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豆瓣 8.3 (点击下方电影海报即可观看) 中土最后一座矮人王国埃尔波尔,巍峨壮丽,庄严雄伟。

  老国王索尔积聚大量财富,却引来恶龙史茅革的觊觎和荼毒,最终导致这座城池陷落。

  《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 豆瓣 8.3 (点击下方电影海报即可观看) 距离孤山越来越近,矮人远征军的道路却变得异常艰险。

  文 刘江索

  《魔戒》建立了一个奇幻世界,托尔金否认《魔戒》刻意影射现实,更愿意称这些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情节为“适用性”。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指环王》中向第七封印致敬的场面。

  /电影《指环王1:护戒使者》剧照

  1954年,62岁的牛津大学语言学教授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创作的《魔戒》系列作品出版。

  经历了1919—1939年的废墟时代和1945—1969年的焦虑时代,当时的英国文学圈已经颓靡多时。

  一战不仅摧毁了年轻一代,也给英国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和认识论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在战争过渡年代,人们表现出一种对时代的质疑,质疑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质疑英国社会的道德公义,这一系列的质疑都在那一时代里的xìǎo shuō得到充分明确的体现——一战前的许多英国xìǎo shuō家,都是走入现实中的人,对社会事件慷慨陈词,就像在文学创作中自由发挥。

  一战后,重建秩序、反战情绪和享乐主义在英国社会中弥漫开来。

  浪漫主义xìǎo shuō家芭芭拉·卡德兰在上世纪20年代常常出入娱乐场所,那时“无人不舞,夜夜笙歌”。

  人们想将战争带来的一切问题都抛诸脑后,在战后的废墟中开启了享乐至上和醉生梦sǐ的时代。

  当时的社会流传着一句话,“世界已成定局,只能随波逐流”。

  在废墟时代,既有伯特兰·罗素这样的激烈反战和反帝国主义的哲学家,也有致力于揭穿先前时代英雄真面目的传记记者林顿·斯特来彻。

  而作家伍尔夫正在思考如何将古词语融入新的语序里来续写美丽。

  背叛、绝望、批判、怀疑、重建的情节和复杂情绪出现在了文学作品里。

  但紧接着,一战后的享乐主义被爆发的二战瓦解摧毁。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一战后的享乐主义被随即到来的二战瓦解摧毁。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见证了纳粹和原子dàn威力的人们,在恐惧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来的惴惴不安中,进入了焦虑时代。

  在社会动荡中,英国xìǎo shuō家们迟迟没有找到适合战后时期的xìǎo shuō风格和主题。

  1954年,英国xìǎo shuō领域突然开始复苏,这一年,《网之下》《蝇王》《魔戒》和《幸运的吉姆》四本重量级xìǎo shuō出现,开启了英国文学史的新篇章。

  故事关乎真实生活,也切乎sǐ亡

  二战结束后,很多人愿意把托尔金的xìǎo shuō当作一种象征性的寓言:魔戒意味着核dàn,魔君索伦意味着x特勒。

  但托尔金自己不这么想。

  “人们并不十分清楚象征和应用的区别。

  你看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就会把自己对号入座。

  但并非是什么象征。

  ”

  相比其他作家的xìǎo shuō以更为直接的方式探讨善恶问题,例如威廉·戈尔丁的《蝇王》,《魔戒》建立了一个奇幻世界,但评论家不觉得它是逃避现实的作品,而是另一个关于人类文明跌落的寓言。

  例如sǐ亡沼泽和矿坑,被描述得非常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几乎不可能穿过,在黑暗中,还有挥之不去的面孔萦绕在四周。

  多次场面悲惨的战斗描写或是佛罗多踏上末日山旅程的最后一段时,都让读者联想到托尔金的个人经历。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电影《西线无战事》中的战壕。

  /电影《西线无战事》剧照

  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一年后,刚取得学位的托尔金入伍走上战场,那时他刚和伊迪丝·布拉特完婚。

  1916年6月,他抵达法国。

  在索姆河战役的战壕里待了4个月,他患上了战壕热病而被迫退场。

  11月初,他被送回英国疗伤,但旧病复发使他无法参加接下来的战争。

  20岁出头的托尔金显然是个厌恶战争的人。

  因为一再推迟入伍时间,他曾招致了不少来自亲戚的批评。

  多年后,他在给儿子迈克尔的一封信中写道:“在那些日子里,小伙子们要么参军,要么被公开嘲笑。

  ”对于一个想象力太丰富,却缺乏身体勇气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处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托尔金还失去了两位密友。

  出于对历史、文学、语言共同的热爱,年轻的托尔金和《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路易斯曾创立了非正式文学团体“吉光片羽“社(“Tea Club, Barrovian Society”,也称“饮茶俱乐bù,巴洛文协会”)。

