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力的谎言

  关于视力的话题也是一个充斥着谎言的世界,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甚至让很多谎言进行了官方的认定。

  谎言一、眼轴一旦拉长,就无法缩短

  10年前这个论调就已经被实验证伪,10年后,仍然广为传播。

  2010年昆士兰大学的两位教授请28位年轻的大学师生配合,做了个有趣的实验。这28个人里面有近视的,也有不近视的。近视者的平均视力是450度左右。不视力者的平均视力是26度左右。这些实验对象被要求,分两次佩戴近视镜和远视两种镜片(近视者在原有近视镜基础上叠加镜片),之后测量眼球的光学轴向长度(眼球的横向长度)。具体方法是:先测量眼球横向长度,然后持续佩戴一种眼镜一小时,之后再次测量眼球横向长度。实验者发现:佩戴300度近视或远视镜,仅仅1小时后,所有实验对象,无论近视还是正常视力,的眼球光学轴向长度都有了很显著的变化,也就是眼球变形了。戴300度近视镜,持续仅仅1小时后,实验对象的眼球被横向拉长,也就是变得“更近视”了。相反,戴300度远视镜,持续仅仅1小时后,实验对象的眼球横向缩短了,也就是变得“更远视”了。这个发现,推翻了成年后眼球形状固化的传统观点。苏州阳光天下:昆士兰大学眼轴长度变化的实验(从网上拷贝而来)

  眼轴实验在TODD的演讲《近视,一个还可以逆转的现代疾病》中也有提及(12分钟至13分钟),各位可以自行观看。近视,一个还可以逆转的现代疾病

  另一点可以证明视力上升的可行性,坚持锻练的人在恢复过程中多会出现一些相同的现象,比如闪现,再比如TODD提到的重影,一位小学生反映(所有例子均为真性近视)从双眼均0.3上升到左眼0.8、右眼0.6时出现重影现象。还有TODD提到的视力上升一段时间后出现停滞,然后继续上升,基本都有体现。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还会出现更大的波动,比如上升到0.6,然后可能再退回到0.5,后再度上升到0.8,这都是正常的,总体来说,会维持一个波动上升的过程。

  谎言二、裸眼视力可以提升,但屈光度不会变化

  在国内的一项实验中,选取38名双眼均屈光不正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经过3个月的特定训练后,受试者中主导眼19只屈光度不变,剩下的19只中,9只屈光度改善,8只显著改善,2只屈光度恢复正常,有效率50%;非主导眼16只屈光度不变,8只改善,10只显著改善,4只恢复正常,有效率57.9%。

  相信这样的实验还有一些,却在充斥着真伪难辩信息的时代下踪影难觅。

  定义中,有静态屈光和动态屈光的划分。现实中,屈光度-2.00的裸眼视力0.2和1.2同时存在。

  但实际生活中,当你的裸眼视力已经达到1.0以上的时候,你还会考虑屈光度吗?当你的裸眼视力达到1.2,检查报告单却显示屈光度-2.00D时,你真的会去配一副200度的近视眼镜戴上吗?

  况且高考报考专业视力测量时,仍是先测量裸眼视力,当不达标时,才会去测量矫正度数,当然特殊专业最多加上一个——有没有做过激光近视手术?

  在测试中,哪怕是成年人,每天甚至不同的时段的视力都一直在浮动。当大脑侦知到外界平行光线没有聚集在视网膜上时(有可能在前,也可能在后),一定会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调节提供最清晰的视野。这是眼睛和大脑的本能。不管是视网膜、晶状体、睫状肌、角膜、巩膜还是眼外肌甚至神经调节和大脑成像等,它们都是一体存在,一起工作的,投射、反馈、调节本为一体,共同组合成一个“看”的过程,为什么要人为地割裂开?

