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当然愚蠢,但因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更愚蠢

  原标题:不读书当然愚蠢,但因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更愚蠢

  

  ?作者 | 罗翔

  说来还是有点惶恐不安,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老师,充满着人人都可能有的偏见、愚蠢、傲慢、自欺与虚荣。

  我平时没什么爱好,读书是我打发时间、对抗虚无的方式,读书心得也仅代表个人的经验之谈。

  有的人觉得读书效用很低,浪费金钱和时间,是当代的反智主义;有的人过于崇尚智慧,把知识推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尚智主义。

  这两种观点在我看来也许都是错误的,反智主义是一种愚蠢的偏见,但是尚智主义何尝不是一种同样愚蠢的偏见。

  现在,一个人标榜自己爱读书,有时候带有某种夸耀的成分,“每周读五本”“一年读完几百本书”以显示知识的优越感。

  在我看来,这种“爱读书”带来的优越感和清高,通常都是不学无术的表现。

  之前我们提过,“智力”与“智慧”是两码事。很多智力出众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很多智力发达的人,其实都非常愚昧。

  我一直都认为,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否定性的,也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读书就是为了攀登智慧的阶梯。

  这其实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读书又让我们真正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浅薄。

  拒绝读书当然是一种愚蠢,但是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

  

  很多哲学家对书籍都有一种悖论性的理解。塞缪尔·约翰逊认为,阅读的普及有助于读者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民主进步,但他又担心某些不符合规范或者缺乏选择性的阅读可能会助长读者的傲慢与偏见。

  苏格拉底也曾经用“药物”来比喻写作, 书籍就像药,可能是一剂良方,也可能是一剂毒药。

  今天,我也依然想在这种悖论性的视野中来谈论读书。我有限的精力和经验提醒我,读书也许有四个维度,或者说四种境界。

  在书籍中逃避世界

  这个世界并不美好,我们经常看到令人伤心、愤怒的新闻。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也不尽愉快,甚至十分厌倦,职场不如意,情感也没有着落。很多人用读书来逃避现实,当我们沉浸在书籍中时,现实似乎已经不存在。

  我也经常用读书来逃避现实,暂时忘记现实世界的蝇营狗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u)纹平。小舟从此逝,‘书’海寄馀生。”

  我很喜欢《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路易斯,他小时候就沉迷阅读,自认为书中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更真实。

  路易斯自称家里的书都从书房溢了出来,他把书籍当作这个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避难所,能够保护自己的心智,远离生活的种种凄苦。但是,路易斯在书中搭建的美好世界,随着母亲的病逝轰然倒塌。

  书籍并没有为他提供真正的庇护,当他从想象的世界中走出来,他依然要面对这个满目创伤、令人痛苦、令人心碎的世界。

  

  如果书籍只是我们逃避世界的工具,那么,当你在书房的时候,似乎就拥有了对抗整个世界的力量。

  但是当你走出书房,会发现自己还是那个无能为力的懦弱之辈,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吗?如果读书只是逃避,那又与吸毒和放纵有何区别呢?不都是为了逃避庸碌、空虚的生活吗?

  一个在购物节通宵购物的人,和一个读一夜书的人,难道不都是带着暂时的兴奋,和事后的疲倦,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逃避可能有用,但现实世界的困境并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

  在书籍中营造世界

  这个世界不完美,但是人类喜欢追求完美。我们会用想象去描绘完美,让我们暂时可以忽略世界的不完美。

  当我们看到一个半圆,脑海中一定会补出完整的圆。人类对于完美的追求,也许根植于灵魂的深处。落日余晖、云卷云舒,只有人类会因此思考和感动。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武侠小说,因为这迎合了我行侠仗义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被欺负,因为长得又高又瘦,就被同学看成是异类,还被说患有“巨人症”。

