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研究·“野猫”韦德:被遗忘的空战王牌

  英国皇家空军王牌飞行员兰斯·韦德1943年10月3日,英国皇家空军的8架喷火VIII战斗机在意大利泰尔莫利海岸一带巡逻,带队的中队长兰斯·韦德并没有预料到会遭遇敌机。

  一个眼尖的飞行员发现了大约3600米开外的Fw 190战斗机编队,韦德下令在1800米高度爬升转弯,从敌机后下方的视野盲区悄悄掩杀过去。

  双方距离接近到180米以内时,韦德的机炮鸣响,敌机编队最后面那架Fw 190顿时粉身碎骨,他随即咬住另一架敌机,又一阵连射将其射得拖着黑烟朝地面坠去。

  剩下的敌机这时才发现遇袭,他们一哄而散,四下奔逃。

  韦德紧追一架逃命的敌机不放,对方俯冲摆脱,他也跟着冲了下去,同时不断开火重创敌机,但没有目击它坠毁。

  德国空军的战斗记录显示,第4对地攻击机联队第3大队在那场战斗中至少损失了一架Fw 190,飞行员彼得·佩兰德军士长殉职。

  英军方面把两次确认击杀记在韦德名下,这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场战斗,凭借25次总击杀,他成为当时地中海战区的盟军头号王牌飞行员。

  几十年过去,人们渐渐忘了他,在大部分军事历史出版物里,英国和美国王牌飞行员名单内都找不到他的名字。

  作为一个为英国皇家空军效力的美国飞行员,英年早逝的他成了被遗忘的王牌。

  一群在“鹰中队”效力的美国志愿飞行员1916年11月18日,韦德出生在得克萨斯州东部的农业小镇布罗德斯,这里毗邻路易斯安那州,全镇人家不足50户。

  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父亲比尔以务农为生,母亲苏珊是个家庭主妇。

  夫妻俩都没什么文化,给孩子起名字时,随便想了个“L·C”,看着像是缩写,其实就没有全称。

  多年以后,韦德申请加入皇家空军,报名表上一定要填写全名,他才给自己起了“兰斯·克利奥”这个名字。

  1922年,一家人搬到离布罗德斯不远的另一座小镇雷克洛,经营一座小农场,6岁的韦德上了学,偶尔也帮家里干点农活。

  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每当头顶有飞机飞过,他就会停下手里的活计呆呆看上一阵,然后说:“总有一天我也要开飞机。”

  心怀飞行梦的他不愿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做个农民,当他年满18岁时美国偏偏又处于大萧条时期,年轻人很难找到工作。

  感谢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韦德加入了平民保育团,作为政府雇用的劳工前往亚利桑那州的图森打工,总算离开了农场。

  不过,平民保育团的工作并不比农活更让人兴奋,他修过路,赶过骡队,也在国家森林里种过树。

  攒下一点钱后,他到一所飞行学校报了名,最终拿到了飞行员执照并累积了80小时飞行时间。

  当战争的阴云日益逼近,韦德兴冲冲拿着执照去报名参加美国陆军航空兵团,可人家一看他只有高中学历,就把他拒之门外。

  他并没有因此气馁,既然进不了美军,加入英军还不是一样打纳粹?

  皇家空军在不列颠战役损失惨重,正在从美国招募志愿飞行员,担心再次被拒的韦德递交了虚假材料,把自己的经历好好“包装”了一番。

  他自称16岁时就和三个朋友集资买了架飞机,并在父亲战友的指导下学会了驾驶,而他的父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王牌飞行员。

  多年以后,他的表哥亨利·约翰逊听说他编造的履历,不禁乐出了声:“他怎么可能有钱买飞机?再说我比尔舅舅这辈子离地最远的时候,大概是爬上农场的围栏。”

