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难题的各种解法,以一命换五命值吗?网友们的思维有多扩散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电车难题”,也就是:假设一辆有轨电车突发故障,无法刹车,此时摆在前面的有两条路,一条按既定轨道行驶会轧死上面的5个人,一条是旁边的岔道,若司机转向会轧死1个人。

  二选其一,要么活1个人,要么活5个人。提问:这个司机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司机会如何抉择?

  

  这个著名的伦理困境是牛津大学伦理学者菲利帕·福特在1967年提出的,数十年来吸引了无数讨论和关注。

  后来这个案例衍生出了不少版本,比如其中一个是天桥案例:同样是电车无法刹车,按正常轨道会轧死5个人,但这回没有岔道,而改成了电车上方的天桥上有个胖子,若将他推下去,他的身体可以阻止电车行进。

  一个胖子换轨道上的五个人,提问:如果你恰好在天桥上,会把这个胖子推下去吗?

  

  这两个案例看起来好像一样,但实际上却大有区别。

  有很多人做过数据实验,尽管人们各种选择都有,但从大概率上来说,前者案例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舍一救五,而后者案例中却反过来,多数选择不推胖子。

  因为前者不管怎么说都能占一个“不得已”之下的选择,而后者主动推胖子的行为,简直近乎是谋杀行为了。

  另外还有一个版本,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选择权不在司机身上,而在“你”手中:同样的场景,旁边出现了一个观者“你”,“你”手上有个拉杆,可选择直行或变道,这种时候,“你”会选择救1人还是5人?

  

  这个版本和原始版本的区别在于,原本选择主体、担责主体是司机,旁人或许可以随意发表观点,没有心理负担,也不需要担责。而现在换成了“你”自己,就要考虑更多因素了。

  这个很抓马的伦理难题,最早是用来批判功利主义的,因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决策是从“最大利益”出发的,也就是说,让这一方的人来做选择,他们会选择舍一救五。

  不赞同的人会认为同样都是人,都是宝贵的生命,不应该存在五条命比一条命更重要,所以不该舍一救五。不过这样也无法选择该救谁了。

  所谓忠孝不能两全,义利无法兼顾,电车难题提出至今,西方各种理论悉数登场,却始终没有定论。

  

  梗图

  救1或救5,是两个基础的回答,被视为是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较量。

  还有一种是义务论,通过康德义务论原则得出,不管选哪一个都不可取,最正确的做法是不作为。

  电车难题不管选哪一方都有人反对或支持,比如选择救5个人,这会儿就有人填充细节了,说如果1个人那边那个是爱因斯坦,5人那边都是小偷,你选哪一个?

  这个时候两边的“价值”还相等吗?

  再比如1个人的是你的亲人,5人那边则是牛顿、爱因斯坦等顶尖科学家,你怎么选?

  哪边价值大救哪边,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这里面太有讨论空间了。

  

  这道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根本不简单。除了伦理观,还考验着道德观和价值观。一条命和五条命看起来是个不需要考虑的数学题,但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是,人人平等,生命同价,只要是命那就是一样的,不应该牺牲小部分人去拯救大部分人。

  而问题除了集中在这6人当中外,还有一个是救人者视角。这还涉及到义务和责任,“你”不管选哪一方都有人牺牲,那最后该如何判定“你”的责任呢?

  提出这个难题的作者菲利帕·福特解决这道难题的方法,是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来求解。

  她认为,积极义务是帮助人的义务,消极义务是避免害人的义务,当两者共同出现时,要优先履行消极义务。

  在电车难题中,司机应该改道。因为避免伤害1人和5人都是消极义务,但避免伤害5人比1人更具约束性。

  同理可得出胖子那道题,不应该推胖子,因为救5人属积极义务,不推胖子是消极义。

  不过这个解法无法在所有版本中都见效,比如对于掌握拉杆的旁观者来说,救5人是积极义务,而避免伤害1人是消极义务,这么说的话,就不该改道了。

  西方学界讨论了几十年,对这一系列难题仍没有给出个经得起推敲的解。

  

  网友们脑洞大开,也纷纷给出了不同的解,有认真的,也有不正经的,总之是讨论激烈啊:

  “既然都说生命同价,又难以对一方舍弃,那么就把六个人全压了或者把电车炸了吧。”

  “换个角度,直接把困境本身给解决了,即不陷入这种困境,或陷入时选择都要救。”

  “根据紧急避险选择撞向一个人,这样不会承担责任处罚。”

  “有没有价值基于施救者本人的价值观,什么小偷科学家的,关我屁事,有我认识的,我就救认识的,都不认识我就救多的。”

  “这玩意儿看似哲学,其实就是一套PUA话术!用一套扭曲的心理测试来逼你做选择,但是无论你怎么选都是错的,然后他就可以站在道德高地全方位指责你,让你明明什么都可以不用做,却因为被迫选择而陷入他们的逻辑陷阱,从而深深自责怀疑自身。”

  

  “现实太魔幻,我选择跟他们一起躺。”

  “电车拉闸侧翻碾压两路,这样铁轨上的六人和电车上的人都获得了公平——死亡。”

  “可以把电车横过来,众生平等。”

  “这也算难题?只要你不去碰那个杆子,死多少人都跟你没关系,但你要是碰了那个杆子,死没死人都会摊上关系。”

  “电车难题只是在公众面前是难题,在现实生活中从来不是。”

  “如果与你毫不相干,逃避或顺其自然就是最优解。”

  

  电车难题其中包含着一系列需要回答的难题,至今为止,仍未能得出完美的解答,有限的回答也经不起推敲。这个难题实在是够刁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