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漫威正式“离婚”,“孩子”蜘蛛侠太难了

昨日,多家外媒爆出,迪士尼与索尼影业正在就《蜘蛛侠》系列电影的拍摄开展协商。
双方主要在利润分成上有重大分歧:迪士尼希望未来以对半融资、对半分成的形式参与电影的制作;而索尼坚持不改变迪士尼只拿5%收益的原合约。


被几次卖掉的小孩
现今的漫威影业虽然能在全球卷起票房海啸,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一度非常落魄。
彼时的漫威公司还只是一家漫画公司,就像一位拥有众多藏品的落魄艺术家,手里有货,但是没钱,同时欠着巨额债务。
迫于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转,领导人罗恩·佩雷曼(Ron Perelman)开始“卖子求生”,向电影公司大量兜售旗下漫画角色的改编权。

作为漫威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之一——蜘蛛侠的“出售”比其他角色更早一些,他并不是直接被索尼影业买走的。

据说当时葛兰的那版剧本准备邀请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执导,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出演超级反派章鱼博士。


“吸金”的小孩
影片一经推出,立刻引发全球的追捧狂潮,最终影片以4.04亿美元的票房登上了北美票房榜的年冠宝座,全球总票房更是高达8.217亿美元,打破了诸多票房纪录。

《蜘蛛侠》的全球大卖,直接稳固了索尼影业在好莱坞的一线制作公司地位,同时亮眼的成绩也让蜘蛛侠的“生父”漫威非常眼红。
而后,托比·马奎尔(Tobey Maguire)版的《蜘蛛侠》又拍摄了两部续集,依然大受欢迎。三部影片在全球共揽25亿美元的超高票房,蜘蛛侠成为了最具“吸金”能力的超级英雄。

当年被不断买卖的小孩,后来成为了“养父”家里赚钱的顶梁柱。

《超凡蜘蛛侠》的两部电影在全球共收14.66亿美元的票房,对比4.3亿(预估)的制作成本,这个成绩显然不如预期。单部最高的票房甚至不及系列前作三部曲票房最低的第二部。


“养父”与“生父”的强强联合

于索尼影业,短期内,蜘蛛侠的单人电影可以与MCU的其他超级英雄联动,相互捆绑,互利互惠。还可以借现今漫威的手,打造出新风格的系列电影。



“生父”的胃口VS“养父”的野心
由蜘蛛侠牵红线,索尼影业和漫威公司携手度过了四年的蜜月期。可是就在今天,双方的关系再度发生转折。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眼见蜘蛛侠的角色依然具备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索尼和漫威的母公司迪士尼都想进一步瓜分它身上的能量。
从迪士尼的角度看,蜘蛛侠既可以被培养成为新MCU的核心,也可以独自开发出票房大卖的单人电影,这从《复仇者联盟》系列的第三部和第四部以及《蜘蛛侠:英雄归来》即可察觉。

《毒液:致命守护者》一改常规超级英雄的套路,主角是一位反英雄。影片不走传统的正义加幽默的风格,也不走暗黑讽刺系,是一次全新风格的大胆尝试。

由此可见,索尼影业正在跃跃欲试,想甩开漫威独立制作自己的超英电影。
既然现在信心十足,那么索尼影业必然不会同意迪士尼《蜘蛛侠》系列电影对半参投、对半分成的想法。另外,蜘蛛侠融入新MCU,从长远来讲,对于开发《蜘蛛侠》单人电影也是弊大于利的。

目前,《蜘蛛侠》系列电影还有两部真人项目正在筹备中,乔恩·沃茨(Jon Watts)和汤姆·赫兰德(Tom Holland)能否继续参与,还属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