  虽然长得高,但不会打篮球,于是更加被瞧不起。我初一摔断腿,被起绰号叫“瘸子”,这个绰号一直跟到高三。我就会在武侠小说中,把自己想象成快意恩仇的大侠。

  很多时候,我们对现实不满,转而在书籍中追求圆满。但这种圆满不可能是完全虚构的,头脑中任何的假设都是以现实世界的存在作为基础。也许对完美的追求就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出厂设置,每当我们遇到不完美,就会激活这种本能,在书籍中想象和营造一种完美。

  可是,想象毕竟只是想象,我们在书籍中获得的完美,在现实世界中依然不完美。

  当你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书籍的沙土之中,这个世界并不真正变得完美。这种营造的美并不真实,而且带有强烈的虚伪和自我欺骗。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让我对于这种文字所营造的自我欺骗有了更深的体会。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阶级观念还很严重。主人公布里奥妮·塔利斯出生于富有家庭,是一个想象力丰富、擅长写作的女孩。13岁的塔利斯不自觉地爱上了管家的儿子罗比,但她也知道罗比跟自己的姐姐相爱。

  有一天,当她看到罗比和姐姐塞西莉娅有逾矩行为的时候,她内心暗流涌动,嫉妒、愤怒、羞耻、偏见,自此认定罗比是一个流氓。当表姐罗拉遭人强暴的时候,她在黑暗中只看到了罪犯的模糊身影,就确信无疑地认定是罗比。

  作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她非常肯定地指认罗比。就这一句话,罗比被判入狱。她把罗比和姐姐一生的幸福彻底断送,自己也开始了漫长的赎罪之路。

  这本书让我反思的是,她的赎罪是通过文字来完成的。塔利斯后来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小说家,她在书中虚构了姐姐和罗比的团圆结局,来让自己获得解脱。

  最后她以谎言弥补了谎言,这个虚构的故事是她真实的想法,却是她无法实现的愿望。文字成为道德上的泡泡浴,但是这真的能够赎罪吗?

  类似的作品还有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这本书将人性的自我欺骗描写得淋漓尽致。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创作母题归纳为“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颁奖词说道:

  “石黑一雄在对人类记忆和历史的深刻挖掘中,细腻地展示了人类对于美好回忆的执着,会使人无法走出幻想,这也许存在积极的一面,却更有走向自欺欺人这样的可能。”

  我时常在反省自己,我读很多反映战乱、饥荒、贫困的书籍时会流泪,进而获得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

  我为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为他人苦难的故事流泪,为他人苦难的故事伤心欲绝,就自我感觉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我真的身临其境吗?我付出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吗?

  唐·麦卡林(Don McCullin)是一位杰出的战地摄影记者,他拍摄的一张非洲白化病儿童的照片,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照片中身患白化病的黑人儿童,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而且在非洲某些地区,患有白化病的儿童被认为是恶魔的化身。他们因为迷信而饱受迫害,甚至会被肢解用于巫术。

  但说实话,我的感动只是瞬间的,我其实什么都没做,只是留下了几滴眼泪。

  

  罗素称自己活着有三个动力:一是对爱情的渴望,二是对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但罗素只爱概念上的人类,不爱具体的人。

  他热爱民众,并为他们的苦难而痛苦,但他依旧远离他们;他主张人人平等,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伯爵头衔;他主张男女平等,却是为了有更大的性自由去拈花惹草。

  远藤周作在《沉默》一书中有一句话很扎心: “罪,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如盗窃、说谎。所谓罪,是指一个人通过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如果我们只是通过阅读营造一个假想的世界,却不愿意走入真实的世界,并关心真实世界中他人真实的苦楚,那么,这种自我欺骗式的阅读,其实毫无意义。

  在书籍中理解世界

  读书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真实的世界,排解自己的忧闷,但是我们终究要拥有进入世界的力量与勇气。

  在某种意义上,读书既是一种出世,又是一种入世。

  有一个持续采访特蕾莎修女30多年的美国记者,在他年老发白的时候,问特蕾莎修女:“为什么你可以照顾那些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擦身体,但我却做不到?我为你的行为感动,但我还是做不到。”

