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走!”, 儿童分离焦虑症,怎么办?

  分离焦虑这个说法或者概念是来自于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这个理论的出现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精神学家John Bowlby发现婴儿需要母亲,而且在跟母亲分开的情况下就算有其他人照顾喂养,他们还是会出现焦虑。那个时代,还有个特别有趣的猴子实验,也就是Harry Harlow的软布软垫的假猴子妈妈和硬邦邦冷冰冰的铁猴子妈妈的实验。

  后来,在70年代的时候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实验 - Strange Situation,研究儿童跟母亲短暂隔离时候儿童的表现反应,以及当他们过了一阵子母亲再度出现时候的表现做了四个区分(最后一个是后来的研究再加上去的):Secure 安全型依恋 - 当母亲离开时候不会哭,当然,母亲回来时候还很高兴呢!占北美样本里面大概(60%)Avoidance 回避型依恋 - 母亲离开后就貌似跟(1)差不多,区别在于当母亲回来时,孩子就通过特意对母亲的不理不睬来表示对母亲的不爽。这个大概是15%的北美样本。Anxious 不安型依恋 - 母亲一离开,这家伙就不跟别人玩了,开始闷闷不乐,到母亲回来了,这家伙反而发脾气了,大概是北美样本的10%。Disorganized 混乱型依恋 - 母亲离开,蒙了!母亲回来,更蒙了!大概也是北美样本的15%。

  后来,这个依恋理论在80年代被扩展到分析了解成人这块儿了。所以,成人也有分离焦虑的这个说法。另外,依恋理论 的延伸也很大程度的用在亲密关系的分析和研究上。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的表现模式随着我们的成长,母亲不再是我们依恋的对象,但是我们依恋的套路和习惯被套用在求偶恋爱甚至对工作对和物件的依恋上。

  在延伸的成人的时候,这几个标签或者类型有点改变了:Secure 安全型依恋Anxious 焦虑型依恋(担心人家不愿意跟自己在一起)Dismissive 排斥逃避型(人都是靠不住啊!)Fearful Avoidant 害怕逃避型 (我怕被伤害!)

  有分离焦虑的人,会有以下的表现:对被拒绝或者抛下超级敏感不断和一直需要别人的支持和保持联系害怕不被赏识渴望能感觉跟别人更亲近和更有安全感自我感觉和价值比较负面对于另外一半或者亲密关系者观感跟正面担心失去伴侣对于伴侣的任何让人感觉在疏离的信号超级敏感行为上却容易把伴侣推走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很高对于伴侣的可靠性总是感觉不确定

  但是,在目前的美国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DSM-5)里面,这个并不被列为精神疾病。

  对于这个感兴趣的,可以参考以下的这些文献:

  Ainsworth, M. D. S., & Bell, S. M. (1970). Attachment, exploration, and separation: Illustrated by the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Child Development, 41, 49-67.

  Ainsworth, M. D. S. (1973).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In B. Cardwell & H. Ricciuti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 3, pp. 1-9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insworth, M. D. S. (1991). Attachments and other affectional bond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C . 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arris (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pp. 33-51). London: Routledge.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1.

  Bowlby, J., and Robertson, J. (1952). A two-year-old goes to hospita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46, 425–427.

  Harlow, H. F. & Zimmermann, R. R. (1958). The development of affective responsiveness in infant monkey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02,501 -509.