  如果真按照近视的定义中所说,正视者其实很少,就算是飞行员也不能保证都是正视。

  谎言三、视力无法变好,所有说可以的都是骗人的。如果谁有办法让视力恢复,那就可以得诺贝尔奖了。

  视力不可逆论调的基础就是眼轴只能变长不能缩短,基础已经被证伪,论调自然崩塌。

  2018年的物理诺贝尔奖颁布给了三位科学家,因为获奖者们“把激光做成了工具”,应用于多种领域,这个技术用途包括用激光束进行眼睛矫正手术,因为这项应用,在某些媒体的口中变成了“近视激光手术”发明人获得诺贝尔奖,而竟然也有人真的“相信”了。

  如果谁有这个技术能在瞬间让视力变好,并且没有伤害、没有后遗症,眼睛仍然是健康的,那么,发明者获得诺贝尔奖我想会有很多人举双手赞成。但就目前来说,不付出努力,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是痴心妄想。

  这个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总是对那么多在现实生活中视力改善的事例视而不见或是狡辩——这只是个例。而在国外著名眼科专家的记录中,从未及弱冠的学生、四十多岁的家庭主妇甚至耄耋老人训练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比例竟然高达八成以上。

  嗯,好吧,貌似这个让几万人视力提升的专家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视力只能变差,不能变好?每个人每天甚至不同的时段视力一直在波动,也就是说一天中,有时候视力好,有时候视力差,单单这一点就已经推翻了这种论调。这跟眼睛的状态有关,如果能让眼睛在短时间获得更多的氧份,那么这个波动的范围会大得让你难以相像,尤其是儿童(实际测试过)。

  既然是视近过多、眼睛疲劳或是姿势不对等引起的视力下降,那就反向操作好了。这跟诺贝尔奖没有任何关系,那些现身说法的人提供了那么多方法,方向正确了,决定成败的只剩下人性中的懒惰或是勤奋,你需要去做的唯有坚持。

  那些说视力能上升都是骗人的,请问你是否从事视光学行业?得出视力无法上升结论的论文或实验在哪?你近视吗?你试过那些方法吗?坚持过多久?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请当你真正坚持半年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你真正坚持了半年以上却没有任何成效,那你至少有资格这样说。但是如果你既没有研究过,又没有实践过,甚至连得出这些所谓“结论”的论文、出处等都无从知晓,只知道人云亦云,那么,又如何能大言炎炎地做出这种肯定?

  贝茨一年接待几万个病人并解剖动物(受限于那个年代,他的理论中有一些不足之处,但至少别人实践过,所有的理论都是通过后人的实践不断完善的,不是吗?),苙原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脚对整体健康的影响。我们需要的是这种科学实践的认真态度,而不是网络理论搬运工。

  伟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谎言四、视力恢复都是个例,并不能证明视力可以恢复。

  想说的是,哪怕成功的比例是千分之一,都说明仍然是可以的。除非你能证明这个数据是0。

  而造成成功的事例凤毛麟角的原因,私以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眼部获取氧份比其它组织器官更为艰难,这在文章中已有说明。苏州阳光天下:为什么近视控制效果不佳?

  二是人性中的惰性占据上风。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坚持半年哪怕仅仅是网上那些视远、加热、按摩、放松、转眼、控制看电脑手机等方法(但请注意,因为近视者的眼部氧份供应比正常人还要少,这些训练绝不能加重眼睛的疲累,除非你想让视力变得更糟),他(她)的视力一定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回升。每个人都不想戴眼镜,但是真正开始做的人十不存一,坚持下来的人百不存一。

  这其中,又有多少是被“近视是无法恢复的”类似论调所耽误。

  坚持有多难?试着按TODD视频中所提模糊法训练一段时间就知道了。当你习惯于清晰的视界,你是很难突然接受这种模糊的视野的,你会不自觉地凑近。而且,这种相对模糊的视野会让你的阅读速度大大下降,能长期坚持的人真的是毅力惊人。

  以前有一位800度近视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花一年半的时间成功摘镜,他的那篇文章写得相当详细,但是链接现在找不到了。收藏的网友可以共享给大家。

  坚持很难,印象深刻的有一例:男孩、13周岁、700度近视,裸眼视力0.15,矫正视力1.0。暑期远道而来,因感觉每天1.5小时的训练过累(不要小看这点运动量,其中一项运动是成年人开始训练时都觉得相当累的),尽管两星期后,裸眼视力上升至0.4,矫正视力上升至1.5,仍然放弃了。