  特蕾莎对记者说:“来,你面前现在就有一个人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为她清洗污垢,给她作为人的尊严,不要老是在想,要做。”

  所以,我们要在书籍中理解世界,因为读书让我们能够拥有进入世界的力量和勇气。

  书籍可以拓展我们作为个体的经验,让我们接轨于人类经验的总和。每个他者都跟自己休戚相关,无论是过去的人、现在的人,还是将来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人类总体经验的故事中,我们都能在他人的故事中获得教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时会感动: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

  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

  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

  无论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其实都是在探讨人类在不同情境中应当如何去选择。我们个体虽然是独特的,但是在人类的总经验中,个体又并不独特。

  我们经常说,每个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从个体的角度看也许是对的,但是放在人类的总经验中,这又并不准确。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会让你更多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我很喜欢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每次读都能再次洞悉我内心深处的幽暗,觉得自己比想象中更邪恶、更幽暗、更堕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籍会让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会让你反思科技与幸福。

  总之,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对你心灵的追问,都在帮助你反思自我、走出偏见,引发你思考那些自以为是的观念是否真的无懈可击。

  

  如果你现在一心向往成功,那我推荐一部让你感到扫兴的书,巴尔扎克的《驴皮记》。人世间有一块驴皮能够实现你的一切愿望,但随着愿望的实现,驴皮将会缩小,你的生命也会缩短,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块驴皮?

  如果你现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那也许可以打开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它能让你认识到,不要过于留恋聚光灯下的人生:

  “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如果你被强烈的使命感所驱使,甚至为了使命不惜把他人作为工具,我推荐你看戈尔丁的另一本著作《教堂尖塔》,这本书会让你反思: 自我强加的使命是否只是一种自我欺骗?

  当我们越多地理解世界,我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

  在书籍中超越世界

  如果书籍无法赋予我们对抗黑暗的力量,那么,读书就毫无意义。

  小说《偷书贼》贯穿着灰色的时代调性,但依然有很多令人温暖和感动之处。

  “二战”期间,犹太女孩莉赛尔在战火纷飞的德国艰难生活,她忍不住地偷书,这些偷来的书振奋了她的灵魂,给她活下去的希望。

  我在阅读过程中,时常想如果换作是我,是否拥有汉斯家族的勇气,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去藏匿一个犹太人。

  虽然,小说中的汉斯最后没有因为藏匿犹太人入狱,但现实中的柯丽却因为收容犹太人被送入纳粹集中营,她年老的父亲和姐姐都惨死其中。

  人类总体的经验时常在拷问我们内心,这些书籍能不能帮助我们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高光一刻。

  虽然这种高光一刻在有些人看来只是一种愚蠢,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提醒:

  “当善良成了白痴,仁爱变得无用,狂暴显示为力量,怯懦装扮成理性,美注定要被践踏和毁灭,恶却愈加肆无忌惮、扰乱一切。”

  梅什金公爵并没能撼动这张根深蒂固的网,他并不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他只能回到自己的净土。但是这个世界真的有净土吗?如果没有净土,我们还要做白痴吗?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特蕾莎会说这样一段话:

  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蔽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

  你坦诚待人却得到了伤害。不管怎样,还是要坦诚待人。

  心胸最博大最宽容的人,可能会被心胸狭窄的人击倒。不管怎样,还是要志存高远。

  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他人。

  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这也许就是经院哲学家阿奎那所说的,我们今生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超越今生。

  这就是我认为读书的四个境界,我们在书籍中逃避世界、营造世界、理解世界、超越世界。

  

  大家都非常熟悉童话故事《三只小猪》,三只小猪为了抵挡大灰狼分别盖了一座房子,大哥盖了草房子,二哥盖了木头房子,但是三弟不嫌麻烦盖了结实的石头房子。最后只有石头房子没有被大灰狼弄倒,保护了三只小猪的安全。

