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打破传统伦理下的“性压抑”,《砚床》撕开了有爱无性婚姻的真相
原标题:打破传统伦理下的“性压抑”,《砚床》撕开了有爱无性婚姻的真相
故事发生在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这里稍显偏僻,所以人们思想保守而传统。
后来一个适逢婚嫁的少女玉莲在一次偶遇中,与当地吴家的大少爷一见钟情。
二人相处起来异常融洽,不多久,便彼此真心相爱起来。
结婚以后的二人,日子过得悠闲而甜蜜,很多时候,玉莲就靠着砚床上听吴家少爷讲述那些砚上的稀奇古怪的事儿。
“这砚床啊,有灵气,不是龙体,就抵挡不住其中的阴寒”仿佛一句伏笔,从这里开始,就已经为整个故事的结局留下暗示。
玉莲是嫁过来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吴家少爷天生体弱多病,床上之事更是无能为力,可这事关男性尊严,又是万万不能让别人知晓的。
她很爱丈夫,却又难以面对外人不断议论的谣言,后来在外做生意的吴家老爷回来,看儿媳妇肚子一直没有动静,便下了最后通牒,不给吴家留后,他们一分家产都得不到。
也不知是如何想到了这个荒唐的办法,但当吴家少爷对玉莲说“让下人阿根来帮我们的时候”,即使她下意识拒绝,却也已经打开了悲剧的魔盒。
一,一场“婚外情”的失控,一个悲剧女人的无能为力
为了给丈夫看病,玉莲求来了不少药方,从抓药到煎药,都是她一手包办的。
她内心希望丈夫能好起来,也希望能和丈夫孕育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
但在当时那样一个男权社会,她从来无法左右丈夫的意见。
可以说,整个悲剧就是吴家少爷一手造成的,但他不可能承认自己的过错,那么这份无人认领的过错该由谁承担呢?很显然最后会是玉莲受到一辈子良心的谴责,这是一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电影是以倒叙的方式呈现的,变成了一个孤寡老人的玉莲,独守着吴家老宅过了一辈子,后来一个老收藏家看重了这大砚床,想从她手下买下,却一直未能如愿。
久而久之两个老人逐渐熟悉起来,也才让玉莲主动将整个故事重新讲述了出来。
和阿根的欲望释放,对玉莲而言是让她真切体会到了做女人的感觉,这份感觉带来的刺激甚至逐渐占据她理性的大脑,也终是让一切披上了“婚外情”的外衣。
纵使这个结果是在丈夫的促进和默许下才得以发生的,但很现实的一件事就在于,即使玉莲一直深爱着吴家少爷,她又确确实实是“精神出轨”了。
玉莲的悲剧在于她始终是被动选择的,丈夫选中了阿根,所以她只能服从,后来丈夫想要除掉阿根,她内心深处的善意想要救他一命,也并不仅仅看在两人曾有过肌肤之亲。
但她最后冲破道德束缚,主动选择和阿根共赴云雨之时,却是实实在在的背叛,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们的行为最后被丈夫撞见的时候,一切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不会有。
玉莲将自己永远困在了这砚床之上,即使后来丈夫三十岁便撒手人寰,她也早已失去了一生的自由。
所以她愿意和那位老收藏家亲近,说到底不过是在他身上看到了阿根的影子,而那个两人都没收下的墨条,正代表了故事的延续性。
墨条只有在砚台上才会出墨,这是一种束缚,也只有一切真相大白,才是玉莲彻底放下的那一天。
作为女人,她确实犯了那个年代最不能犯的致命错误,但又是如此让人觉得悲凉。
她的悲剧在那个年代显得如此正常,一个女人,用一生的代价去弥补曾犯下的过错,说到底还是太残忍了。
而后来人们终于在砚床打开,发现里面的那一具铮铮白骨的时候,又真的能让一切真相大白吗?
阿根被丈夫永远地关在了砚床之下,这是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局,但当一切尘埃落定,却让我们发现这依然是一个让人无法直视的真相。
念着主人对自己有恩情的下人,即使知晓一切违反伦理道德,还是听从少爷指示和少奶奶有了肌肤之亲。
阿根将自己的位置向来摆得端正,也从来没有因此妄想过有任何非分之想,后来少爷因为猜忌要除掉他,他也只会责怪自己有了越矩行为。
可以说,比起玉莲,他更像是这场悲剧更无辜的那个人。
所以,在这场悲剧里,丈夫与阿根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我不明白,要是我害了阿根,又是谁害了我呢?”这是玉莲最后留下的话。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之下她确实是个苦命的女人,她和阿根之间并没有爱情,却又确实存在因为肉体欢愉而带来的悸动。
而丈夫给她的爱是足够满的,所以至始至终她都将所有爱情给了丈夫,即使在阿根这里收获了满足,她也会坚持给丈夫熬药。
但正因为丈夫也是那个男权社会裹挟下的牺牲品,一切才更显得苍白。
他同样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以至于直到最后也不过是在郁郁寡欢中,丝毫不甘心的离开这个世界。
但他错就错在将两个无辜之人牵扯进了他的命运悲剧之中,甚至被动为他承担了代价。
守着无性的婚姻玉莲一定会离开他吗?我想这是不一定的,这点从后来玉莲甘心守一辈子活寡就能看出来。
而若是他没有让阿根和玉莲经历这一切,若是他们真的抱养了一个孩子,一切一定会是截然相反的另一个结局。
可惜,生活从来没有如果,一个错误的开始,最终变成了三个人的命运悲剧,说到底也还是因为在时代背景的裹挟下,他们都只是身不由己的空壳。
而整个故事的悲剧源头,无论玉莲没有怀孕,还是吴家少爷的体弱,其实都和长期躺在砚床上有关。
砚床阴寒,对身体的影响很大,但他们并不相信,还将这物件当做了一件吉祥物品,而这张砚床就像一面镜子,以此才引出了整个故事的悲剧源头。
在这世上,人性总是难以接受现实的考验。欲望本身,是要站在自然人性的角度,去正视的。被压制,爆发力往往是毁灭性的。
有爱无性的婚姻何以持久?欲望本又该如何正视?这是电影之外留下的延续。
荒唐背后,是一切失控的开端,只愿破碎后的残生,一切还能重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