  成员们经常在“老鹰和孩童酒吧”聚会,吞云吐雾,畅饮麦酒,分享美食,同霍比特人不无相似。

  语言和文学是他们谈论的主要话题。

  社团成员们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幸的是,四名成员中的两名成员——艺术家R.Q.吉尔森、诗人杰弗里G.B.史密斯——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吉光片羽”社有两名成员在一战中牺牲。

  /《西线无战事》剧照

  就在G.B.史密斯去世前,他给托尔金写了一封信:“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如果今晚我不在了,仍然会有一个(我们学校的)成员来讲述我的梦想和我们大家都认同的事。

  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成员的sǐ亡都不能解散社团。

  对于个人,sǐ亡让人感到憎恶和无助,但它不能终结永远不朽的四成员!愿上帝保佑你,我亲爱的约翰·罗纳德,愿你在我sǐ后,能够表达那些我很久以来一直想说的话,如果这就是我的命运。

  ”

  英国评论家认为,托尔金在一战期间当兵的经历理所当然地塑造了他的文学巨著,《魔戒》以“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为主题也不是巧合。

  尽管托尔金厌恶战争,但《魔戒》里的战争却是一场必要的战争。

  这场战争正对应了二战,“如果说20世纪有任何正义的战争,就是二战,一场必要的战争,为自由而战”。

  托尔金的孙子西蒙?托尔金曾在采访里指出,一战现实的恐怖与《魔戒》里的联盟对抗恶魔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萨鲁曼和索伦,代表了一战中使用生产装备与致命技术的工业阴谋。

  而霍比特人佛罗多和伙伴山姆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战争中日日夜夜相处在一起的高级军官和勤务兵。

  更重要的一点是,从魔多回来后,佛罗多无法再回到日常生活,据说这反映了战争结束后退伍军人努力融入文明社会的艰难。

  尽管托尔金的文字描述既适用于索姆河的战壕,也适用于中土世界的黑暗角落,但他坚持认为,现实世界的战争与《魔戒》中的事件或特定情节没有直接关联,并拒绝将其作品称为寓言。

  当被英国记者问到中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联性时,托尔金的回答更偏向一个纯粹的创作意图:“如果你想让人们长时间地对一个庞大故事感兴趣,抓住他们的眼球,那故事往往是要关于人类的真实生活,也往往切乎一个主题——sǐ亡,无可避免的sǐ亡。

  ”

  他否认《魔戒》刻意影射现实,更愿意称这些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情节为“适用性”(practical)。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魔戒》的作者J.R.R.托尔金。

  /豆瓣个人详情页

  采访间歇,瘦削的托尔金左手拿着烟斗,右手拨出火焰。

  成功点燃后,这位对古英语、神话学皆有研究的牛津教授仰头靠在椅背上,精心吐出几个烟圈,和《魔戒》里的比尔博和鲁道夫做出的动作一模一样。

  《指环王》的导演彼特·杰克逊觉得,托尔金写作似乎只为自娱自乐,既不为读者而写,也从未从商业角度看待自己的xìǎo shuō。

  尽管托尔金本人不愿承认,但中土世界和托尔金的个人世界重合的部分,比他想象的要更多。

  托尔金的母亲梅布尔·托尔金去世前一直在家亲自教导她的两个孩子。

  天资聪明的托尔金在母亲的感染下学习语言(包括拉丁语)和植物学,并被鼓励阅读许多书籍,包括奇幻故事和神话传说,启发了他未来写作的灵感。

  1904年,母亲梅布尔去世后,神父弗朗西斯·泽维尔·摩根承担了托尔金和弟弟的法律监护权,确保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16岁时,托尔金和弟弟搬进了伯明翰的一所寄宿公寓。

  在那里,他遇到了同为孤儿的伊迪丝·布拉特。

  根据汉弗莱·卡彭特的授权传记,两个年轻人性格、经历相似,很快成为了朋友。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中土世界的头号美人,仅次于精灵女露西恩的美貌。

