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过高,会害了这部电影

  

  巴里也许会迟到,但从来都不会缺席。2023年终于上线了最后一季的《闪电侠》 (第九季) ,剧集的杀青与个人电影的上映都预示着华纳重启DC宇宙的决心。

  早在电影上映之前,詹姆斯·古恩便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超级英雄电影之一」。极高的口碑评价也在上映后逐渐发酵,有观众怒赞该片「打破了近年来超级英雄电影的天花板」。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这样一部重启DC宇宙的先导片来说,《闪电侠》确实做到了无功无过。

  唯一受到观众吐槽的地方无非是倍感廉价的CGI特效,但是流畅的剧情和节奏都让观众看到了DC新旧交接的大好未来。

  《复仇者联盟4》的上映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此后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红利荡然无存。三年时间里,漫威在重启宇宙的路上下足了努力,到头来还是被市场所遗弃,而DC也仅仅凭借一部导剪版的《正义联盟》冲上了热搜。

  就当我们以为崛起无望之时,《蜘蛛侠:英雄无归》的上映打开了超英电影的新局面,宣告了「多元宇宙时代」的降临,迪士尼和索尼才帮助好莱坞重夺全球年度票房冠军。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贩卖情怀的浪潮大势已去,好莱坞不得不捧出一些新鲜玩意了。

  

  以漫威为例,观众并不反对以旧带新的捧人模式,但在消费情怀面前市场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新英雄的崛起,包括猎鹰、女鹰眼、叶莲娜、惊奇少女的加盟都没有产生很好的阶段效应。

  所以《复仇者联盟5》和《复仇者联盟6》的制作让人看不到太多的希望,甚至开始猜想这样一个全球IP会不会落入《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泥沼。

  因此,当华纳不想放弃任何一位《正义联盟》的明星,又十分眼红漫威的多元宇宙之路时,《闪电侠》便肩负了打开DC电影多元宇宙的重任。

  对于这部里程碑式的电影而言,《闪电侠》的优点在于DC终于抛弃了「暗黑+政治」的风格,而缺点在于「杂」。

  观众很难不拿同月上映的《蜘蛛侠:纵横宇宙》进行比较,继上一部的平行宇宙之后,迈尔斯正式踏入了蜘蛛侠联盟的大本营。

  同时,导演在第二部的剧情中引入了“织网事件”的概念,这样的设计与《闪电侠》中的“时空穿梭”如出一辙,但是为什么前者能够更让人感受到主角的悲剧式成长,是因为来源于多年「蜘蛛侠系列」的铺垫。

  

  观众在看《闪电侠》时,同样会因为巴里母亲的去世伤心难过,但是当布鲁斯·韦恩以相同经历告知他不可以扰乱时空秩序的时候,他却执意要穿越时空给自己一个救赎。

  不难想象,大多数观众看到这一情节时并不会像理解蜘蛛侠一样理解他,因为面临「拯救一个人,还是拯救一个世界」这样的“电车难题”,只有蜘蛛侠成为了观众心中那个直面死亡、摆脱束缚、改写“必然命运”的符号象征。

  而闪电侠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情感支撑显得极为蹩脚。在过往的九季剧集中,由于剧情的重复性设置,巴里更像是一个打卡下班的“打怪超人”。

  他的身上缺乏那种担负的使命感,不同于蜘蛛侠被诅咒的不公平命运,巴里远远没有达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英雄人设。

  

  蜘蛛侠真正的英雄之处正是他敢于面对挑战、生死,他在众多宇宙蜘蛛侠的劝阻下,仍然要与命运做一场交易。

  在多元宇宙的情节设定中,一旦死亡没有发生,那么相应宇宙的故事就会被改写,相应的世界也会因此崩塌。

  这样的结论绝对不是双标,闪电侠巴里是怎么做的呢?尽管他也是不顾劝阻的穿越时空拯救母亲,但是他既想要母亲的复活,又想要平行宇宙的顺畅如初,于是他做不到蜘蛛侠一般的荡气回肠、大义凌然,他不能让观众看到那一副与世界为敌的样子。

  「命定的生死」是蜘蛛侠的主旋律,却成为闪电侠的蹩脚源头。

  

  事实上,《闪电侠》给观众的视觉体验确实很不错,也能让观众看到DC未来重启宇宙的决心。

  但是当观众走出电影院回到现实,仔细回想一下刚才看到的剧情不禁会感到疑惑:怎么感觉在哪里看过这部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正义联盟》的六位主角到齐了四位,除却八卦因素导致华纳直接放弃钢骨这个角色外,闪电侠以改变过去的能力让四分五裂的DC重新整合起来。

  所以仔细看《闪电侠》这部电影,观众能从其中看到《超人:钢铁之躯》《正义联盟》《时空线索》《蜘蛛侠:纵横宇宙》《回到未来》等等的影子……

  近十年间,DC的确没有像漫威一样做足支撑庞大宇宙的电影系列,所以可以说这部《闪电侠》是一盘过去的大杂烩,但它又带给观众足够的遐想。

  

  由于过去与未来互为因果的背景设定,大战佐德将军的高潮戏份跳脱出超英电影的老旧套路。

  巴里就是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普通人,第一次站在世界的巅峰拯救着人类的命运。过去他有超人、蝙蝠侠的帮助,但是现在他不得不被迫撑起整场战争。

  他有能力带领正义联盟保卫地球,但是当巴里无奈的站在多元宇宙的交叉口,他一次又一次的劝阻小巴里放弃那无谓的努力时,我才真正为之动容。

  母子间的那种无法言说、不可更改的宿命,是巴里在这趟时光旅程中学习到的遗憾内核。

  

  在影片的前半段中,为什么闪电侠的人设没有让观众看到蜘蛛侠的那种大无畏精神?因为我们一直在说蜘蛛侠是一个普通人,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

  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巴里难道不也是这样的普通人存在吗?他在“失去”的道路上走了太久,以至于他想要不动声色的改写历史,想要努力克制住内心那空洞无底的创伤。

  我们似乎都没有这样想过,迈尔斯 (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的主角) 在电影中失去父亲的年纪已经能支撑他做出自己的全部决定,而巴里在10岁便失去了父母的陪伴,他只能小心翼翼的去尝试与努力。

  就像在《蜘蛛侠:英雄无归》中,彼得·帕克不也是让全世界忘记自己的存在,自己一个人承担遗忘的苦楚吗……

  

  自10岁起,巴里被内心的遗憾所包裹,他的人生似乎永远定格在失去母亲的那一天。

  当他再一次回到母亲的怀抱,认识那个天赋异禀的小巴里,在他的脸上洋溢起久违的笑容。

  如巴里的母亲所言:总有些问题是无解的。

  

  巴里意识到超女注定死亡的命运,也释怀了母亲去世的遗憾,他能做到的只有守护这个世界,一个人消化过去的悲痛,一个人背负巨大的使命。

  《闪电侠》作为DC下定决心重启宇宙的首作,正在一点点摆脱过去让人诟病的影子,从头到尾充斥着小彩蛋的风格,让市场再一次看到了DC的票房可能。

  在逐步套路化的超英电影市场里,真诚与质朴向来是名垂影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