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公主拒绝和丈夫同房反而和六叔通奸,甚至欲亲自弑杀父皇萧衍
说起魏晋南北朝,各种各样的怪事都能找到,总之正常的伦理道德在那个时代是成了稀缺品,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有那些所谓名士为了不和腐朽的当局合作故意做出的惊世骇俗之举,也有些就是上层社会的腐朽没落的产物。有一个人做出来的一系列事情就是这种情况的体现,这就是梁武帝萧衍的女儿永兴公主。她嫌丈夫长相丑陋拒绝同房,并出奇招羞辱丈夫先人;为转嫁欲望和亲六叔通奸,撺掇叔叔篡位;为帮六叔上位亲自带人入宫刺杀亲爹萧衍。
萧衍是南北朝时代不让刘裕的传奇帝王。作为家世低微的北方庶族,萧衍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完全得益于他的叔父萧道成——篡刘宋立国,南朝第二个王朝南齐的开国帝王。萧衍此人文武双全,早年以不俗的文学修养名列竟陵八友之一,建武二年(495年)又亲自带兵击退10万擅长骑射的北魏军队。无疑,如此才干之人必定不会久处人下。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趁南齐武帝病危,宫廷内乱之际,发兵辅佐萧昭业夺取政权。两年后,萧衍再次发动兵变,一举夺取政权,开创了南朝第三个王朝南梁。在中国历史上,萧衍不仅是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还是位极其罕见的长寿皇帝,活了整整85岁。若不是侯景叛乱,梁武帝可能会超越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清高宗。
萧玉瑶是梁武帝萧衍的嫡长女,她的出身在极其重视血统的封建时代是十分高贵的。母亲是萧衍正妻、出身贵族的郄徽皇后,外祖母是宋文帝宋义隆的女儿寻阳公主。可以想象,从小锦衣玉食的萧玉瑶所提出的要求,基本会被萧衍满足。常言道慈母多败儿,萧衍的一味纵容使得萧玉瑶的性情极其顽劣。于是,萧衍只好为他物色了一个丈夫,希望借女婿之手将其约束。
萧衍为她挑选的女婿也是一位名门望族之后——他的早年好友殷睿的儿子殷钧。殷钧此人勤奋好学,不但有才干,还特别有见识。另外,擅长隶书的他还写了一手好字,并一度为时人所模仿。早年,在临川担任内史期间,殷钧政绩突出,史载“百姓化其德,劫盗皆奔出境”、“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钧在位,郡境无复疟疾”。
虽然如此,萧玉瑶却十分鄙夷殷钧。原因无他,殷钧形象太差,史载“钧形貌短小”;“体羸多疾”,不能满足萧玉瑶的欲望。古代公主出阁后,都有自己的独立府邸。虽然驸马是公主的合法丈夫,但非召见之时则不得擅入。当然,为了防止公主借口不履行妻子义务,朝廷会给二人规定法定的见面时间。
萧衍
由于萧玉瑶十分讨厌殷钧,于是她想出了一个极其恶毒的办法。待法定日期到来,萧玉瑶命人在墙上写满殷钧之父殷睿的名字,其字张牙舞爪、丑陋无比。殷钧见罢,当即涕泪横生。史载,“先满壁为殷睿字,钧辄流涕以出。”虽然萧玉瑶派婢女将丈夫追回,但萧衍还是知道了此事。七窍生烟的萧衍随手抄起一柄犀牛角的如意对准萧玉瑶一顿猛揍,直到将如意打碎才罢休。从此,萧玉瑶埋下了怨恨的种子。正好,她的怨恨被叔叔萧宏利用。
萧宏是梁武帝萧衍的六弟,其人“身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虽然萧宏长相英俊但其人却十分怯懦。天监四年(505年),萧衍给了他一支极其精锐的部队命他北伐。当大军到达洛口,北魏援军开到,占据优势的萧宏十分畏惧,遂止步不前。为此,北魏军还专门给了一副女人用的头巾和头饰。同时,北魏军还为其取了一个外号“萧娘”。长期的对垒,消磨了本就士气低迷的南朝军队。一次,偶然的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萧宏军营,其军中发生营啸,一度大乱不已。不知所措的萧宏以为敌军夜袭,竟丢弃数十万大军,仅率数名骑兵仓皇南逃。萧宏战败后,萧衍并未苛责萧宏。但是一次刺杀事件却使萧衍开始怀疑起了萧宏。“帝将幸光宅寺,有士伏骠骑航待帝夜出。帝将行心动,乃于朱雀航过。事发,称为宏所使”。