  /电影《指环王1:护戒使者》剧照

  在伯明翰的一家茶馆里,他们会坐在茶馆的阳台上,把方糖扔到人行道上行人的帽子里。

  但托尔金的监护人弗朗西斯神父希望托尔金能专注于学业,包括去牛津读书的计划,托尔金被禁止和伊迪丝见面,直到21岁,禁令才解除。

  1916年托尔金和伊迪丝结婚。

  伊迪丝被认为是托尔金笔下精灵女露西恩·缇努维尔这一角色的原型,在奇幻世界的背景下和爱人经历了许多挑战。

  《魔戒》效应:一起拯救世界

  托尔金身边的一些人似乎为《魔戒》系列感到难堪。

  作为杰出学术机构下一名学识渊博的成员,他本该以自己最擅长的科目为题进行创作,例如关于神话学、语言学。

  虽然1937年出版的《霍比特人》备受欢迎,但出版商和托尔金自己都对后创作的《魔戒》没什么信心。

  当出版社邀请托尔金为霍比特人写续作时,却收到了50多万字的《护戒使者》,书中采用了无人识得的托尔金自创的怪异语言,而作者甚至不作任何翻译。

  一位研究托尔金的人士提到,换成现在的出版社,绝不会吃这一套,他们会告诉托尔金,作品不具备xìǎo shuō的正常架构:重要任务没有得到应有的性格发展;理念的重复使用过于泛滥;开场过于冗长,比结尾部分还要长得多。

  拿“佛罗多,呈上魔戒”这段1.5万字的会议为例,没有任何剧情,只有20多个角色在不断地絮絮叨叨。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魔戒远征队。

  /电影《指环王1:护戒使者》剧照

  一段时间后,英国评论家们发现了这部xìǎo shuō,菲利普·托因毕等象牙塔之流并不吝啬自己的刻薄:“托尔金,你该如何解释这部枯燥的、写得超烂的《魔戒》?”“大人是不看神话故事的,还有那些糟糕的半兽人。

  ”幼稚的垃圾、荒唐、夸大、偏颇,《魔戒》在这些人的嘴里不过是一本脱缰的童书。

  在那场著名的“20世纪最伟大的100本xìǎo shuō”的投票竞选里,《魔戒》排在第一位。

  文学评论家对此嗤之以鼻:“如果魔戒是我们最喜欢的书,我们的艺术品质的审美又该如何?”他们认为这反映了英国读者不成熟的品位。

  听到许多指责和批评,《魔戒》1955年在美国上市后的流行,是托尔金没有想到的。

  就像莫扎特没有得到家乡萨尔茨堡和维也纳人的重视,却得到了布拉格人的爱戴一样,“布拉格人是我的知音”。

  美国社会对《魔戒》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奥登在纽约时报的书评里写到,《魔戒》是“继《奥德赛》之后的旷世之作”。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传统文化运动正大范围流行。

  反传统文化被添加了三种东西:花朵的力量、摇滚乐,还有托尔金。

  《伦敦时报》刊载了这样一句话,“霍比特人在美国取代了塞林格和高登,鼓励了文学流氓”。

  正式的《魔戒》平装版在1968年底的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册。

  60年代后出现的嬉皮士成为托尔金最明显的读者群。

  中土世界一共几部电影(《魔戒》重现,一起拯救“中土世界”)

  “精灵虽然和霍比特人不同,但他们一起拯救了世界。

  ”/电影《指环王1:护戒使者》剧照

  不论文化、不论背景、不论种族的联盟对抗xìé è的故事激励了正举办反战游行,争取公民权利的美国年轻人。

  “精灵虽然和霍比特人不同,但他们一起拯救了世界。

  ”一位《魔戒》爱好者说,这和6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的主张恰好一致。

  霍比特人的娱乐方式,以及抽烟草、食蘑菇的习惯启发了大家的灵感。

  对《魔戒》的热爱成为一种时代象征,嬉皮士们把“让佛罗多活下去”的标语刻在身上,写在纽约地铁的墙上。

  《魔戒》还被美国的环保运动当作一种象征。

  环保组织绿党将中土世界的“树人”视作环境的保护者:“我们有许多证据证明托尔金非常关心环境问题。

  听到树木和地球能够反驳这种(被砍伐破坏)行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树须是个极富同情心的角色。

  ”托尔金喜欢树木和森林在后来成为一件尽人皆知的事,树人这个角色被应用到了环保游行当中。

  1965年,最早的托尔金学社在美国成立,英国书迷们对此感到很不满。

  1969年,英国的薇拉查女士创立了托尔金学会。

  她对当时的嬉皮士文化很反感:“他们霸占了托尔金,而且还是一群成日嗑药,精神恍惚的人。

  ”这群人为《魔戒》代言让她感到不适,“一位伟大的作者写了一本伟大的著作,而不应该只是嬉皮士运动的象征”。

  “许多年轻的美国人以某种方式与故事牵扯上关系,但我并没有这个意思。

  ”托尔金完全没想到,一大帮人会来到牛津,踏过草坪和门前的玫瑰花圃,从窗户窥探他,近距离看着他和妻子坐在桌子前吃早餐。

  托尔金不知道怎么去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注目,在给书迷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我可怜的崇拜者”。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