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民国的近亲与远亲(三十六)顾家(2):国事家事皆“出彩”

  原标题:民国的近亲与远亲(三十六)顾家(2):国事家事皆“出彩”

  文/孙海帆

  (36)、顾家(2):国事家事皆“出彩”

  1999年,在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之际,一部由黄健中导演的传记电影《我的1919》上映,影片中由陈道明扮演的角色在巴黎和会上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就山东主权问题据理力争,成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个敢对列强说“不”的中国人,充分体现了一个为祖国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者的风采,这个人就是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时年31岁的顾维钧。

  电影《我的1919》海报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注定一生平淡,而有些人却会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说通俗点,他就像体育比赛中的关键球员,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关键的位置上,顾维钧就是这样。

  青年顾维钧

  他在巴黎和会上敢于“抗命”拒绝签字,“一战成名”,过了26年即1945年他又去美国旧金山参加由美、苏、英、中、法等国发起的会议,并参加《联合国宪章》的起草,这回他代表国民政府签了字,然后就任民国第一任驻联合国代表。

  过了3年即1948年12月25日,顾维钧又迎来“高光时刻”,他“荣登”新华社发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蒋介石是第一名,他排名第二十二位,但因他人在美国所以既没进“功德林”也没受到什么惩处,反而到了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准备出席第二十七届联大会议之前,毛泽东特别叮嘱成员章含之到美国后去拜会顾维钧并邀请其访问大陆,不过当时他已经84岁高龄,最终他也没能如愿回到家乡上海和祖国看一眼,1985年,传奇一生的“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在美国去世,享年98岁。

  顾维钧(1888-1985) 顾维钧(1888-1985

  其实,如果将顾维钧从各种政体、制度、党派中抽离出来,只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对他进行“点评”,那他在中国近代史乃至更久远的时代中都可以算得上是个几乎“无差评”的成功男人。

  首先从形象上说除身高稍有欠缺顾维钧相貌堂堂、英俊潇洒、气质不凡;从学历上看,他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国际法和外交的博士学位;从“事业上”说,顾维钧从1912年24岁步入政坛,在其后的5、60年中担任过无数外交职务以及驻美、驻法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外交总长、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等职,而在38岁那年,他还短暂任过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即总统(国务总理职务代行职权),“职场经历”十分辉煌,重要的在于时至今日,无论海峡两岸还是国际国内,说到顾维钧这个人,所有人的评价几乎都是比较正面和积极的,毕竟,他是近代为提升中国外交地位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因此,于“国事”而言,顾维钧的表现相当“出彩”。

  像顾维钧这样优质的男人,“出彩”的肯定不会只限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在个人生活中,顾维钧也是个“色彩斑斓”的人,虽然,以传统的道德观念而论,他的这种“出彩”让一些人不适应甚至诟病于他,但归结到普通人尤其是男人的“潜意识”,这些非议大概都属于“羡慕嫉妒恨”的范畴,因为,顾维钧有着“痛并快乐着”的婚史。

  说起来有些“忘恩负义”,1912年,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24岁的顾维钧,是在他第一任老丈人张衡山的举荐下才去了北京时任外交总长的唐绍仪(见《民国的近亲和远亲》之十七:唐家)手下当了一个三等秘书,可是没料想“唐外长”的千金唐宝玥一下子就被顾维钧吸引,而顾维钧也对唐宝玥真情以待,一来二去,两人情定北京,但却闹出了“张家与顾家翻脸”的一段公案。

  顾维钧与唐宝玥

  唐绍仪一开始不同意这桩婚事,认为这样做“太缺德”,在接到张衡山的“投诉信”后,已经当上民国总理的唐绍仪怒斥顾维钧,并让他立刻从外交部“下岗”收拾行李回上海与张家女儿过日子,但是,女儿唐宝玥不干了,她虽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但决定“若不与维钧结合”,就去做尼姑,结果她真的去了北京郊外的白云庵住下并给唐绍仪发了“不同意就剃度”的最后通牒,唐绍仪总觉得“总理夺人女婿”这事情闹到外面太不成体统,没有理会唐宝玥。

  唐宝玥再出狠招,说既然父亲这么看重“总理”的面子,那她准备进城去八大胡同卖身,店招上写“现任国务总理小姐玫瑰”,唐绍仪终于吃了这一招,答应了唐宝玥。1913年,顾维钧与唐宝玥举行盛大婚礼终成眷属,而此刻“只见新人笑,没见旧人哭”,顾维钧的结发妻子张润娥此后万念俱灰,落发信佛,清苦一生。资助顾维钧出国留学的“老丈人”张衡山没多久也抑郁而亡。