  无论如何,急需人手的皇家空军于1940年12月将韦德招致麾下,他们计划招募240名美国飞行员,大多数编入第71、第121和第133中队。

  这三个由美国志愿飞行员组成的中队统称“鹰中队”,二战期间他们击落7312架轴心国飞机,获得12枚杰出飞行十字勋章和一枚杰出服务勋章。

  美国参战后,部分“鹰中队”飞行员转入美国陆军航空军作战,将自己宝贵的作战经验传授给初到欧洲战场的同胞。

  不过韦德并不隶属于“鹰中队”,他被分配到以英国飞行员为主的常规中队,其战绩和获奖记录都不在“鹰中队”的统计之中。

  韦德的第一项正式任务是驾驶陆基飞机从皇家方舟号航母起飞增援马耳他岛加入皇家空军后不久,韦德被派往第52作战训练队参加为期数周的飞行训练,在那里学会了驾驶飓风战斗机。

  完成训练后,他的第一次任务就是驾驶一架陆基飓风Mk I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去增援被围攻的马耳他岛。

  作为派往马耳他的46名飓风战斗机飞行员之一,韦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随后他又与22名战友一道前往埃及,驰援北非战场。

  在埃及,他于1941年9月被编入第33中队,部署到利比亚沙漠的杰格布卜机场,那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除了沙子、岩石和灌木丛,只有成群的苍蝇。

  第33中队当时的任务是参加即将于11月18日发动的十字军行动,为进攻德国非洲军团的英军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

  该中队配备了飓风Mk I和Mk II型战斗机,不列颠战役期间它们曾是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主要用于攻击德军轰炸机,少量更先进的喷火战斗机则用于对付德军的战斗机。

  飓风战斗机是一款过渡型战斗机,机翼厚实,机身为钢木结构框架覆以织物,没有采用流线型设计,改进空间有限。

  西部沙漠战役期间,飓风战斗机虽然配备了更强大的发动机,性能也没有明显提升,时速比德国空军的Bf 109F战斗机慢160公里。

  不过,飓风战斗机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转弯半径比Bf 109更小,火炮命中率更高,宽阔的起落架轮使它能在简陋的沙漠机场更安全地起降。

  北非战场制空权的争夺相当激烈,皇家空军面对的意大利空军和德国空军都装备精良、经验丰富。

  许多德意飞行员都是从西班牙内战就征战天空的老兵,他们的飞机也比英国飞机更先进。

  第33中队的主要对手之一是德国空军第27战斗机联队,队长是杰出的空战专家爱德华·诺伊曼上尉,该联队还有德军王牌汉斯-约阿希姆·马赛,他总共击落158架盟军飞机。

  十字军行动的目的是解救图卜鲁格被围困的英国驻军,并摧毁由著名的“沙漠之狐”埃尔温·隆梅尔上将指挥的轴心国装甲部队。

  11月18日清晨,第33中队按计划奔袭位于利比亚沙漠深处的轴心国机场,他们接近时有3架意大利空军的CR.42战斗机前来迎击。

  CR.42是有史以来最先进、机动性最强的双翼战斗机之一,最高时速可达435公里。

  艺高人胆大的韦德毫不畏缩,驾机上前迎战,一人击落两架CR.42,另一架则被队友击落。

  4天后,也就是11月22日,德国空军第1大队第1教导联队展开报复,派出9架Ju 88A轰炸机在Bf 109护航下轰炸盟军机场。

  第33中队的6架飓风战斗机收到警报后紧急起飞拦截,击落两架Ju 88,韦德也重创了一架。

  德军退去后不久,英国地勤刚来得及给飞机加满油,警报声再次响彻机场,这次来袭的是意大利SM.79“食雀鹰”三引擎中型轰炸机编队。

  喘息未定的韦德再次驾机上天,击落一架SM.79,随后和队友联手摧毁另一架,他勇猛凌厉的表现为他赢得了“野猫”的绰号。

  两天后,他带着僚机拦截了一架由CR.42护航的SM.79,经过一番低空缠斗将其击落,当天下午他又击落一架CR.42,就这样在短短一周内晋级王牌飞行员之列。

  韦德(右)和第33中队的另一王牌马默杜克·帕特尔12月5日清晨,第33中队奉命突袭艾季达比亚的轴心国机场,他们选择从东方接近,这样早晨的阳光能够影响地面防空火力的瞄准精度。