  Manning, R. P., Dickson, J. M., Palmier-Claus, J., Cunliffe, A., & Taylor, P. J. (2017, Mar 15).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11, 44-59.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6.12.020

  Simpson, J. A., & Rholes, W. S. (2017). Adult attachment, stres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3, 19-24. https://doi.org/10.1016/j.copsyc.2016.04.006

  首先,这里需要先澄清一个问题,我理解问题提到的“成人”是指现实中的成年人的意思,生理上的成年。但在心理层面呢?或许会不会还只是一个孩子的状态,武志红老师提到的“巨婴”其实有一部分也是在说心理上孩子的状态。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会经常感觉到尽管坐我对面的来访者已经是中年的年龄,但是在心理某些层面的发育还只是在孩子的状态,甚至因为一些创伤,被死死地卡在了婴儿状态,不再能长大发展。譬如某个孩子因为某些原因从小没有被妈妈很好地拥抱,没有什么肌肤之亲,那很可能长大之后的自己的亲密关系就没有办法真正地走近,因为自己的这个部分并没有体验跟发展过。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讲过6个月到2岁心理阶段是孩子的分离个体化阶段,我们很多成年人可能正在经历着我们早年没有很好完成的这个部分。

  所以,成人当然有分离焦虑的可能,因为在他的内心,分离这个部分就没有真正地处理好,更严重的或许都没有处理过,在分离这个维度来看是一个孩子跟婴儿的能力状态。

  可能呈现出来的外在分离困难是当我们面临某一个亲人离去时候陷入在痛苦的情绪体验里不可自拔;担心离开了现在这个公司就再也碰不到那么好的同事;每次老公不在身边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能做好事情的等等。

  其实这些只是现实层面看到的对分离的不舒服感受,可能只是早年经历到的某些分离情绪的触发而已,真正困难的分离,是在心理层面的发生。

  我们也许可以看到很多分离有问题的情况,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父母跟孩子粘性很足的文化体制下。很多大龄青年无法走入婚姻,看上去要求高或者缘分不到,其实可能是无法真正离开父母身边;有些儿女结婚了,妈妈不放心还天天要去给他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折衣服,还会一直抱怨孩子什么都做不好,可能这个妈妈是自己没有办法面对跟儿女的分离;有些人创业,工作,婚姻等等方面在某些时候突然间就出现危机,搞得一无所有,最后回到了自己爸妈家,或许也是因为无法跟原生家庭真正地分离,兜了一圈还是回到原来的位置。当然不是说类似的情况都是因为分离问题,只是说潜意识里有这个可能。

  所以来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们大多是碰到了生活中无法跨越的困难,导致了各种纠结、矛盾、情绪问题等,但很难说这里面不是因为潜意识里有着一种力量在推动着这些困境的发生。

  分离焦虑也不例外,孩子的内在逻辑和感受里,可能有着对分离的很多幻想,可能对独自成长的恐惧,留下妈妈会无依无靠,自己长大了妈妈就会老会死,忠诚到不能背叛,会感觉抛弃感等等。这些内在活动会在心里搅动,让人产生很多对于可能出现的分离作出反应,转而到我们感受里的可能就是焦虑情绪。

  答者:陈铿 大鱼心理咨询师

  答案是肯定的。

  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SA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之一,是指儿童在与重要人物分离时,产生的与其发育水平不相称的压力,其特征是当与依恋对象分离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不现实的担心和过度的焦虑,症状持续超过4周,明显干扰了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正常的生长发育。分离性焦虑可视为一种正常反应,每个儿童在其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分离焦虑,但程度不等。如果儿童的焦虑程度过高或泛化,则易成为一种病理状态,严重的分离性焦虑会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儿童的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儿童早期的焦虑问题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治疗,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病因

  1遗传因素

  蔡小梅等研究发现,难养型气质类型儿童更易于发生分离性焦虑等行为障碍。性格内向的儿童,不愿主动和其他儿童说话,容易产生分离性焦虑。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可高达50%。

  2环境因素

  2.1依恋与环境的突变

  首先,不安全型依恋与分离性焦虑的水平呈正相关,分离性焦虑产生于依恋对象的失去。分离性焦虑是环境转换时儿童对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也包括社会环境恐怖事件的影响。

  2.2家庭教养方式

  多项研究表明,过度保护的养育行为有许多负面作用,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儿童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应对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与儿童的内向化行为,后者包括焦虑、抑郁、退缩与分离性焦虑。临床诊断

