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配套教学课件.ppt

  一、戏剧的悲 (一)悲剧在西方 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索福克勒斯: 《安提戈涅》 (命运悲剧) 莎士比亚:《奥赛罗》 性格悲剧 易卜生:《玩偶之家》 社会悲剧 (二)悲剧在中国 《窦娥冤》 “没来由,犯王法; 不提防,遭刑宪, 叫声屈动地惊天!” 二、美学的悲 (一)悲属于失败了的社会性崇高 (二)悲包含了必然性的冲突 1.黑格尔 2.叔本华 3.马克思和恩格斯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三)悲剧感的特点——痛快 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katharsis )” 1.净化说 2.宣泄说 3.调节说 三、悲剧在当下 (一)苦情戏:从流泪到吐槽 破碎家庭 破碎情感 破碎婚姻 家庭苦难 “三破一苦” 1.人物性格的模式化 《哑巴新娘》剧照 2.人物关系模式化 《真爱之百万新娘》剧照 3.情节架构的模式化 4.主题道德教化的模式化 5.故事结局的模式化 电视剧《顺娘》剧照 (二)底层写作:苦难生活的主观想象 农村落后景观及农民贫困生活的展现 对农村善良、愚昧和权力相交织造成的悲剧的表现 对“煤矿”这一特殊生活领地的展现 对遭遇城市的乡下人的书写 《捐 助》 (三)闹剧化:悲剧与喜剧的历史性翻转 (四)悲剧意识:从现实的无奈到话语的自嘲 《无语中国十大千古名言,古今相映,令人汗颜》 “人生是一只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们还非加上茶叶自以为与别人没有茶具(差距),结果人人都说咱现在要用就用餐具(惨剧)。我们在沉默中灭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发,成了火炬。我们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们想一鸣惊人,都成了京剧。不能再次相聚,执手相看泪眼,成了哑剧。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人生就是一碗内牛满面(泪流满面),用杯具盛则太小,盛不下,用餐具盛又太大,没有必要” 第九章 审美活动的含义与特征 《来自星星的你》剧照 一、何谓审美活动? (一)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的生物学现象 园丁鸟精心装饰后的巢穴 (二)在审美活动中,美需要社会人群分享 《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適为容?” 徐幹《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三)审美活动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 一是审美范围的日益扩大 二是审美趣味的变化和更替 镂金错采 出水芙蓉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四)从汉字“美”的字源,也可以看出人的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许慎《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大家好 请叫我 迈克尔 杜甫 李白 有种咱们 来场CS呐 李白,等我救你出来后咱俩就结婚 李白 我被凤姐糟蹋了 尼玛 我不活了 三、山寨文化 途锐VS众泰(山寨) 路虎揽胜VS长安CS75(山寨) 四、喜(滑稽、喜剧性) (一)喜的本质——丑 黑格尔:喜剧的基础是“丑自炫为美”; 鲁迅:“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二)喜剧的美感——笑 1.[英]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 “突然荣耀感” 2.[德]康德:“期待的突然消失” 3.[法]柏格森(H. Bergson,1859-1941) “生气的机械化” (三)喜的类型 1.强形式——讽刺、冷嘲、黑色幽默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 “天冷加衣”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冯尼格《第五号屠场》 《月薪一万五的爆笑抠门生活和精彩回帖》 2.轻形式——幽默(humor)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儁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亦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史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3.弱形式——诙谐机趣(谐趣) 俺家一个哥哥,讨个黑脸老婆。(打一物) 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里不见。(打一物) 白胖娃娃泥里藏,腰身细细心眼多。(打一物) 宝玉出走,袭人无衣。(打一字)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