  真的很可惜,如果回家后仍能坚持训练到0.6,不感眼镜也足以应付普通的日常生活了。

  此后建立一个原则,平时孩子每天不超过半小时训练,可以在家很轻松地完成,不会感觉到厌烦,这样才能长久地坚持,自然上升也相对慢。

  私以为TODD的方法需要很强的自控能力,更适用于成年人。而我们看到网上现身说法声称恢复以成年人居多。

  儿童的认知不够、惰性更强、自控力差、动作难以标准,所以,选择更加高效、直观、简单、容易控制的训练方式是儿童训练跟成年人其中一个重要区别。而且,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他们眼部的氧份供应被“克扣”得更加厉害,所以儿童训练中提高氧份供应这一块更加重要,单纯的眼部训练在针对儿童设计的训练中占比很低。而刚做过散瞳的儿童,几个月内都不能做眼肌训练。

  谎言五、眼保健操没有用

  认真去做,肯定有用。但是做眼保健操给眼睛带来的益处抵消不了你给眼睛造成的伤害,每天几小时的过度用眼却寄希望于几分钟的眼保健操来控制度数,这天平的两端怎么看也是差距巨大。

  就象你用几年、十几年造成近视,却连半年的时间都不愿意尝试,而希望在一天内能让眼睛恢复,自然只能选择激光手术。

  谎言六、看书、手机和平板对视力没有伤害

  这是看到的最为可笑的观点,竟然获得2万个赞,世界真魔幻。

  看书,如果时间过长,距离太近或姿势不对肯定会对视力有所伤害。

  而手机和平板对视力有几重影响:

  1、直接伤害:长期面对屏幕,其中的蓝光会引起视网膜黄斑区的视细胞损伤、过度使用让睫状肌频繁运动、泪膜破裂时间极度缩短,长期使用导致睫状肌痉挛、晶状体过度屈曲、受损,视力下降。测试结果表明,严重时儿童玩一小时手机,度数甚至能加深100度。

  2、使用电脑手机时多会低头,长期保持这样的姿势会导致脊椎尤其是颈椎问题,影响呼吸、循环、神经传导等,导致头部及眼部供血、供氧不足;

  3、低头会导致气管堵塞、呼吸道变窄,摄入氧气量仅有人体所需的1/5(这是我目前唯一能查找到的数据),导致能量缺乏严重;

  4、长期使用电脑和手机会导致自律神经紊乱(连续数小时使用就可以导致),自律神经紊乱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脑供血不足,引起胃肠僵化、胃肠功能紊乱等从而影响营养和氧气的摄取、运输、利用、代谢等。上述因素以及视力变差又会加剧自律神经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而言,使用电脑和手机对视力的间接伤害并不亚于直接伤害。这种多重伤害直接导致视力的急剧下降,为了孩子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真的需要严控电子产品的使用。苏州阳光天下:“低头”对视力的危害

  谎言七、小孩子近视增多是因为学业加重

  这个问题,只有一半苟同,说现在小孩子课业重,事实上多为课后家长报的培训班多,不报培训班的孩子课业并不比以前重,但他们的整体视力仍然比几十年前的学生差很多。

  在7、80年代,小学生放学一般都在5、6点,而现在3点半到4点基本都放学;几十年前,尤其是农村,供电非常不稳定,孩子基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完成作业,教室的照明条件同样不佳。但是在这样的对比下,那个年代的学生到高中一个班基本只有几个人近视,而现在的高中生一个班只有几个人不近视。

  造成现在“小眼镜”数量井喷的原因有很多,城市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现在入目都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儿时的农村则是一片的原野,一眼就可以望得很远。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近视的相对少很多。

  以前一下课孩子们都冲出去疯玩,现在有的学校老师竟然不敢让学生课间自由活动。

  以前发烧感冒啥的,抗抗就过去了,现在38.5℃父母就急吼吼的送医院挂水,这对肝脏造成的巨大负担以及整个微生物菌群的紊乱是导致现在孩子容易近视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另一个关键点——空气,空气质量的大不如前使得现代人的呼吸相对较浅,加上电子产品使用时多低头,吸入氧气量不足,致使整体能量缺乏,而视觉系统恰恰是耗能高却获能难的一个单位。苏州阳光天下:呼吸在视力控制中的作用

  电脑、手机和平板的使用对视力上面已经讲过,不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