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读书是为了什么?我时常在想这个问题,有人说是为了看看别人的世界,有人说是为了提升自身涵养,无论是猎奇还是学习,我觉得读书贵在思考,从小培养好的读书习惯,于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大有益处。我常认为少不读书,老来竟无书可读,无书愿读,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我认为越早越好,因此我结合我浅薄的知识面,为大家介绍下我可能会在我孩子身上建立的阅读书目。

  是唯一不可懈怠的工作,父母是唯一不可偷懒的职业,我希望大家为人父母时能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一起读书,毕竟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而眼睛是联系真实世界借以描绘内心世界的笔,童眼看世界,我希望能抛开大人世界的傲慢与偏见,不要因作者和题材本身的敏感性而废弃人类可贵的知识结晶(如方舟子,同性题材),正如前文所述,世界也不单是美好,现代教育就犹如有机农业,培养好的环境,让作物在良好的在环境中自然形成抵抗力,对孩童来说,就是构建好的世界观和道德意识,而不因在童真中种下教条与偏见。

  童话、童话小说、童话文学在西方有着崇高的美学地位,我认为西方童话并非单纯的做加减,把假恶丑减少,而加上奇妙的想法,实际上大部分优秀的童话作品都在人性恶上做了了除法,而在真善美上做了乘法,那些看似奇妙的冒险都是寻找真善美的过程。以下我介绍东西方优秀的童话作品,而改编的动画、等影视作品就不介绍了,安徒生、格林等家喻户晓的也不介绍了。

  朴实的人物加上奇妙的故事,就是一场群众喜闻乐见的华丽丽的大冒险啊!有点像“海贼王里伟大的海上战士——乌索普”。适合家长为孩子讲诉的口头睡前故事。

  《吹牛大王历险记》曾是18世纪德国男爵明希豪森讲的故事,后由德国作家埃·拉斯佩和戈·奥·毕尔格再创作而成。书中故事源泉为德国民间故事,但很多灵感来自作者的幻想,除了有趣的故事本身外,作者所述的这些出海,打猎、作战、海上旅行,周游世界,讽刺的是十八世纪德国上层社会妄自尊大,讲空话的恶劣风气,被高尔基誉为口头传授影响的“最伟大的书本文学作品”与《浮士德》《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齐名。

  男爵大人真是太牛比了!

  达尔的儿童文学作品常常从一个小孩的观点记述,通常会包括成人反派角色—憎恨并虐待小孩的人,至少有一”好的”大人来减轻反派角色带来的影响(据一份或许遭到滥用的参考文献,达尔常将其在寄宿学校的经验融入作品中)。内容大多包含黑色幽默、古怪的情节和可怕的暴力。孩子们表示,我就喜欢刺激的世界。没有坏大人,我们怎么成为小英雄。推荐以下几本。

  同名电影一直是我最爱,狐狸爸爸真是潇洒、幽默,书本内容很少,适合孩子阅读,电影较长,但很有趣。

  这个应该久负盛名,电影版也很多。不多介绍。

  大鳄鱼要吃小孩的故事。

  这本书是罗尔德.达尔与昆.布雷克(Quentin Blake)开始合作的第一本书,意义非凡,情节讽刺幽默,高潮迭起,点子令人拍案叫绝,也有专属达尔的「残酷式幽默」值得读者特别仔细地欣赏。

  小小女神童智斗父母和校长

  残酷式幽默,这次是女巫要杀小孩子了!

  做掉恶姨妈,开始奇幻大冒险

  好看的离谱,非常适合爱幻想的小孩子,很适合作睡前故事。实际上我觉得大人也很适合看,说到底

  不同于真实的幻想,他的作品往往是对现实的观测,潜伏着哲学的悖论,高超的技艺使得读者有很强烈的参与感,现实和幻想相互交替,折射,而不单纯让孩子认为这是个假故事。作品都值得一看。成人也不觉得枯燥。

  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代表作,纯真美好,本来是话剧,被其夫人改写成小孩子看的童话,他抛出了个经典的问题:“什么是幸福”,有时候我们也该问问自己什么是我的幸福?

  书好像不好买到,可以下载下来读给孩子听

  这本书是苏联作家作品,自然是儿童版的乌托邦故事,狠狠批判了资本主义,感觉国产动画片应该受其套路影响,完完全全的好人打造手册,故事可以,可以一读。

  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有个名叫小茉莉的孩子,他来到一个极其古怪的国家:你进食品店买面包,他给你墨水;你到文具店买墨水,他倒给你面包;早上你碰到人得说“晚上好”,倒是天黑了却要“早上好”……这就是“假话国”。这国家怎么会弄得这样七颠八倒?是什么人在其中作怪?

  瑞典女作家的童话故事,有趣童真,讲的是友谊的故事

  英国作家玛丽·诺顿的代表作,同名电影已出版。

  一群迷失的人,讲诉如何找自己的故事,芬兰女作家作品。书不好找,大家可以去二手网站看看。

  不同于西方童话的冒险,东方故事有的时候故事逻辑甚至叙述线和背景都很模糊,着重心理描写,也可以说很多作品都是画风清奇,读完又觉心头一暖,这可能是东方独特的人文关怀吧。

  读起来有点日本小说的感觉,如果厌倦了西方童话模式,那就看看东方含蓄的故事,他不是那种淘气包马小跳的故事,而累似乎《zoo》那般黑白乙一的感觉,小孩子自己看的话估计欲罢不能。

  黑龙江作家,故事感觉都挺忧郁的,是黑土地的情怀么?小孩子看了会哭哦,常新港的书还是很有质感很赖读的,很吸引人。

  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一只玉米黄的老鼠,被耗子药变成孤儿的他,来到了城里却被自己愚昧的同伴驱逐了,他要去哪?他能去哪?

