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晚”“睡得浅”已成多数人常态,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睡不着了
“小时候睡得可香了,一放学趴床上就能睡个天昏地暗的,现在不行了,总得到个晚上一两点,才能迷迷瞪瞪的睡着。”今年不到三十岁的小方,自从毕业步入了社会之后,就成为了失眠大军中的一员,有时他也会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毛病,睡眠的时间才越变越少了。
其实,睡眠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这不是个例。在快节奏的社会,别说忙碌的成年人,就算是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也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专家看来,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科技的发展,作息的规律被打乱了
以前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娱乐活动很少,晚上黑灯瞎火的只能很早就睡觉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白天的事情晚上也可以做,所以晚上的时间就被充分利用起来,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睡觉。久而久之,作息规律就会打乱。
2.工作、家庭的压力变大、节奏快
生活节奏变快了,生活压力也大了起来,时间也总是不够用,不少人白天忙完学习和工作,晚上才有了娱乐时间,出于对自由的珍惜,就习惯性地晚睡。而且,一日之计在于晨,很多人早上很早就要起来,开始忙碌的一天,导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3.多数人对睡眠不够重视
多数人觉得熬夜没那么严重,第二天把缺的觉补回来就行。还有的人,认为睡多睡少都无所谓,只要睡着了就行。主观上对睡眠的不重视,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熬夜,从而导致睡眠时间缩短。
“睡一觉就好了”这句话你肯定听说过,看似是安慰人的暖心话,其实也暗藏了睡觉的好处。
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在对小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骨髓和血管之间存在一种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不过,这种机制只有在睡眠的状态下才会发生。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由此可见,睡眠是最好的“速效救心丸”。因为,人体处在睡眠状态时,会发生以下5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对身体的好处是无可替代的。
睡觉时,肝脏血流量增加1000-2000ml左右,肝细胞得到了滋润,肝功能也得到了增强,更容易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睡觉时,胰岛素分泌正常,不会出现减少的异常情况,降低糖尿病风险。相反,睡眠时间越少,胰岛素的分泌就越少,出现胰岛素代谢紊乱的几率就越高。
睡觉时,心脏工作的时间更短,休息的时间更长。我们知道,心脏无时无刻不在跳动,理所当然地需要休息。只有心脏休息好了,才能高质量地工作。
睡觉时,大脑在排泄代谢废物,进行自我清洁和自我修复。如果熬夜学习或工作,大脑就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工作效率也会降低。
睡觉时,血液中“好胆固醇”的水平升高,机体新陈代谢功能也正常运转。相反,睡眠不足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使人更容易发胖。
拥有高质量的睡眠,也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的。睡多久、怎么睡,看睡眠时间表就知道了!
0~3 月:14~17 小时
4~11 月:12~15 小时
1~2 岁:11~14 小时
3~5 岁:10~13 小时
6~13 岁:9~11 小时
14~17 岁:8~10 小时
18~64 岁:7~9 小时
65 岁以上:7~8 小时
总的来说,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对于6-17岁的中小学生来说,每天应至少睡8-9个小时。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每天应至少睡7个小时。
有的人说:“我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在8个小时左右,可为什么每天早上起来都感觉睡不够呢?”其实,判断睡眠质量好不好,不能光看睡眠时间,还要看:
是否在30分钟之内入睡;
是否在睡眠中途很少醒来,即使醒来,不超过5分钟又入睡;
是否早上醒来之后不赖床,马上就能清醒过来并迅速起床;
白天精力充足,很少出现强烈的睡意。
如果在试过了各种办法之后,还是睡不着,或许以下3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1.478呼吸法
嘴巴紧闭,用舌尖顶住上颚,然后鼻子吸气4下,屏气7下,接着张嘴呼吸8下,重复吸气-屏气-呼吸的动作4次。
2.冥想式呼吸
保持仰卧的姿势,把注意力放在冥想上。吸气,腹部随之鼓起;呼气,腹部随之收缩。呼吸放松自然,按照自己正常的节奏。保持8-10分钟,即可轻松入睡。
3. 睡前1~2小时冲澡或泡脚
睡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温水泡个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体温升高、肌肉放松,慢慢产生睡意。
睡觉有多重要,已经不言而喻了。睡不好,人会变笨、变丑、变懒……总之,不好的一切都可能会发生。所以,从今天开始,睡个好觉吧!坚持早睡早起,你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美好。
#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1]《睡觉时身体发生着7大变化!难怪说睡好了就是赚到!》. 健康时报 .2018-03-27[2]《年纪大睡得少很正常?错!不同年龄的最佳睡眠时间是……》 .丁香医生 . 2018-04-22[3]《花1分钟测你的睡眠质量,12个方法拯救各种“睡不好”》 .生命时报. 2019-05-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