  我觉得小猪所搭建的房屋就可以象征人类的思想观念,可以捍卫我们自己。我们一定都是依据一定的思想观念在生存,一种崇高的观念可以将人高举,一种卑下的观念则会降低人的尊严。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站在人类总体经验的基础上来获得安身立命的伟大观念。

  只有这种伟大的观念可以赋予我们作为人的尊严,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有意义、有目的、有安全感,能够让我们超越暂时的琐碎和有限,能够让我们在一种更高级的意义上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观念也能够像石头房子一样来帮助我们抵御人生的艰难困苦以及命运的当头棒喝。

  无论是疾病的流行,还是外族的入侵,人的肉体也许很容易毁灭,但是这种伟大的观念却万世长存。

  人类只有站在伟大的观念上,才能感到自己的高贵和价值。伟大的观念创造伟大的人类,我一直觉得,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不在大师,更不在大官,而在于伟大的观念。

  哲学中有一个基本的争论是共相与殊相。有人说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共同搭建了西方哲学的大厦,柏拉图讨论共相,亚里士多德讨论殊相。

  但是追求共相的人很容易自诩掌握了绝对的真理,过于独断;只谈多元,又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误区,认为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在虚无中迷失人生的意义。你会发现,只有当我们认识共相,才能理解殊相。

  如果没有对普遍观念的追求,只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可能会导致意义的消解,就像孔子临死之时对子贡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因此, 我个人的读书体会,是尽力寻找共相和殊相的结合,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们用读书向先贤致敬,因为他们是我们追求智慧之路的前辈。只有谦卑,才能让我们真正认识前辈先贤。

  通过书籍,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也许能看得更高。但是请注意,你即便站得再高,你离天依然无限遥远,我们对于智慧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唯有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有限才能不断地追逐智慧。

  我们需要拥有对普遍性的追求,因为唯有伟大的普遍才能抵御人世的无常,才能对抗每天的庸碌和琐碎,但是我们要尊重多元,共相和殊相能够在苏格拉底否定性的智慧中得到结合。

  这种否定的智慧让我们即便探究了真理的浩瀚,也不会独断和傲慢。 我们越多地认识真理,只会让自己越多地谦卑,越多地尊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与光同尘。

  我们无知,所以我们读书,我们读书,所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

  【作者简介】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作者 | 罗翔

  来源 | 必记本(yxbijiben)

  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 上下滑动 延伸阅读 -

  惊人的“沉没成本”: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的高配

  小说《狼图腾》中有这样一则令人震撼的故事。

  当地人会在草原上设置一种强有力的捕兽夹,以此来捕获野兽,但却很少能捕捉到狼。

  这并不是因为狼有多聪明,而是狼如果被夹住了腿,会把腿连骨带筋全咬断,瘸着三条腿逃掉。

  而其他野兽被捕,只会在原地哀嚎,最终成为猎人的盘中之食。

  如果换成你,你会是勇于断腿自救的狼?还是会在恐慌中沦为猎物?

  不得不承认,我们时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不懂止损的人,往往只会损失更多。

  这就是 经济学上所说的「沉没成本」,指的是那些已经付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情感、精力等。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舍不得放弃沉没成本:

  你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半小时发现是部烂片,却还硬着头皮看;

  与男友相恋3年,明明双方已经没有感情,却还凑合在一起;

  去热门景点旅行,到了一看人多景色差,依然会走完全程;

  在一个行业工作多年,没有发展前景又不想放弃累积的经验,于是继续纠结懊恼…

  惊人的沉没成本告诉我们,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的高配。

  敢于及时止损的人

  赢在了未来

  英国有一句谚语说: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可为什么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做牛奶哭泣者?

