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刘亦菲P假图有什么意义?我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她的头...

  其实仔细想来,刘亦菲出道这些年,也真是受了不少莫名其妙的委屈吧?

    为啥说是总是莫名其妙呢?

  还有同学记得当年那个"刘亦菲是变性人"传说么…

  2005年时,宋祖德公开造谣刘亦菲是变性人,且列出了种种证据,称刘亦菲偷偷去美国做过2次变性手术。

    同年,在爆火的天涯论坛,也流传着不少热帖,条条件件的细数着刘亦菲是男人的实例分析…

    虽然现在看来,造这种谣无异于是在认真搞笑…

  但在当年,信的人还不少。

    尤其随着恶意P图越传越广,谣言的声音大到刘亦菲亲自上《今日说法》。

  认真跟大家举证,自己真的不是变性人(好家伙,正常人被逼疯实例…

    而如今,虽然这种离谱到无厘头的造谣已经没人会相信。

  但至今,刘亦菲还是年年都被人质疑真实…

  要么说她的身材是假的。

    要么说她的完美颅顶是P图+假发片垫的。

    又或者干脆说,她的性格也都是营销的,真实的她远没有镜头前展示的和善。

    emmm…别的不说,大人感觉相比于恶女,刘亦菲还是更像搞笑女吧。

  不提那些经典的“搞笑怼人”言论,说个冷门点的。

  刘亦菲当年居然天真的以为,带个假发就能不被人认出来…

    甚至还认真为易容后的自己,编造了化名和身份发在微博。

    说点啥好呢?戴上假发就是另一个人、眼镜摘下来就瞬间让路人get到美女变身…

  原来偶像剧的设定还真有群众基础哈?

  不过聊到这儿,大人还真有点关于假发想说的。

  认真回想,大家早年对于假发的认识,基本都是来自于影视剧吧?

  虽然随着TVB律政剧的流行,以及二次元文化的兴起,假发时不时作为装扮道具,颇有存在的出现在大众视线中。

  但总的来说,它仍不算什么太日常的物件,远没有如今出现的高频。

    而这两年,各种各样的假发、假发片却出现的越来越频繁。

  从以增加发量为主的头侧发片、到负责充当颅顶的高颅顶发片,再到专门用来垫后脑勺的垫发片…

  假头片,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美女扮靓的必备物件。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好奇过,为啥假屁股、假肩膀都还需要遮遮掩掩,怎么假发就偷偷飞升了?

  这么多的假发片,它们的原材料—头发,又是打哪儿来的?

    >>

  假发片的飞升史…

  其实面对头发稀薄这件事儿,古往今来,从没有人选择过坐以待毙。

    早在《圣经》里就曾记载,先知以利沙被小孩子嘲笑为秃顶。

  虽然熊孩子的话没必要往心里去,但谁又能真的一笑而过?(据传以利沙暗暗诅咒了这两个小孩…

    为了重夺尊严,以利沙选择把毛发看起来就浓密的熊杀了,将熊脂涂在了脑袋上。

  效果具体咋样,没人写…咱也无从得知,但至少说明,关于秃头这件事儿,主在乎。

    而要说认认真真对待脱发这事,埃及就很有话语权了。

  毕竟全球第一份防脱秘方,就是埃及制造的。

  据公元前1553年古埃及的《埃伯斯纸沙草书》记载:

  法老泰塔命令下人为其母调制生发秘方,以洋葱、蜂蜜、红铅、氧化铁、石膏,及各种动物的脂肪为主要成分。

  服用时,还得配合太阳神祈祷仪式,才能发挥出功效。

    虽然方子很快也流传到了民间,但是平民老百姓哪搞得起这些配料呢?

  于是,抱着大差不差的心理,秃头的埃及人们开始试着把狮子、河马、鳄鱼、埃及山羊,甚至是驴蹄子的油脂,都往头上试试。

  自然,天负偷工减料人,没半点毛用。

    视线回到中国,咱老祖宗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苦恼。

  据史书记载,曹操之子—曹丕,在30岁时「发脂如泉,脱发不止」(听起来像是脂溢性脱发呢…

    咱说,都混成皇帝了,又何必忍受秃顶呢?

  曹丕也是这么想的。没特效药是吧?给我从0开始研究!