  DSM-Ⅳ对SAD的描述包括8项症状。症状持续4周或4周以上,SAD患者必须在社会、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引起临床明显的压力和损害。8个症状中,满足3个或3个以上的症状即可诊断 SAD,这对于决定个体分离性焦虑症状及严重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DSM-Ⅴ对SAD进行了修订,首次提出了该种障碍不只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有SAD。因此,SAD从“婴儿或儿童的焦虑障碍”部分移至“焦虑障碍”部分。DSM-Ⅴ对语言也进行了修正,以便更准确地描述该障碍。比如“个体”代替了“儿童”; “不愿去工作”加入了“不愿离开家或去上学”这一标准中,短语“主要依恋对象”代替了“父母或主要看护人”,因为对于成人SAD来说,SAD通常与配偶、同伴或子女的分离有关。

  另外,DSM-Ⅴ也提出了在不同的年龄和性别分组中,是否所有的症状对于SAD严重性的评估都是同等重要的。也就是说,某些症状较其他症状可能更具诊断性。所有症状中,“与依恋对象分离产生的压力和在没有依恋对象陪伴时拒绝一个人独处”能够更好地判断SAD的严重程度。而区分能力最差的症状是“持久过分的担心自己或依恋对象遭遇不幸,以致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亲人”,尽管这一症 状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但与其他症状相比,该症状的诊断价值不高。另外,最容易被采纳的症状是“反复出现与依恋对象分离有关的噩梦”。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CBT)

  详见后附书目《心理自助CBT书系》

  2家庭治疗和咨询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多采用五羟色胺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等。其他的五羟色胺抑制剂对于焦虑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分离性焦虑的治疗并无特异性,分离性焦虑的药物治疗,尤其是针对儿童期SAD,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天才美少女糖乃乃:我要开始准备2021年的书单啦,能推荐五本书吗?

  参考文献:

  吴国连;王惠梅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年06期

  刚在一起不久么?

  如果时间挺久了的话,建议好好做一下盘点。往往有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你过于在乎对方的存在了。试着想想,他还没出现的那些时间里,你怎么度过的?更甚至,你可以考虑下,假如你们之后结婚了,年龄大了,他走在你前面,你又会怎么去面对呢?对方在你心里比较重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分看重的话,容易引起不适。

  得失看淡,不服就干。

  看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是说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他一个人身上。回家陪陪父母不好么?父母年纪也不小了吧?跟朋友聚聚不好么?说说近期开心的,不开心的。

  太过于看重一个人的话,你的得失感会很重。假如,我说假如你们有一天分道扬镳了,你又会怎么去看待这件事?能联想到的是你的家人和朋友会比你更糟罪。因为你天天消沉,全部是他,没有自我,还得担心你想不开。

  不管是谁,是什么样的关系,都要有分寸,现在的情况并不是表明你爱的够深,反倒是觉得你爱的盲目。

  你是缺乏安全感,而且据你的描述,你的分离焦虑特别严重。而这种具有严重分离焦虑的人早年间跟自己的重要抚养者的安全链接不足,或者有创伤存在,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调整,做心理咨询有必要的

  我也有分离焦虑症,只是没你这么严重,我就分开几天不会哭,但是有一次异国6个月,我也会哭的不行的。咋说呢?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真的习惯有一个亲密的人在身边了,诺大的世界,又没几个人能与我们风雨同舟的,甚至爸妈到最后也是走在前面,只有伴侣能几乎陪到生命的终点吧。

  我的焦虑症没有大家的那么严重,但是也是真实存在的,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我的情绪确实受到很大影响

  之前跟男朋友在一起时,只要分开,晚上回去睡觉的时候心里都觉得空落落的,但是这种感觉在可承受范围内,但是也还是让心情不免有些失落

  跟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很喜欢跟他贴贴,亲亲抱抱一直不停索取,我真的很依赖他,他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在这个公司,这个城市,唯一支撑着我的信念