  韦德一到战场就盯上了一架停在地面的SM.79,俯冲下去一顿猛射,没想到那架飞机剧烈爆炸,冲击波严重毁坏了他的座机。

  他竭尽全力稳住机身脱离战场,飞出30多公里才迫降在沙漠中,队友H·P·伍勒中士非常够意思地一路跟随保护,也和他一起降落。

  不幸的是,伍勒的飞机也在降落时受损,无法再次启动,两人就这样被困在沙漠中,没有食物也没有水。

  不过对这种情况,第33中队也早有准备,他们会派出飞机搜寻失事的战友,找到后先投下补给品,然后再寻找机会营救。

  韦德和伍勒的迫降地点离基地不远,搜寻的飞机很快就发现他们并空投了补给,只是附近没有合适的降落地点,他们不得不步行返回基地。

  回到基地后,两人正式成为“迟到俱乐部”成员,这意味着今后他们可以在作战服的左胸佩戴一块特殊的徽记。

  韦德的第一个服役期是从1941年9月到次年9月,在此期间沙漠航空军由于飓风战斗机的性能落后,在与敌人交手时损失不小。

  韦德是个例外,他的击坠总数节节上升,自己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在中队里的威望仅次于中队长。

  服役期的最后一周,他正好赶上了一场大行动:1942年9月11日,第33中队和第213中队奉命拦截德军的Ju 87俯冲轰炸机群。

  两个飓风战斗机中队与护航的两个Bf 109中队展开激战,随后英军装备了喷火战斗机的第145中队和第610中队也加入战团,韦德在此战中击落一架Ju 87。

  5天后,他偶遇一架意大利空军的MC.202战斗机,对面的飞行员是一个技艺精湛的老手,在缠斗中居然占了上风,击伤他的座机。

  这是他参战以来第一次吃亏,所幸成功逃离战场,后来他每次谈起那位不知名的意大利飞行员,总是赞不绝口。

  韦德检查自己机翼被击毁的座机带着15次击杀记录,韦德结束了为期一年的服役,先返回英国述职休整,结果发现自己从得州农场的穷小子变成了名人。

  美国记者团对这位皇家空军中的美国王牌大感兴趣,隔三差五就有记者约他采访,尤其是他应邀与英国王室一起喝下午茶之后。

  办理完休假手续,他就动身返回美国,抵达纽约后在洛克菲勒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10月14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了他的故事。

  在纽约游览数天后,他回到雷克洛与家人团聚,在那里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到学校、商会和活动演说的邀请纷至沓来,当地一家车商还提出给他一辆新车供他休假时使用,被他礼貌地拒绝。

  经历了一年血与火的残酷洗礼,韦德只想静静地和家人呆在一起,他向弟弟奥兰讲了一些参战经历。

  奥兰后来回忆,韦德说在一次战斗中他远离中队机群,突然被3架Bf 109围攻,他降低飞行高度与它们周旋,击落一架,击伤一架,另一架在他调整方向时惊慌地逃走了。

  他还告诉弟弟,自己在北非战场已经出了名,许多轴心国飞行员认出他的座机,都会远远躲开。

  他的飞机非常好辨认,机身上涂有他自己设计的标志——美国国旗背景上一只戴拳击手套的公鸡,那只公鸡后来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军第4战斗机大队的标志。

  假期结束前,他被派往俄亥俄州的赖特机场测试美国的新式战斗机,随后前往华盛顿向皇家空军代表团报到,并在白宫得到罗斯福总统接见。

  1943年秋,韦德(右)和第145中队战友诺曼·布朗闲聊1943年1月,韦德重返北非,这次他作为小队长加入了配备喷火Mk Vb战斗机的第145中队,并获得了第二枚杰出飞行十字勋章。

  第145中队的任务是保护较弱的飓风战斗机和P-40战鹰战斗机,队中的飞行员来自五湖四海,有英国人、新西兰人、阿根廷人、特立尼达人、加拿大人、南非人、澳大利亚人……

  这个中队还有15名波兰飞行员,为首的是王牌飞行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卡尔斯基,他们从战争之初就与德国人作战,非常英勇,但也非常难管理。

