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大举措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襄阳市以争创全国未成年人工作先进城市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采取五大举措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高度重视,统筹部署,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年终目标考评,细化全年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各地各单位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为导向,认真落实责任分工,全面组织对标创建。
做实项目,用好场所,筑牢基础阵地。建好用好城乡学校少年宫,健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检查考核测评体系,提升学校少年宫的功能。抓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室)建设,针对未成年人及家长需求,在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时的同时,积极组织专业志愿者,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渠道对全市100多名心理骨干老师进行培训。
整合资源,培训师资,打造“五支队伍”。发挥基层力量,整合社会各界资源,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未成年人德育引导培养师资队伍,培养一批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组建一批业务熟练、关心少年的法制校长队伍,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的校外活动辅导员队伍,成立一支形象良好、德艺双馨的少儿文艺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支乐于奉献、关爱未成年人的青年志愿者和“五老”队伍。
创新活动,擦亮品牌,开展丰富主题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活动,继续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抓好“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学雷锋做美德少年、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集中活动。抓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科普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诵读经典”、优秀戏曲进校园、民俗体验等,形成一校一品。
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构建工作大格局。教育、团委、卫计、妇联、公安、关工委等部门以各类场所为依托,积极主动牵头组织开展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高尚人格品质。关注关爱困境少年儿童,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困境少年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在学校、社会建立一批“留守儿童之家”、“阳光家园”、“爱心服务站”、“希望电话屋”,拓展留守流动儿童活动阵地。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做好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宣传。(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