  这是因为放弃沉没成本,会触发“损失厌恶效应”。

  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对损失的感受比获得的感受强烈约4倍,这就是“损失厌恶效应”。

  图源 | 《拆掉思维里的墙》

  在现实生活也是一样的,你眼睁睁看着钱财离你而去时,感受到的痛苦比你得到同等价值的东西时感受到的快乐大得多。

  也就是说, 当沉没成本产生时,人们会本能地“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这些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地埋藏在我们的认知里。

  控制着我们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我们总是害怕损失,而忘记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如果勇于接受这些损失,我们便有机会把生命投向无限资源的未来,找到更好的途径来弥补这些损失。

  日本松下通讯曾面临一次重大的危机。

  原本松下是日本第一,全球前列的电子计算机开发公司。

  但没想到美国IBM横空出世,这批黑马在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排名很快超越了松下。

  松下高层岌岌可危,纷纷献计抢占IBM的市场份额。

  没想到总裁松下幸之助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直接放弃电子计算机领域,哪怕已经投入了大量研究费用。

  从此,松下专注于发展传统产品,最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而当年和IBM一决高下的富士通、日立,之后都以惨败告终。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他们会很高兴地想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伤。

  正如著名作家林语堂所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敢于及时止损的人,虽然损失了过去,但却赢在了未来。

  难以放弃沉没成本的人

  终会沉没

  朋友和老公恋爱5年,结婚3年,老公有赌博的坏习惯,经常在网上玩牌。

  身边人都劝朋友,趁着还没孩子抓紧离婚。

  然而朋友却很犹豫,说舍不得和老公从大学一直到现在的情分。

  宁可帮他还贷款,守着一个烂摊子过日子,也狠不下心离婚。

  终于在高利贷催收人员找上门时,连婚房都赔了进去,她才终于选择离婚。

  相似的情况,热播剧《没有工作的一年》里的何雨就果断许多。

  虽然何雨与未婚夫已经有10年的感情,但在发现未婚夫和他公司里的实习生搞暧昧时,她既不看未婚夫手机,也不自己瞎想,立马把事情挑明,让未婚夫表态。

  见未婚夫维护实习生,无视她的感受,她直接一杯水泼在渣男身上,主动结束了这段感情。

  与渣男分手后,她很痛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

  但一夜后她又重振旗鼓,投入到工作中去。

  很少人可以做到这般果断,大多数人在沉没成本面前,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来都来了”、“都这么久了”、“钱都付了”、“孩子都有了”……

  就因为已经付出了,所以只得继续痛苦地硬撑着,直到没有什么可以继续损失为止。

  难以放弃沉没成本的人,终会沉没。

  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诗中写道:

  “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

  有效的做法就是在失去太阳的时候主动拥抱星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成年人最难的自律,莫过于及时止损。

  及时止损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场自救。

  越聪明的人,越懂得战略性放弃,不和烂人烂事纠缠。

  那些突破了沉没成本的人,通常能在未来创造出惊人的价值。

  及时止损,

  才是成年人的高配

  一次,印度“圣雄”甘地乘坐火车出远门。

  当他刚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掉到了车门外。

  就在这时,甘地迅速脱下另一只鞋子,扔向刚才那只鞋子掉落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已,甘地解释道:

  “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是个收获,这双鞋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对于甘地而言,掉落的鞋子不可能再找回,于是鞋子便成了他的沉没成本。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沉没成本而耿耿于怀,进行下一个决策时畏手畏脚,从而错失及时止损的机会。

  但 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更要敢于放弃毫无价值的过去。

  下面这3个思维,能帮助你克服沉没成本效应,做到及时止损。

  1、断舍离思维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写道: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断舍离不单单是一种家居整理、收纳术,更是活在当下的人生整理观。

  学会断舍离,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沉没成本的影响。

  断舍离思维的精髓在“断”,你只有先认清现实中的错误,做出“断”的决策,才有后面的“舍”与“离”。

  很多人不敢“断”,是因为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

  越是自尊心强的人,他们的沉没成本模式越严重。

  因为他们总希望证明自己是对的,假装自己没走弯路。

  每个人都会犯错,敢于直面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才能尽早脱离沉没成本的泥潭。

  2、减法思维

  《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想要改变现状时,往往更倾向于做加法而不是精简当前的事情。

