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成年人最通透的智慧

  文章图片1

  题记:

  有思想的人,一定不合群。文章图片2

  一次访谈中,蔡康永说:

  我鼓励大家成为一个冷淡的人,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一个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好的立场,如果被“合群”绑住,就更吃力。

  心理学家安东尼·斯托尔也曾说过:过度陷入人际关系,往往会让我们失去自我。

  一个人能否正确界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决定着他的生活品质。

  不被“合群”绑架,懂得拒绝,才能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活得舒心。

  成年人最通透的智慧:不合群。文章图片3文章图片4

  认知不同,不必硬挤。

  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当下,人们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合群才是正常的,不合群就是异类。

  而实际上,不是一路人硬挤,心累才是最痛的领悟。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和认知不同的人聊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每一个回答都让人感同身受。

  无法形容的累啊,不想多说一个字,无语.....

  简直就是精神酷刑!

  鸡同鸭讲,恨不得立刻接到老板的电话出趟差

  你说A,他理解B,然后你跟他解释B,他却到了C……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

  希望自己是聋子他是哑巴。

  让人哑然失笑又无比赞同。文章图片5

  心灵大师梭罗说:

  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都不能使两颗心更接近。

  不是一个频道的人,强融也只是一场落寞。

  所以,真的不必太在意,也不必刻意合群。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距离:

  合则悦,不合亦坦然。

  频率相同的人,即使翻山越岭,也终会相聚在一起;频率不同的人,就算朝夕相处,也终归不是一路人。

  真正的交往,是同频共振,而不是削足适履。文章图片6文章图片7

  不合群,其实是一种享受。

  22岁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学霸,梭罗,抡起一杆斧头,就远离城市,孤身一人来到瓦尔登湖。

  一个人在湖边开荒建屋,一个人耕种自足,一个人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这一过就是两年零两个月。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完全远离了人群,唯一陪伴他的只有写作、读书和那无数个安静的夜晚。

  后来有人问他:那段时间里你感到孤独吗?

  他说:那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时光,我拥有了整个世界。

  独处,从来不等于孤单,反而是一片更辽阔的宁静与自由。文章图片8

  同样,不喜欢扎堆、被同学不理解的三毛,也从未感觉到任何孤单,在文学海洋中畅游的感觉常常让她流连忘返。

  她说: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独处,从来不是一种忍受,而是一种享受。

  世界的静美,思绪的流淌,心神的无束,灵魂的轻盈......都是无比的美好,连空气都是自由的。

  周国平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一个能够独处的人,必然有一颗自足的心,不需要在人群中寻找认同感。

  一个能够独处的人,必然有一颗丰盈的心,胸有丘壑腹有诗书。

  做喜欢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以自己最喜欢的姿态,便是最幸福的事。

  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妙的体验,是心灵的徜徉。文章图片9文章图片10

  不合群,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

  结果,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爬,一直爬了七天七夜,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而这期间却没有一只毛毛虫脱离队伍去吃那近在咫尺的美味。

  这就是盲目合群的可悲之处。

  盲目合群,只会让人陷入盲从的境地,最终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自我。

  正如有一句话所说,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不合群,才是聪明人的选择,是一种笃定的清醒。文章图片11

  很多人只知“孔雀公主”杨丽萍,却不知她曾经是很多人眼中不合群的“丑小鸭”。

  在那个流行芭蕾舞的时代,她却独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民族舞,为此,被很多人嘲笑讽刺、被孤立,甚至连排练都要跟大家错开。

  然而,她却从来没有放弃,一个人练习,一个人制作演出服,一个人录音,一个人报名参赛……

  最终一支《雀之灵》,名动天下,世人皆知。

  罗永浩说:有思想的人,一定不合群。

  一个敢于不合群的人,必然内心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此,才能得到什么。

  合群,或许会让你获得暂时的归属感,然而,自己的人生,终归要自己一个人走。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说: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盲目合群,是平庸的开始,不如耐住寂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文章图片12文章图片13

  不合群,藏着一个人的远见与自律。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合群,是平庸者的掩饰;不合群,却是优秀者的蛰伏。

  时至今日,最感怀的还是自己的大学舍友小夏。

  对于刚刚踏入大学的我们,一切对于我们都新奇无比,每天忙碌于各种活动,而舍友小夏却是一个例外,她从不参加。

  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还约她,几次都被拒绝之后,我们就索性不喊她了,觉得她是一个异类。

  于是,当我们一起在宿舍打游戏时,她在图书馆读书;让我们晚上聊天到半夜的时候,她在灯下自学日语和编程;当大家都在热恋中腻歪时,她仍是每天孤身一人穿梭于教室和图书馆之间......

  临近毕业季,大家都在慌乱无措的时候,小夏却收到了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通知书。

  记忆最深的是,在毕业讲座上,小夏被邀分享经验。

  她只说了一句:你只有主动选择独处,优秀才会选择你。

  一阵默然之后,便是雷鸣般的掌声。文章图片14

  每个人的一生就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总和,你把时间花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

  你把时间花在合群上,获得的只是虚假的热闹。

  你把时间花在成长自己身上,收获的才是你向上的路。

  所以,真的没必要去你不想去的聚会,没必要讨好所有观众,没有必要让自己显得很合群。

  特别喜欢张皓宸的一句话:

  你的时间应该留在让自己更好上,毕竟世界上大多数人只看得见你的优秀。

  内心笃定,步履坚定,方能抵达梦想之地。文章图片15文章图片16

  结束语: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智慧的人生,就是逐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做真正自我的过程。

  人生很贵,愿我们往后余生,不盲从、不迎合,找准自己的节奏,做喜欢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文章图片17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