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区分
一、什么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18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什么是成年人?
《民法典》第17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2、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何确定“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二、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有什么不同?
1、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条件。
2、所有自然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都有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识别能力因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等因素而有差异。《民法典》根据自然人的识别能力的不同,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了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行为能力如何区分?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第18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分两种情况:
(1)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分两种情况: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四、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是谁?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或者8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在事实民事行为的时候,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不得独立实施,否则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代理人应该是谁呢?《民法典》第23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监护人:(1)、《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2)、《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