  选择加法,或许是因为删减东西就意味着要承认之前添加的属于沉没成本。

  但事实证明,一味做加法并不是人生的最优解。

  如何抓大放小、提炼思维和行动范式,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感的方法。

  樊登老师在解读《减法》一书指出:

  “厌恶损失不应成为我们忽视减法的借口,我们所追求的减法是一种改进。

  这种改进即使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也是一种进步而不是损失。”

  比如远离不断消耗你的人、跳出不能让你成长的工作、果断放弃错误的决策……

  成长是做加法,而成熟是做减法。

  3、迂回思维

  所谓迂回思维,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避免正面的直接交锋,暂时地离开直线轨道,绕道而行,力争在曲折中寻找捷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魅力所在。

  在身边人都鼓吹坚持到底的时候,及时放弃就成为了一种“离经叛道”。

  成功的道路不只有一种,一条路行不通那就换一条。

  调整方向,迂回求解,远大于一味坚持带给你的回报。

  写在最后

  《小王子》里有一句打动世人的话:“你为玫瑰花费了时间,才让她变得如此珍贵。”

  玫瑰有很多,这一朵和那一朵,没有本质区别。

  你不甘心放弃的,是你为此付出的时间。

  可如果玫瑰已背离了你的初衷,甚至伤害了你,那么果断舍弃玫瑰,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人生那么长,买错了东西、走错了路、爱错了人,及时止损就好,再出发亦可重遇好风景。

  人生又那么短,别陷入沉没成本的内耗中,该断就断,该离就离,你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愿你善于把握住每一次机会,敢于舍弃每一个沉没成本。

  最高级的朋友圈:断舍离

  新裤子乐队的主唱彭磊,在坊间有个称号:朋友圈拉黑狂魔。

  他的微信好友人数,常年只保持在100个。

  加了就再没聊过的人,删;看不顺眼的人,删;无聊的人,也要删。

  他曾在采访中谈过自己的生活哲学:永远不会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

  人在年轻时,总喜欢给朋友圈做加法。

  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发现,其实没必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最高级的朋友圈,永远是断、舍、离。

  不舒服的关系,当断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句感触很深的话:

  “很多人最大的执念,就是太渴望留住感情,却不管它到底适不适合你。

  你得知道,那些让你觉得很累的关系,其实都是错的。”

  人与人相处本该舒服,太费力的关系,只会让自己受伤。

  后台有位读者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刚进大学时,她很想跟班里一个女孩成为朋友,有事没事总喜欢往人家宿舍跑。

  不是拉着她聊最近读过的书,就是邀请她去看展。

  在她的努力下,两人关系逐渐就近了起来。

  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虽然掏心掏肺,但对方却总是不冷不热。

  而且,两人在很多地方都合不来。

  她喜欢听民谣,姑娘却说听民谣的都是假文艺;她失恋了哭着找人安慰,对方却觉得她矫情。

  每回聊天她都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对方就会不开心。

  到最后,身心俱疲的她只能选择了结束这段关系。

  作家刘瑜有句话说得很对:

  “如果一个人需要你搭上很多精力才能留下,就已经注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后的缘分了。”

  如果你的付出,他不理解;你的心情,他不在乎,那这份感情本就不值得继续。

  就像小说《刺猬的优雅》里讲的: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同频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的优雅。”

  真正跟你频率相同的人,无须刻意维系,也能彼此相惜。

  可若不是一路人,再怎么努力也是毫无意义。

  生活已经很难了,何苦再在关系上为难自己。

  不合适的人,就别再强求;让人疲惫的感情,就干脆放手。

  凡是让你费劲维系的关系,都是错的。

  消耗你的人,当舍

  在豆瓣上看过一个话题:你是什么时候下定决心结束一段关系的?