  但是,前两天,他跟我说,不久他就要去相隔一千四百公里外的城市去打拼,我当时心一下子就揪起来,头晕目眩

  我好难受,我很想让他不去,但是我做不到,我不能让我自己成为他上进的绊脚石,可是,相隔那么远的距离,我也很难做到

  明天他就要走了,今天早上起床,我眼泪在不停的掉,背着他偷偷抹了好几次眼泪,他看我难受,就要退了车票留下来,我都给拦住了。

  上班的路上还是绷不住一边开车一边哭,但是我是一个很能装的人,在进到公司大门,我已经伪装好我的情绪,但是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希望在工作上能转移我的注意力

  他一直安慰我,或许外地那个工作他不合适,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呢,又或者让我等他三个月,稳定了再让我过去他那边,他一直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想安慰我

  可是我的宝贝,他也是一个人去外地,我不能不担心他,他性格一直很内敛,我担心他在外面受委屈,吃不好,睡不好,工作不顺心,还没有人听他说话,

  我自己难受不要紧,我担心他难过

  今天清理手机相册,看到从前跟他吵架生气的截图,觉得自己好不懂事,然后给自己下决定,一定不让他担心我,我也不能让他烦心

  明天一定很难过,我估计会哭的稀里哗啦,唉

  我的文笔不好,随便找个地方倾诉一下,谢谢观看

  焦虑症与心脏病在某些方面有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

  焦虑症是精神心理问题,在焦虑发作时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这时会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如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皮肤温度上升等表现(由心理引发的生理表现),焦虑症患者若共病心血管疾病,这时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原有的心脏病病情加重,同时心脏病加重的症状表现又再一次升高了焦虑的水平,高焦虑状态再次加重心脏负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故患心脏病的患者共病焦虑症,除接受心内心外科治疗外还需积极治疗焦虑症状,这一点也正是精神科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体现。

  同样心脏病患者,因心脏病的影响激发了潜在的求生欲望,这时也会出现焦虑表现,严重时达到焦虑症的诊断,同上所说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焦虑加重心脏病,心脏病再升高焦虑,………。

  我们的人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分离。

  第一次分离是婴儿脱离母亲的子宫(呱呱坠地);

  第二次分离是婴儿脱离母亲的乳房(断奶);

  第三次分离是婴儿脱离母亲的怀抱(走路);

  第四次分离是幼儿被家长送去幼儿园(上学);

  ......

  一次次分离,一次次饱尝焦虑。

  试想一下,当我们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关系,要与之分离时多少都会产生伤心、痛苦、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或者当我们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体验,我们确定这个体验会带来一些改变,但我们不能预见它具体会带来什么,这些是不是都会产生焦虑?

  孩子和成人一样,分离焦虑是儿童时期最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分离焦虑的特殊时期,关系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关系着孩子的未来。

  

  【What——什么是儿童分离焦虑症?】

  根据《美国医学词典》中分离焦虑的定义:孩子因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分离而产生的忧虑或恐惧。当家长和孩子说再见时,孩子会焦虑、哭泣、发脾气或紧张是他们对分离的正常反应。分离焦虑的强度水平和时间因孩子而异,而如果孩子的分离焦虑症影响到他的正常活动,并且持续数月,那么这种焦虑就是分离焦虑症。这种症状并不是正常的分离反应,而是孩子情绪上存在的问题,其特点是当孩子与父母分离时极度痛苦。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说,分离焦虑有两个高发期:一个是从7月龄左右开始,持续到一岁半;另一个高发期是3岁左右入幼儿园时。

  “分离焦虑指与某人产生亲密的情感关系,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以表示拒绝分离,又称离别焦虑。”

  -----摘自某儿童医院医生

  “分离焦虑”既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尽管“分离焦虑”让家长很是苦恼,但孩子能够在你面前“作”是因为在你面前感到足够被爱被接纳被信任,他才愿意把他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在其他人面前,他反而不敢随意展现情绪。所以,转换思维,分离焦虑其实也是种“甜蜜的负担”。相反,如果孩子对于家长的离开完全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表现得一脸冷漠,则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陪伴方式出了问题。

