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隔离不检测,全球首个躺平抗疫国家已失败!专家绝望宣布:群体免疫几乎无法实现!已

  代价惨重截至4月10日,全球新冠确诊人数已突破4.98亿,疫情仍在多国疯狂蔓延。然而,自疫情爆发以来,鼓励病毒在人群中自然传播的“群体免疫”论调甚嚣尘上。今年2月,瑞典更是率先宣布彻底取消所有疫情限制措施,成为全球首个采取躺平抗疫策略的国家。那么这种放任抗疫的效果究竟如何?近日一篇发布在科学杂志《自然》上的文章就直接指出:瑞典躺平防疫策略已彻底失败!不仅没能实现群体免疫,还导致了更多无辜生命的逝去...

  世界首个躺平国家已彻底失败

  超18000人丧命瑞典这个国家无疑是“躺平”的鼻祖,曾多次宣称要成为“全球第一个真正从疫情中走出的国家”。先不去说最终造成的结果如何,它确实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而支持瑞典躺平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群体免疫论”。“群体免疫”其实是一种用于疫苗接种的概念,是指人群中通过接种疫苗、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力的群体所占比例达到阈值,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免疫力的个人受到保护且不会被感染。需要注意的是,群体免疫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让人不被病毒感染,而不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暴露于病毒中。显然瑞典对“群体免疫”的理解停留在了后者。自2020年疫情在全球爆发开始,瑞典不仅公开承认并支持群体免疫策略,而且从未实施过全面封锁。2020年4月,瑞典前国师、前公共卫生局专家Johan Giesecke还公开批判,“那些实施疫情限制措施的国家全都做错了”、“他们的防疫政策不科学,没有几个有科学依据”。他当时还预测瑞典会在1-2个月内实现群体免疫,“我认为疫情会像暴风雨一样袭击瑞典,在1-2个月时间内基本所有人都会感染。这个病毒的传染性会比普通流感强,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自己感染了。当很多人都感染了这个病毒、免疫了,那么疫情自然就会在1-2个月内结束了。”(Johan Giesecke)然而,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并没有Johan Giesecke预期的那么快,瑞典第一次群体免疫策略宣告失败。即便新增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坚称自己在科学防疫的瑞典还是不封城、不封国、不停课、不要求戴口罩,开启了第二波群体免疫策略。在这期间,尽管不断传出瑞典让年轻人感染并传播新冠病毒、指示医务人员拒绝接受或治疗那些感染了新冠的老年群体等荒诞消息,但是瑞典仍一心指望着群体免疫,“自我感觉良好地”度过了2020和2021这两年。今年2月9日,瑞典更是直接将躺平策略发挥到极致。它几乎是在全国疫情触及最高峰时(单日新增平均4、5万例),宣布解除所有限制措施:取消隔离、餐馆和酒吧重新开放、民众再也不用戴口罩出门、人群聚集场合再无人数限制、剧院影院体育馆也不再限流......一切都回到了疫情前的正常生活。虽然在彻底解除所有限制后,瑞典的确诊数字和那些仍在实施封锁限制措施的国家一样,出现了直线下降的趋势。但是这些只是表象,因为和疫情数字一起下降的还有新冠检测量。瑞典政府当时以核酸检测成本过于昂贵为由,中止了大规模的免费核酸检测,现在只为在医院等关键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免费检测。一系列躺平操作后,瑞典这个人口只有1000万的小国家,如今新冠死亡人数已达18506人,死亡率约为每百万人口就有1788人。这个死亡率虽然不及英国(每百万人口中就有2529人)和美国(2986人),但是比澳洲(255人)可是高出了不少。就算和同为北欧的其他小国相比,瑞典的新冠死亡人数也比其他国家高出了4、5倍。今年年初的单日新冠死亡人数更是突破三位数,2月17日新增101例新冠死亡病例。正如那篇发布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所评论的一样,自疫情开始就防疫抗疫、坚信群体免疫的瑞典,已经用新冠死亡率证明了躺平防疫策略的彻底失败。可面对着这一现实,瑞典官员和专家还是视若无睹,坚信躺平防疫取得了巨大成功。(Magdalena Andersson)瑞典首相Magdalena Andersson曾公开表示,这场大流行已经结束了,新冠将不再被视为社会所面临的危害。瑞典还召开了独立委员会针对疫情处理情况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瑞典在防疫策略上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避免了全面封锁,并依靠着对Covid的常识进行着科学抗疫。瑞典不少专家也认为,其他国家的反复封锁限制既无必要,也无正当理由,和他们相比,瑞典人则享受到了更多的个人自由。经过两年的群体免疫,瑞典人这一次确实是自由了,也在温水煮青蛙的躺平生活中忘了他们曾为此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绝望宣布:

  群体免疫将无法实现虽然在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大部分国家都在大力推广民众打疫苗,但是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播力更强的新毒株,不少西方国家都和瑞典一样直接缴械投降,纷纷采取躺平策略。美国早在去年圣诞就宣布将确诊隔离时间缩短至5天,虽然不像瑞典那样躺得那么平,但是美国对于疫情处理的态度一直都有试图实现群体免疫的影子。有媒体报道称,白宫曾考虑过推行《大巴灵顿宣言》,即鼓励年轻人感染病毒,以实现群体免疫。然而就在最近,美国首席卫生官、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博士发表文章绝望地表示,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狡猾性质,实现群体免疫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之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曾强调,“在人类公共卫生史上,所谓‘群体免疫’从未被用作应对疫情爆发的一种策略,更不要说大流行病了。通过所谓‘群体免疫’抗击疫情无论从科学和伦理上来讲都有问题。”

  已经躺下的澳洲未来如何现在的澳洲,在很多人眼里早就已经躺下了。尽管仍然保留着疫苗通行证、确诊患者/密接必须隔离等疫情限制措施,但是大部分民众对疫情早就失去了防备心。不断减少的检测量暗示着,澳洲似乎最终也要走上和瑞典相似的道路。和瑞典不同的是,澳洲似乎没有那么强的“信念感”,在这条道路上依赖更多的是疫苗接种率。然而有了疫苗接种率,没有口罩、没有检测、没有能应对大规模爆发的医疗系统就可以轻松躺平了吗?如今的瑞典已经失败了,那么澳洲的抗疫未来究竟又会如何呢?来源:新华网、The Tyee、ABC News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生活每日资讯3分钟一键收听

  带你了解墨尔本大小事

  墨尔本微生活

  

  点“在看”

  你出国后的每一天

  都有微生活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