    据后世唐代医书《外台秘要》记载,御医们还真整出来了一款生发神药“马鬃膏”。

  但可惜的是,这秘方也没传出来…(感觉是挽尊的说法呢

    总之,眼看着神学、秘方学都没留下来什么得以践行的东西。

  那防脱失败,假发上位吧…

    一开始,人们戴假发是为了生存。

  古希腊罗马人认为,秃顶有罪,秃头的公民连份体面的工作都难找,更别提秃顶的奴隶,卖到半价已经是最多。

  古罗马议会甚至想通过“秃子法令”,来禁止秃头男当官。

  于是,就在这种环境下,假发被某个天才发明出来了。

    一直到17世纪,假发都是以这样一个「彼此心照不宣,但又不能戳破」的存在,偷偷被人使用着。

  就连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也是遮遮掩掩的用着假发。

    但羞耻总会终结!只要你足够自信和强大,别人的看法就会因你而变。

  假发名声的转机,就出现在了十三的儿子—路易十四身上。(没错,就是那个将高跟鞋和香水都发扬光大的男人

    比他爹更早患上梅毒的他,脱发也比老爹来得更早些。

  不过不同的是,面对需要遮掩的现实,十三选择拉上所有人一起沉沦…

    路易十四专门雇了48个假发Tony为他设计假发款式。

  甚至还成立了假发制造行会,通过自己的带货能力,愣是将「戴假发才是潮流,戴假发的都是贵族行为」的理念,传播到了法国大地…

    那时,一顶纯手工制作的精致假发,价格昂贵到老百姓辛苦干一年活也买不起。

  以至于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专门偷盗假发的盗贼,特意训练猴子,看到有钱人的假发就扒…

    总之,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假发终于扬眉吐气完成身份飞升,转变成了官方认证的「美丽单品」。

    >>>

  头发是假的

  但美丽是真的

  人永远是喜欢少数人拥有的东西。

  当遍地是饥饿枯槁的身形,丰腴就是美丽;当扁头满大街,浑圆的头型就成了追求…

    在我国的审美长河中,有很长一段时期(就是咱妈妈辈年轻的时候)非常流行麻花辫。

  双马尾麻花辫,侧分麻花辫,蜈蚣麻花辫…才是时髦女孩的发型。

    而最适配麻花辫的头型,莫过于扁头。

  于是,当那个年代的女人们做了母亲,孩子们大多也被睡成了扁头…

    可能是物以稀为贵,也可能是时尚注定是轮回。总之,新一代的扁头er们成长起来,「头包脸」和「高颅顶」就成了近些年的审美追求…

    脑阔子是动不了,但头发却可以伪造!

  垫上假发片,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伪装饱满的头型,整体发型圆润自然,让脸显得更小,甚至更立体。

  一秒无痛,拥有天仙那样优越的颅顶。

    只是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求美」莫名开始变成了「苛求美」…

  如今对高颅顶的标准,得按着尺子来划分优良。

  一个好的颅顶,得发际线、头顶、眉毛之间的距离1:1。还得根据颞部、后脑勺骨型、面部中心,调整假发片的位置…

    就这样,商家资本、造星文化、审美潮流…有意无意开始“塑造”美。

  假发片,就这样流行了起来,成为了构成「美景」的工具之一。

    不过咱今儿不深究意识,大半夜的,还是继续聊点轻松的…

  >>>

  那么多假发都哪儿来的?

  先破除个谣言,假发真不是死人头发来的啊!!!(极端个例不讨论哈

  细节不讲了,总之,收死人的假发,不够做假发的费劲了。

    那头发都哪儿来的呢?

  直说,便宜的都是「人造化纤」,又分为常温丝、高温丝、蛋白丝。

  一眼就能看出来假的假发,基本是常温丝,价格低廉,容易变形,基本现在都不卖给真人用了,退货率太高。

    高温丝和蛋白丝比较多,可以做二次造型,又相对好打理,逼真度也还行.

  一般某宝小小一片好几百的,基本是这玩意做的。

    贵的呢,基本就是从本人手里或从理发店等渠道收来的真发丝。

  收购来的头发,由农村妇女在家进行初步加工。她们会在农闲时,搬一张凳,趿拉着拖鞋,坐上一天。

  把收来的头发原料,根据长度不同在档发架上进行理顺,分档。

  按10、14、16尺寸分为不同的档位,扎把归档,然后再交由假发加工厂进一步处理。

    我国河南许昌,就是全球最大的假发出口基地。

  他们从事「顶上生意」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专供戏班子。

  进行原发加工,进而销往海外统治全世界的秃头,也已经有百年历史。

    所以说到底,假发这玩意的流行无外乎爱美之心和资本使然。

  需求的人多了,产业就产生了,苛求美的多了,利益的反推自然也出现了…

  还是那句话,爱美是天性,但美不是模板,想试试就买一个玩玩,但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就被定义的美框住。

  所谓的小“缺陷”可能只是潮流的产物,下一个时尚的轮回,可能就出现在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