  【Why——儿童分离焦虑症的成因。】

  一般来说,孩子6个月之后,已经可以自己区分熟人与陌生人,进而会对陌生人及陌生环境产生恐惧感、逃避感。站在孩子的角度,有限发展的认知力虽然使其已经开始熟悉自己的主要照料者,但是因为不能理解“客体永久性”这个概念,所以孩子并不清楚家长离开之后,还会再次回到他的身边,以为家长就此永远消失了,自然而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客体永久性”: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

  另外,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当孩子因为害怕分离而哭闹的时候,家长往往会觉得难过和歉疚,并情不自禁地溺爱起孩子来,甚至还会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放弃离开的念头,回到孩子身边。这样的行为,无形之中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只要采取哭闹的方式,就可以使爸爸妈妈屈服。时间一长,孩子只会闹得更加厉害,“分离焦虑”也会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

  个别孩子的分离焦虑状态可能持续发生在整个幼儿园时期,随着孩子自身身体的发育、表达能力增强、探索范围的扩大、自理能力的提高,父母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们的日常活动渐渐放手。

  

  【How——缓解儿童分离焦虑症的办法。】帮助孩子认识到“客体永久性”。

  当他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可以和他玩些小游戏。比如家长将宝宝熟悉的小玩具当他的面放进抽屉或者有盖的盒子里,引导宝宝自己找出来;也可以用双手蒙住自己的脸,再忽然打开;或者用一块薄手绢,盖在宝宝脸上,再迅速抽走手绢,让宝宝意识到,“虽然看不见妈妈,但妈妈没有消失”;或者两位家长一起配合,带着宝宝在不同房间玩躲猫猫的游戏,在欢乐的氛围里慢慢让孩子理解“客体永久性”。练习分离,逐渐拉长分离时间。

  分开之前,告诉孩子需要等待的时间,然后拥抱着跟他告别,最后准时地回到他的身边。当孩子顺利地完成一次分别之后,一定不要吝啬夸奖他。从短暂的分离,到后期逐渐拉长分离时间,孩子就会慢慢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分离的时间要在孩子可承受的范围内,且不要失约。转移注意力,用爱代替陪伴。

  每个孩子对情感的需求强度是不一样的,在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前提下,不妨用一些孩子比较熟悉的东西替代父母的陪伴,比如父母的随身物件或者孩子比较喜欢的玩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有一本绘本,故事讲的是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但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的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 kissing 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

  通过爱和象征物(吻)给孩子力量,让孩子更有勇气去面对新环境。培养自主性,引导孩子独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孩子往往很少黏人。相反,那些经常被溺爱、娇生惯养的孩子更容易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作为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让他们多跟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耍。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理解孩子的情绪,也接纳自己的情绪。

  认识到“分离焦虑”是情感发展的自然阶段,理解孩子的情绪,在他们哭闹的时候不要呵斥,而是安慰。孩子需要与父母多一些身体接触,比如拥抱、亲吻,多跟他们进行语言和目光的交流。每次离家重逢后,可以送孩子一些小礼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惦记的。

  我们的大脑两侧是有镜像神经元的,这些神经元会把我们的情绪传递给和我们相处的人。心理学家利拉德也说过:“家长是孩子最多的模仿对象。”在分离的时候,很多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会伤感流泪。这种焦虑情绪不仅会传染给孩子,还会让他们觉得这种情绪是对的,甚至模仿这种感受。为了让孩子能够快速接受并适应分离,父母也需要付出努力。控制情绪,学会微笑,平和、愉悦地陪伴孩子一起面对成长中的课题。

  龙应台曾在《目送》一书中,写过一段经典的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成长,就是一段与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成长,即分离。(图片 |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