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年轻时,吃霸王餐,和情妇生孩子,娶完吕雉后更不顾伦理道德
司马迁说,刘邦驾车逃命时,嫌马跑太慢,就把亲生儿女推下马车。侍从翻身去救,刘邦又用脚踹2个孩子。反复3回之后,总算摆脱追兵。
其实,刘邦不仅对儿女狠,对老父亲也好不到哪儿去。
有一次打仗前,项羽活捉了刘邦父亲,并朝刘邦喊话:“你的人马再往前一步,我就把你爹煮了!”。
刘邦不为所动,大笑说:“尽管煮,记得分我一口汤!”
这一切,都与刘邦的经历分不开。
他年轻时经常吃霸王餐,还和情妇生下孩子,也就是长子刘肥。
什么伦理道德,在他这儿,不存在的。
公元前209年,48岁刘邦率三千人起义。

不得不说,中年人可太会了。
他对兄弟们说:打下天下,大伙一块封侯拜相。
大家一起出生入死,刀口舔血。
8年后,他分封8个兄弟为异姓王,143人为列侯。
但仅仅几个月后,这些人或被杀,或被废。
一个草根用8年时间打怪升级成皇帝,堪称中年逆袭的典范。
公元202年,55岁的刘邦KO掉终极BOSS项羽,坐上了皇帝宝座。
结果刘邦屁股还没坐热,就看到陪他打天下的兄弟们,把他团团围住:“陛下,说好的一起打天下,封侯拜相。这事您没忘吧?”
刘邦尴尬笑笑:“这咋能忘,马上给兄弟们赐封。”
为了安抚功臣,刘邦根据他们的功劳,分封出去8个异姓王,143个位次的列侯。
这些人得了封号,表示很满意,直夸刘邦是个仁义的好皇帝。

众人一走,刘邦立马垮了脸,要知道封王封侯,可不是一个封号这么简单,而是要封地出去的。
刘邦急忙打开地图,一看淮北成了韩信的地盘、淮南成了英布的地盘、燕地成了臧荼的地盘……
刘邦心里那个恼,刚到手的江山,转眼间就被瓜分掉了。
这些兄弟留不得了,刘邦人前刚得了仁义称号,人后就开始磨刀霍霍,要大开杀戒了。
经过几个月调整,汉王朝政权稳固后,刘邦立即实施削除异姓王计划。
刘邦分封的8个异姓王,分别是:赵王张耳、燕王卢绾、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韩信、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燕王臧荼,第一个被铲除。
接着是韩王信、梁王彭越、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其中彭越下场最惨,死后被烹食。

燕王卢绾,见形势不妙,趁乱逃去了匈奴。
八王中,只有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没被杀。
这倒不是刘邦仁慈,而是他俩在刘邦动手之前就死了。
赵王张耳死后,其子张敖袭位,但仍未逃脱削藩的命运。张敖因为娶了刘邦嫡女鲁元公主,侥幸没被杀,但也被废为侯。
长沙王吴芮,因为有远见,一早把大部分封地转让给刘邦子女,又把精锐部队交到刘邦堂兄手里,这才在死后保全了后代。
狡兔死,走狗烹。
刘邦登基后,用了8年时间,将异姓王一一铲除。
他斩白马、歃血为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能坐稳皇位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狠角色,刘邦尤甚。
在楚汉之争中,项羽给人的印象,是暴虐之徒,杀了很多人。

但查阅刘邦的屠杀记录,会发现刘邦也不遑多让,是不折不扣的“屠夫”。
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及其手下的“屠城”记录有:城阳、颖阳、武关、城父、煮枣、胡陵、参合、马邑、浑都。
计算数量,刘邦及其手下屠杀的人,多达8万人。
最灭绝人性的是,刘邦的屠杀对象,全部是毫无作战能力的“素人”。
刘邦从来不是仁义之人,他的自私狠毒一直刻在骨子里。
对素人如此,对功臣亦如此,甚至对血浓于水的亲人,也是一样狠毒。
刘邦还在沛县做亭长时,负责押送犯人。一次押送中,犯人接连逃跑,刘邦不敢承担责任,直接一走了之。
根据秦朝律法,刘邦逃走后,妻子代为受过。吕雉因此进监狱、受重刑折磨。

妻子、父亲的安危,都不能让刘邦皱一下眉头。那么刘邦对自己的亲生儿女呢?
刘邦驾车逃命时,为了让马车跑快一点,他亲手把儿子、女儿推下马车。
随从见刘邦女儿掉下马车,连忙拉他们上来。刘邦继续推,来回推了三次。
最后,刘邦见随从还要拉,直接拿刀砍去随从。
虎毒尚且不食子,刘邦竟狠毒到亲手送儿女去死。
刘邦死后,吕雉毒杀刘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后世之人,皆道吕雉狠毒。
可比起刘邦的自私狠毒,吕雉远远不如。
刘邦的狠毒,源于他自私的本性,他对素人、对打天下的兄弟、对发妻、对老父亲、对儿女,皆是一般无二的狠毒。
吕雉与刘邦不同,她杀朝臣,是为了保住皇后之位,为了给儿女庇护。对那些襄助她的朝臣,吕雉优厚待之。

说到底,刘邦是趁你还没背叛我,我先背叛你为敬。
而吕雉,还处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阶段。
也许,这就是吕氏一族很快消亡的原因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