看着口供,萧衍十分伤心,他将萧宏召入宫中直接了当地告诉萧宏,“我人才胜汝百倍,当此犹恐颠坠,汝为何者?我非不能为周公、汉文,念汝愚故。”经此一事,萧宏在政治上开始收敛,但他在敛财方面却更甚以往。于是,又一份密告摆在了萧衍的桌子上:萧宏家中有巨屋百间,其中堆满兵器。“宏爱妾江氏寝膳不能暂离,上佗日送盛馔与江曰:‘当来就汝欢宴。’唯携布衣之旧射声校尉丘佗卿往,与宏及江大饮,半醉后谓曰:‘我今欲履行汝后房。’便呼后合舆径往屋所。宏恐上见其贿货,颜色怖惧。上意弥信是仗,屋屋检视。宏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余间。帝与佗卿屈指计见钱三亿余万,馀屋贮布绢丝绵漆蜜紵蜡朱沙黄屑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帝始知非仗,大悦,谓曰:‘阿六,汝生活大可。’方更剧饮,至夜举烛而还。兄弟情方更敦睦。”从此,萧衍放心了,临走还夸了萧宏一番。不过,萧宏却没消停。他正在探索另一条夺位路线,即交好萧玉瑶。史载:“宏又与帝女永兴主私通,因是遂谋弑逆,许事捷以为皇后”。枕边偷欢之际,萧宏与永兴公主“互诉衷肠”。想起萧衍打碎的那柄如意,永兴公主顿起弑父之心。经过一番精心谋划,二人找到了一个行刺的机会。
随着政权稳定,萧衍开始倾心佛法。为此,他时常在禁室内斋戒修行。一天,萧衍再次准备进行“三日斋”,并且要求众位公主随他一起吃斋念佛三天。到了进宫的那一天,萧玉瑶带着两名男扮女装的婢女准时赴约。就在踏入门槛的时候,“婢女”碰落了鞋子。看着“婢女”拾鞋的举止神态,侍卫头领疑心大起。紧接着,侍卫头领便悄悄报告给了梁武帝的宠妃丁贵嫔。萧衍正妻郄徽皇后去世后,萧衍不再立后,但为调理后宫,萧衍便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的丁贵嫔(太子之母)掌管后宫。权衡再三之后,丁贵嫔深感事态严重,遂命侍卫长暗地派人潜入斋房保护。就在永兴公主正在接近萧衍,身后丫鬟拔刀之际,潜伏的八名侍卫当即将两名男扮女装的丫鬟扑倒在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双脚无力的萧衍当即吓得跌落于座。
询问之后,刺客供出了主谋“辞为宏所使”。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萧衍先命人将刺客秘密处死,后派人将永兴公主软禁回府。萧玉瑶谋事不成,反被关了禁闭,怨恨之下,遂一命呜呼,而萧衍也一直都没去看过他这个女儿。普通七年(526年),整日忧惧的萧宏一病不起。萧衍做法也够绝,先后七次看望萧宏,虽然外人看来是萧衍不计前嫌,兄弟和睦如初,但实际上萧衍是在摧残蹂躏萧宏,一步步压垮他的心理防线。当年四月,萧宏病逝,萧衍下诏封他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假节钺,并给羽葆、鼓吹各一部,增班剑为六十人。正是因为亲人的两次背叛,使得萧衍心态自此改变,从此,信奉佛教的萧衍越发变本加厉,竟先后四次脱掉黄袍,舍身入寺。在他的影响下,南朝一度出现了2846座寺庙,82万僧尼。大量的人口出家导致了土地的大片荒芜,为征收赋税,萧梁将这一部分缺口转嫁到其他百姓身上,这又促使了更多的人投身寺庙。无疑,此一恶性循环极大地削弱了萧梁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太清二年(548年)的侯景之乱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