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

  提问纯粹是因为不理解,不代表任何包括中医粉和中医黑的立场。 很感谢排名第一的回答,列出了很多有根据的文献。 希望大家能学术一点来回答,谢谢。

  以下是原来的问题: 早上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中医的学妹发了下面的话: ~~~~~~~~~~~~ #关于牛奶的严肃科普贴(?)# 其实中医是反牛奶的 我支持 所以我一般不会食用奶制品 但是周边非常多的人在喝牛奶 从朋友至父辈祖父辈 让我觉得非常很可怕 理由是这样:婴儿是纯阳之体 牛奶为极阴寒之物 牛baby摄取牛奶以维持阴阳平衡 但人长大以后就不是纯阳之体 尤其是很多老年人本就阴盛于阳 还是每天都在摄取这种阴寒之物 结果造成了非常多人都“莫名”阴寒内盛 至于牛奶为何流行至如此地步 大部分的言论是来自商业阴谋论 但毕竟其中不管道理还是阴谋我都只略知一二 望朋友圈里的朋友 老师 学长学姐及有识之士可各抒己见 给我一些启发 不要再让大众处于蒙昧之中 ~~~~~~~~~~ 是这样吗?还能不能好好喝liulai了 (我自己是很喜欢喝牛奶的啊,宿舍里整箱整箱的放着)

  近年来,关于“牛奶属于阴寒之物,是寒湿性的,牛奶引发癌症,老人常喝牛奶等于自杀……”,类似的言论甚嚣尘上,许多朋友都感觉非常困惑,到底应不应该再喝牛奶了?

  今天,大河就给您全面分析一下,啥叫断章取义,啥叫夸大其词,啥叫哗众取宠。

  

  请输入描述

  看看牛奶阴寒论的来龙去脉。支持牛奶阴寒论的一派,比较有名的当属养生大咖徐文兵,徐老师说“除了冰水、冰淇淋、冰可乐、冰啤酒。寒性最重的其次就是牛奶,无论在何种温度下饮用。”“长大成人还未断奶的,也就只有人类了”。“鸡蛋也是阴寒属性……”。篇幅有限,本文就说牛奶,有机会再谈谈鸡蛋。

  1.牛乳,微寒。主补虚羸,止渴,下气。——南朝·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2.牛为佳,不用新被饮竟者。——《集注·虫兽部·上品》

  3.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千金翼方·人兽部》

  

  请输入描述

  4.牛乳,性平,生饮令人痢,熟饮令人口干,微似温也。——《唐本草(新修本草)·兽上》

  5.牛乳,甘,微寒,无毒。润肠胃,解热毒,补虚劳。治反胃噎膈。补人各脏腑。——《本草易读·卷八·牛肉三百十》

  6.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证类本草》

  7.微寒。补虚羸,止渴。——《增广和济局方药性总论》

  8. 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日华子本草》

  各位看官,从古至今的文献中,牛奶都是微寒的,性平的,何来阴寒之说?如果按照中药的四气五味,寒凉属阴,所以把性平(或者微寒)味甘的牛奶归入阴药,似乎也可以说的过去,但是硬要把牛奶说成是极阴之物,那就有夸大其词,断章取义的嫌疑了。

  

  请输入描述

  1.孙思邈说:“止小儿吐乳,补劳。” “牛乳,老人煮食有益。”

  2.李时珍:“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老人煮粥甚宜。”

  3.陈直《养老奉亲书》:“食治老人补虚益气……” “治老人消渴烦闷,常热,黄瘦。牛乳一升,真者,微熬。空心分为二服,极补益五脏,令人强健光悦。”

  4.《本草纲目》:“牛乳,老人煮粥甚宜。”

  元朱丹溪:“反胃噎膈,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

  

  请输入描述

  5.《重庆堂随笔》:“牛乳滋润补液,宜于血少无痰之证。”

  6.《本草经疏》:“牛乳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故主补虚馁,止渴。”

  7.《随息居饮食谱》:“善治血 枯便燥,反胃噎膈,老年火盛者宜之。

  8.《中医营养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周俭教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牛奶味甘性平,功效为“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

  为什么有些专家的观点总是令人失望,因为他们在哗众取宠!更可笑的是,没有什么数据支持,凭空臆想,把喝牛奶和花粉症、抑郁症、癌症生拉硬拽在一起,简直了!

  自古以来,牛奶羊奶都是属于滋补品,宫廷贵族才能食用,普通老百姓根本喝不上。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牛奶都是作为营养品,凭证供应的,产妇和病弱者可以申请暂时供应,达到级别的官员和专家才能享用。

  

  请输入描述

  真正健康实用的养生观点,尽在大河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