  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也叫《变身狗》已经算小说了,但是可以一直读下去。悲伤的故事。

  稀奇古怪的故事。画风清奇。

  一只被当作小母鸡留养的小土鸡,不断地遇到令他尴尬脸红心不安的事情,因为主人要确定他的性别……

  矢玉四郎作品,没有温情脉脉,蕴含道理,但却是小孩子要看的。

  安房直子是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话作家。她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女人,她一生淡泊,深居简出,甚至拒绝出门旅行。作品不多,但是有很浓郁的日本本土气息。“如院子一隅默默开放的花朵”,推荐以下几部。

  《山的童话——风的旱冰鞋》,《手绢上的花田》,《直到花豆煮熟——小夜的故事》,《兔子屋的秘密》,《红玫瑰旅馆的客人》

  作者阿万纪美子是日本童话作家。1931年生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移居长春、大连,日本战败后回国。

  这本书好像也不好买到了。

  算是恐怖故事吧,里面有五个故事,额,还是很恐怖的!好像也买不到了。

  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童话篇就介绍这么多,世界儿童文学推陈出新,风格各异,我这里介绍了东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标准还是以故事性为主。但在下阅读量有限,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工作繁忙,选推荐里感兴趣的购买和孩子一起阅读,绝不会让你们失望,如果你对儿童文学非常感兴趣,那必将有更多惊喜等你发现!

  科普作品一直是我十分关注的书目,孩子在培养德识的同时,基础知识一定要普及好,介绍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品,同类型书目可关注中国部发表的优秀科普作品推荐,必有收获。

  这个系列非常热门,其意义在于可读性非常高,官方宣称其为从出生到年老不断学习的指南,配图为主,文字为辅,图片本身高清、精美,但更让我赞叹的是其图片排版尤为合理、专业,可变相培养孩子审美,本系列图书适合还未识字到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必预习,只要和孩子一起看,便可起到很好的效果,书中常会出现非常专业的词汇,如果孩子识字后,可鼓励孩子自己上网检索,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意识,(附注:本书有英文版,按需购买;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的请阅读后妥善保管好书,板砖似的书打人真的很痛。)

  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我的阅读建议,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幼年到青少年阶段)

  推荐书目:

  未识字阶段

  识字阶段

  百科图书,作为孩子认识世界的眼睛,储备知识的工具,是初期构建世界观的重要手段,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在激发孩子对身边世界探索欲望同时,又遏制了空想的边界,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观测手段,让孩子逐渐明白新到来的世界是复杂的,多样的,但并非毫无规律和联系,实际上万物紧密联系且富有层次,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依靠的正是工具和思维方式的进化。而这正是DK系列图书所能提供的:多种实践工具的详细介绍,不一样的看世界方式。

  这本书篇幅不大,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看起来也不算小篇幅,由院士王梓坤书写,类似科学发现的上下五千年,作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可以说书非常的权威和易读。是一本思维的启蒙书,作者不仅名人典故信手拈来,本书的文学素质也非常高,另一方面说,这可能是孩子小学写作课的素材库。大人读来也不觉无聊。

  抛开娱乐纷争,方舟子本人的简历可以算科普作家的模板,相信比知乎er**也相差无几,其科普文兼顾逻辑和趣味,定位幼龄,但成年人看也不觉得讨厌,他出版的图书不少,这里我介绍几本,后面会还会对其介绍。

  另外,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方舟子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普作家之一。

  这本书相比于DK百科全书式的逻辑思维,精选了96易忽视的谜题,这些文章最初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保证了权威性和可读性,书中行文可谓妙趣横生,逻辑清晰,在一众科普书籍中算的上靠谱至极。

  这两本书也是类似与第一本,先抛出一个可以想很久的问题,然后用科学的思维去解答,读完后得到的并不是你得到一个冷知识,而是坚定了破除伪科学,培养科学的思考模式,这点是最值得培养的,好书,希望成年人也读一读。

  我看的时候感觉很不错。小孩子看估计得头大。

  上了初中的孩子,更应培养他的批判性思维,这个时候可阅读的书目范围相比与小学又有质的飞跃,我这里仅列举那些——“我多么希望在初中就读到的书目”。

  篇幅不大,但真的写的很好,需要一定基础适合初中生,或学习很好的小学生。

  大家小书系列作品,讲的很通俗易懂,大师就是大师,旁征博引,博古通今。

  唯美的故事,细腻的手法,我至今记得。

  这本比较有名就不说了

  很多有寓意的小故事组成,好看

  看完竟然很感动。

  也很有名。

  看看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新中国最伟大的三十年!

  写的很好,认识到真实的情绪,中国人的愤怒不轻易表达,这本书告诉你适当及时的愤怒,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益的,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嫉妒、羡慕等情绪,看完非常有感悟。作者另外一本《恰如其分的自尊》也十分值得一看。

  这本书有毒,鸡汤文的又一种形式,不同在于他告诉你怎么做,很适合年轻人看。

  中国何时才能有一个规范、公正的学术环境?这与整个社会的民主空气有关,也与法律健全与否有关。现在方舟子所做的只能起到一点抑制作用,让那些人有所收敛而已。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希望方舟子能够坚持下去,并争取多在国内发表一些东西。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

  中科院院士邹承鲁,何祚麻,联袂推荐,他们推荐不仅仅来自于对本书内容的肯定,更为重要的是对书中所批判的支持,

  本书系统的介绍和总结了生物学的历史,内容不是很深入但是依然保持很高的科普性,比之前较严肃,适合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