  其中,有个回答让我感触很深:

  “当这段关系带给我的能量,远低于对我的消耗的时候。”

  这些年认识的人越多,越发认同一句话:

  “你身边的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生活质量。

  和消耗自己的人在一起,是一场巨大的社交灾难。”

  作家夏一玄在文章里,提到过自己的一个朋友。

  大家每次出来吃饭时,他不是说工作无聊、感情不顺,就是抱怨领导找他麻烦。

  把本来轻松的朋友小聚,硬生生变成了一场吐槽大会。

  她每回都好言好语地安慰对方,还好心给他介绍了一份新工作。

  结果对方到了新公司,依旧每天浑水摸鱼,无所事事,最后自然没有通过试用期。

  后来有次聚会,她因为要临时加班,就带了电脑过去。

  结果那位朋友不仅阴阳怪气地说她“想赚钱想疯了”,还指责她之前推荐的工作不靠谱。

  晚上回到家以后,她马上就拉黑了这个朋友。

  生活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人:

  有些人就像辆负能量满满的垃圾车,让你一天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整个人也变得戾气满满;

  有些人明明自己不思进取,却见不得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不是当面酸溜溜地讽刺,就是背地里使绊子;

  还有些人干脆把你当成免费饭票,毫无底线地索取,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对待这些总是消耗你的人,最好的自救方式就是远离。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和对的人在一起,你会因为他变成更好的自己;和错的人在一起,你却会因为他失去整个世界。”

  一段好的关系,两个人一定是互相滋养,彼此成就。

  无效的社交,当离

  有段小对话,每次看完都感慨颇深。

  甲跟乙炫耀:“我微信有3000好友。”

  乙问道:

  “多少人对你秒回?

  多少人劝你早睡?

  又有多少人愿意借钱给你?”

  甲听完,沉默了。

  人在年轻时,总是很容易被所谓的人脉网绑架。

  聚会去了一场场,除了疲惫一无所获,却告诉自己“这是拓展人脉”。

  好友加了一个个,虽然根本没再跟人聊过,却自我安慰“会用得上”。

  后来慢慢你就会发现,那些没有实力的社交,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

  热播剧《亲爱的自己》里,有段情节尤为扎心。

  张芝芝和老公刘洋都只是普通的上班族。

  因为政策改革,两人的孩子进入了当地一个比较好的幼儿园。

  看到周围的家长都是非富即贵,芝芝一心想融入她们的圈子,给家里争取更多的人脉资源。

  为此,她不是天天给大家烤饼干,送小礼物,就是熬夜帮大家做策划案。

  本来她以为群里的家长都把她当成了朋友。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个插曲,才让芝芝明白:原来自己所谓的人脉,不过是个笑话。

  有次她去接女儿放学,碰到幼儿园门口有人争执。

  她好心好意地过去劝架,对方老太太却毫不讲理地打了她一巴掌。

  芝芝又难过又委屈,但围观的“朋友们”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她。

  后来,得知打人的老太太是隔壁小学校长的母亲后,芝芝甚至还被家长们踢出了群聊。

  看起来残酷的一幕,恰恰揭示了成年人最大的社交真相:

  好的人脉,不是刻意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

  有句话说的好: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认识了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人生最大的错觉,就是多条朋友路好走。

  但社会的残酷真相是,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

  你认识多少人,远没有你自己是谁来的重要。

  与其在觥筹交错中耗费心力,不如多一些独处的时间来丰富自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足够强大,世界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里写道:

  “想要让生活变得快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扔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生活需要大扫除,朋友圈同样如此。

  不舒服的关系,当断;消耗你的人,当舍;无效的社交,当离。

  将无关紧要的人请出生命,才能腾出空来拥抱知己二三,见识天地广阔。

  往后把时间留给自己,学会为自己而活,才不负来这人间一趟。

  ☆ 【红馆】致力于 “ 好文 ” 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