缘关系,但你不能跟他们结合,否则是乱伦。

  唐朝伦理观

  但这些是唐朝以后的事情了,在唐朝以及之前的朝代,都没怎么在意这些事情。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北朝、唐朝这三个时期,父亲娶儿媳,爷爷娶孙媳,小叔子娶嫂嫂,侄子娶婶婶都不是什么大事。

  这主要是跟当时的中原文明融合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文化所致,连伦理观念也跟着他们开放了。草原文明的古代伦理特点兄终及弟,可以继承父亲、兄弟的妻子,当然有直系血缘关系的除外。正是这一文化的融入,李世民娶弟媳变成正常的可理解的社会现象,只有后世的宋明理学兴起之后才认为是乱伦。

  同理武则天虽然是李世民的才人,算是老婆之一,但跟李治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是可以结合的。况且李治还很狡猾,先让武则天去感业寺出家,变成出家人意味着断绝了所有社会伦理关系,就不算父亲李世民的老婆了,这样李治就可以名正言顺娶进门了。

  貌似同样的招数唐玄宗李隆基也用过,先把儿子李瑁的妃子杨玉环骗去出家,然后再娶进门,变成自己的妃子,这样也不算乱伦了。

  综上所述,只要你理解了伦理在不同时代是动态发展的,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才能理解当时的社会伦理现象。唐朝因为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伦理观并不反对儿子娶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母,所以李治娶武则天在当时也就不算乱伦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