  其实,虽然唐宝玥外表比较普通,但却也是受过西式教育的大家闺秀,她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剑走偏锋”,不能看成是“撒泼耍赖”,而是一种能拿捏住父亲的“智慧”,果然,婚后唐宝玥与顾维钧感情笃深,而没有出洋留学过的唐宝玥摇身一变成了民国驻美国公使夫人,在1915年随顾维钧去了美国,在这前后,唐宝玥为顾维钧生下了一儿一女,女儿就是日后在联合国工作的资深公务员顾菊珍(见《民国的近亲与远亲》之:钱家),儿子叫顾德昌,他子承父业也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外交家。

  顾维钧、唐宝玥和儿子顾德昌

  此时,民国政要唐绍仪的“乘龙快婿”,年仅27、8岁的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不但有了“贤内助”还儿女成双,可以说人生起步阶段近乎完美,这时,离他登上“巴黎和会”的国际舞台只有3、4年的时间。可是,如晴天霹雳,他的夫人唐宝玥因全球爆发“西班牙流感”不幸“染阳”,竟然于1918年去世了,这不但让顾维钧遭受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还让他差点拒绝“巴黎和会”全权代表之一的任命,不过,顾维钧在家世国事之间作出权衡后,还是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在将三岁的儿子和刚刚出世几个月的女儿托付给公使馆的工作人员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赴法国的征程,也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政治及外交生涯。

  有学者评价顾维钧说他在巴黎和会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他的爱国热情、职业伦理、外交才能,使得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弱国外交成为过去,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余世存《盗火与革命》),而就在顾维钧还在欧洲的时间内,他的“婚姻交响曲”也进入了“富丽堂皇”的第三乐章。

  黄蕙兰(1893-1993)

  人们评价顾维钧的四段婚姻会用“主学、主贵、主富、主情”来概括,其中第三段的“主富”是指他的第三位夫人、爪哇(印度尼西亚)“糖王”之千金黄蕙兰,黄蕙兰自小生活在“国际一线城市”伦敦、纽约、华盛顿、巴黎等地,会六国语言,从现在留存的照片上看,除了面孔是东方人,其服饰和打扮都是欧洲古典名画的中贵妇的“款式”,这主要是她“太有钱”了,而就是这个时年25岁左右的女子,在巴黎邂逅了“新鳏”且“新星”的顾维钧,就立刻倾心于他。

  据说,为了“锁定”顾维钧,相貌平平的黄蕙兰也用“外交家”的口吻对顾维钧说“我的金钱力量,能够保证你的成功,我们来开始合作吧!”1920年10月2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使馆,顾维钧在隆重、排场的婚礼中和各国外交使节的瞩目下携手黄蕙兰走进了“主富”且跨越30多年的婚姻,而这30多年,因为有黄蕙兰这样的交际才能和“财力”都极强的夫人,顾维钧的事业和人生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光彩。

  顾维钧、黄蕙兰参加外交活动

  名人一般都有回忆录,而仅从顾维钧回忆录的字数就可以看得出他不是一般的名人。《顾维钧回忆录》共有13册600万字,回忆录中有日记、会谈记录、信函文件,详尽地记录了20世纪中国历史和国际国内若干重大外交事件,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背景和内幕,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顾维钧回忆录

  顾维钧活了98岁,黄蕙兰活了100岁,她比顾维钧晚了5年去世,顾维钧写了厚厚的回忆录,黄蕙兰也“薄薄”地写了一本,书名叫《没有不散的筵席》,在这本书中,她写到了让她和顾维钧这场长达30年的婚姻盛宴“翻台”的女主人公,这就是顾维钧的第四任夫人严幼韵,1958年前后,65岁的黄蕙兰与70岁的顾维钧离婚,顾维钧开启了自己“主情”的婚姻生活,新娘是53岁的严幼韵,后严幼韵与顾维钧又开始了长达28年的“彩生活”,2017年,在顾维钧去世32年后,严幼韵去世,享年“创纪录”地达到了112岁,去世前三年,严幼韵也出版了自己的传记《一百零九个春天的我》。

  严幼韵与顾维钧结婚时,顾维钧给严幼韵戴上戒指

  其实,严幼韵出自上海的严家,这也是闻名上海滩的显贵之家,由此,《民国的近亲也远亲》再次回到“十里洋场”大上海。(未完待续)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写,若信息有误,欢迎留言指正,照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即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