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成年人应该遗忘童年时代的梦想一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是热爱辩论的 @南山学长

  所谓童年的梦想,就是指童年的时候设立的,想要未来实现的愿景。而遗忘这个词,本意是从记忆中抹除,但本题显然使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因为,一方面,辩题不会是期待我们讨论抹除某个记忆,人类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技术,因而这种讨论既没有意义,也不实际;另一方面,在日常语境中,当遗忘这个动词与梦想相连时,他所表达的意思不是失忆,而是对梦想的疏远,放下。

  著名导演李安在成名之前有一段困顿期,曾想过放弃导演梦,并转而学习计算机,然而妻子却敦促他: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各位,李安难道这时候应该反驳妻子说:我又没失忆,我记得呢,你在冤枉我!?

  ——很显然,妻子是让他不要放弃梦想,继续践行。

  也正是在妻子的支持下,李安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大导演。

  因此本题是让我们思考,当我们长大后,是应该放下童年的梦想,还是继续努力去实现它。我方认为,童年的梦想应该遗忘,具体论证如下:

  首先,遗忘童年的梦想是一种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要知道,梦想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期许与承诺,但人遵守承诺的前提应该是该承诺经过了理性成熟的思考。

  但童年是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我们,彼时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对社会的认知,都是非常肤浅的、片面的,而且天真与爱幻想是那个年龄段的特点,所以才有童真这一说法。

  长大成熟后,放下当时不成熟的梦想,依照对自我和世界更清晰的了解,重新审视和选择自己的目标,才是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说个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大家就明白了,童年时期,谁还没有承诺要娶邻居小女孩或嫁给同桌小男生的?长大后放下这些承诺,才是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第二,应该遗忘的倡导,也能让孩子们拥有更加幸福的童年。

  各位想象一下,如果按照对方的态度,童年的梦想不应该遗忘,哪怕是你六七岁时设立的梦想,这一辈子都应该去努力实现。

  那么当一个孩子和自己妈妈说出自己梦想的时候,便一定会被父母用成年人的思维审视与质疑,这样的童年将失去童趣与想象力。“妈妈,姚明叔叔好帅啊,我长大后也要当篮球明星!”——妈妈:“你等等,我查查资料……噢,孩子,不可以,我和你爹家里身高基因都不行,按照科学,

  这样的童年该多无趣,但如果我们允许孩子放飞梦想,这位妈妈就可以回答:好呀,孩子,那你从今天开始要好好吃饭,这样长大才能有力气哦!

  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选择,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

  如果你有关于大学生活、高中学习方法、辩论方面的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