  两个多月后韦德升任中队长,他处处以身作则,赢得了斯卡尔斯基的敬佩,难管的波兰人也被他管得服服帖帖。

  北非战役期间,战斗机中队通常驻扎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以便快速响应地面部队的求援,这也导致敌军地面部队会偷袭机场。

  2月25日,第145中队的机场就遭遇德军偷袭,在枪炮声中战机、车辆和人员紧急撤离,除了一架正在修理无法起飞的飞机外,所有飞机都顺利脱险。

  韦德驾机起飞时,一枚炮弹正好在附近炸开,弹片损坏了他座机的右翼,但他还是驾驶受损的飞机飞到阿萨,有惊无险地安全降落。

  到3月底,第145中队已经成长为一支颇有战斗力的队伍,当月他们击落20架敌机,而那个月地中海战区皇家空军的总战绩不过是59架。

  3月也是北非空战的转折点,敌人的飞机越来越少,飞行员想要建功立业也越来越难。

  韦德月初在梅德宁击落一架Bf 109,后来有消息证实,那架飞机隶属于德国空军第3大队第53联队,飞行员没能跳伞逃生。

  22日和23日,他又在马雷斯以北和斯法克斯以南分别击落一架Bf 109,随后得到自己获得第三枚杰出飞行十字勋章的消息。

  9月,第145中队奉命支援正在深入意大利的盟军,正是在意大利战役期间,韦德打出了生平最精彩的一场空战。

  战斗发生在11月3日,当时他带着一架僚机在前线巡逻,遇上一大群德军第2大队第4联队的Fw 190正在攻击盟军地面部队。

  他赶紧通过无线电求援,但是没有回应,他和僚机商量了一下,还是毅然冲向数量远远多于己方的敌人。

  两架喷火战斗机的突然闯入让德国人一时有些混乱,一架Fw 190昏头昏脑地从韦德面前掠过,被他一阵连射打得碎片四溅。

  一击得手之后,他招呼僚机见好就收赶紧撤退,回过神来的德国人追了上来,他降低飞行高度沉着应付,在低空缠斗中又击中两架敌机。

  最终他和僚机都平安返航,由于战况过于紧张,他无法确认是否有击坠,只上报了击伤3架敌机,不过德军的战报中记载着格奥尔格·瓦尔茨中士在空战中阵亡。

  韦德的一生,从默默无闻到默默无闻1943年年底,韦德的第二段服役也接近尾声,皇家空军特地为他举行了一个仪式,连地中海战区空军司令哈里·布罗德赫斯特少将都来了。

  布罗德赫斯特本人也是不列颠战役中的空战王牌,他在致辞时指出,韦德是两次世界大战中最杰出的第145中队队长。

  随后,韦德晋升为中校,被派往布罗德赫斯特身边担任参谋,他的前途一片光明,而且还跟一位年轻漂亮的英国女孩订了婚。

  然而,噩运总是在最没有防备的时候袭来。

  1944年1月12日,韦德突然格外想念他的老战友,他跳上一架奥斯特双引擎轻型轰炸机,径直飞向福贾的第145中队基地。

  在那里他和战友们相谈甚欢,眼看聊得差不多了,他登上飞机准备返航,飞机离开跑道没多久,突然在空中失控,打着转摔落地面,他当场身亡。

  战后韦德的一位战友去看望他的家人,他认为有人蓄意破坏了那架飞机,但关于那起事故的记录至今还没解密,真相可能永远不为人知。

  韦德去世后不久被追赠杰出服务勋章,在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个来自得州的劳工如流星崛起,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野猫”,又如流星般逝去。

  那次回美国休假,他本来有机会加入陆军航空军,对方答应给他更高的军衔和薪水,但他一口拒绝:“谢谢你们的好意,不过我还是愿意跟老伙计们一起战斗。”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他把对战友的忠诚贯彻始终,直到生命的尽头。

  韦德的遗体被送回美国,安葬在雷克洛自家农场的马路对面,除了一座低矮的墓碑没有任何标志。

  考虑到他为盟国空军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身后绝不该如此默默无闻。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微信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