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公,宝宝生病发烧需要住院”“可以,叫你妈来付钱!”

  原标题:“老公,宝宝生病发烧需要住院”“可以,叫你妈来付钱!”

  确实是作过头了!其实尊重是相互的,自己没有立起来的资本,必然被践踏,然而又给了我台阶,我没有下,所以僵持下来了。

  经历备孕,胎停,备孕,怀孕,生产,到现在宝宝五个月了,我一直坚持自己靠自己,不靠婆婆,也确实扛了下来,婆婆也确实咳嗽,我让她戴口罩她不愿意,就没让她接近孩子,她不满。趁我不备总是碰娃抱娃,我就有点生气,毕竟新生儿时得过肺炎免疫力差,我希望小心再小心,他们都觉得我大惊小怪。

  这次婆婆背后说我,被姑娘听到告诉我了我生气的是老公在跟前却没有帮我说句话,打了老公一巴掌,也确实甩脸色给婆婆看了,于是她找机会跟我吵架,我没理,然后跟老公吵了一架,就回去了。

  老公推说没有钱,要问人去借,也没人帮忙,让我叫我妈,也跟他家里说这里他能顾过来不让他家人过来,然后就是整我。

  我老公一直让我叫我妈来,我也叫了,我妈让我叫婆婆,我说了吵架的事,我妈说帮我叫她一起来,我也没同意,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听到那些刺耳的话,只想过了这个关卡。

  在关键时候,老公永远不是安慰我的那一个,包括婚前!所以,心越走越远,不想沟通不想改善,甚至很想离婚(内心想过很多次)!他也是一样的吧,是的,我们经营着一个烂摊子,确切的说是我经营着一个烂摊子,该怎么办?

  看似是婆媳关系导致你们婚姻几乎破裂,其实是你们婚姻关系本身就有问题。简单而言,丈夫属于妈宝男,事无巨细,听妈妈的指挥,也就是说,在他的眼里,母亲只有一个,媳妇可以再娶。所以,他把亲子关系放在了夫妻关系的前面,这样以后,夫妻关系就很容易输给亲子关系,婆媳矛盾也容易加重。

  为何在中国有很多婆媳矛盾,这种现象一直没法得以改善?究其原因,婆媳矛盾是很关键的存在。当然,这其中很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父母那辈人成长的环境和改开后出生的人环境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导致的观念分歧也是非常严重。比如,吃剩的饭菜要不要放冰箱留到下一顿吃,女方晚上很晚回来应不应该,花几千块就买件衣服合理不合理,周末睡到中午起来对不对。

  再比如如果以后有了小朋友,在育儿观念方面的冲突更是重灾区。任何一件小事就会引起看不惯,进而是嘲讽,指责,对呛,加深这种看不惯。虽然事情都不大,但次数一多,矛盾会越积越深。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家庭秩序中儿女都是从属于父母的。一个母亲从来就拥有对儿子的所有权,主导权,忽然有一天来了另一个女人,要和她分享这种权力甚至独占这种权力,矛盾自然就出现了。而且传统社会里,女人嫁人是嫁入一个大家庭,她天然就有侍奉公婆,服从公婆的义务。而在现代观念中,女人嫁人就是嫁给那个男人,公婆只不过是他附带的社会关系,她更在意的是她和这个男人两个人的小天地,她着意努力经营的,也是这个小天地。遇到事情,争端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而在你们的家庭里,婆婆显然是这个大家庭的女主人,而你则是女仆人,在很多情况下,你以警告的方式,让婆婆远离自己的孙子,这无疑是一种“忤逆”的行为。当然,这只是在婆婆的思维世界里,你不可以对她进行明令禁止任何事情。

  弱化婆媳矛盾的关键是作为中间人的老公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老公对自己妈妈说她的不是,说老婆的好;对老婆说她的不是,说婆婆的好。但是,在你们的家庭里却显然相反。

  你在来信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婚前你的老公也不会把你放在首位,而是将其家人放在首位。其实结婚前的这种状态会延续,因为,你不可以期盼,只是通过结婚这种行为,你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思想。

  客观而言,婚姻不是高尚的纯洁的,是社会经济和资本的产物,成年人的稳定长期关系,是结成利益共同体,互相满足需求,掺杂着纷繁的利益和复杂的感情。有精神共鸣感、可信赖、安全感、归属感、陪伴、接纳、抚慰、互助、肌肤相亲、肉体欢愉、内心满足感。当然还有共同抚育下一代的利益捆绑。

  改善婆媳关系,首先要从改善夫妻关系开始。可以看出,你本人是一种性格强势的女人,很多时候不会缓和关系。换而言之,一个人如何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那么家庭关系也处理不好。所以,若想改善婚姻状态,其实你手里已经握着筹码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