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未成年犯罪,在其犯罪前 。教唆者考虑后果,劝未成年不可做,但未成年人还是实施
如果该未成年人的犯意因教唆者教唆而产生,那么要负责,个人倾向于认定教唆既遂。
教唆犯是指自己不犯罪而教唆他人犯罪的人,这里面的教唆行为主要是使他人由无犯意产生犯意的行为,即造意。
通说认为,教唆犯成立的条件:①主观上有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故意;②客观上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就是说不管被教唆者有无实施被教唆的犯罪,都不影响教唆的成立,即没有定性问题。
显然,题主描述的情况不同于上面,描述中的教唆者有中止的意思,但是犯罪中止的成立不仅要有中止的主观意思,更要有客观上的中止效果。否则,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先实施犯罪然后辩称自己悔改了想要中止只是力不能及。
看情况,如果被教唆的未成年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注意, 连这个都要被处罚!
更何况,你所谓的后悔, 劝未成年人停止犯罪. 毕竟你曾详细教唆, 他一个未成年孩子, 没那么高的认知能力
所以,成年人教唆未成年人, 即便你后悔,劝阻,但只要他犯了你曾教唆的罪(重罪), 你肯定会被刑拘. 判刑.
也许, 量刑的时候会稍加减轻吧, 但教唆者必须负主要法律责任是无疑的.
当然,如果你教唆的是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后又劝阻, 而她还是犯了你所教唆的罪 这个情况应该会有所不同吧
要!通俗点说,这就相当于你点燃了一把火,你没把它灭干净,火烧起来了你说要不要承担责任?就是说作为教唆者没有完全消除被教唆者的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