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和男朋友上床” | 别当普通玩家

  文/芈十四

  前段时间,有个22岁的姑娘,给我发私信,说谈了个男朋友,她很喜欢,相处得挺好。

  两个人出去旅游,男朋友挺尊重她,定了标间,说好了分床睡,也确实分床睡了。但是中间嘛,肯定有些情侣交往的小细节——从这个姑娘的叙述来看,晚上回到酒店,男朋友一哄,估计是亲了摸了也硬了,男生自然就想顺水推舟,看看能不能情到浓时做一些更亲密的事。

  姑娘态度很坚定,就是不愿意,男朋友也没勉强,但是旅游回来后,他就冷淡了很多。

  于是姑娘慌了,跑过来问我:明明旅游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啊,为什么回来之后他这么冷淡,我真的做错了吗?——重点在这——她说:我看了知乎上相关的东西,我是不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可我就是没办法接受婚前性行为啊。

  吓得我立马劝,我说:别,千万别。

  

  大家都知道,知乎因用户主体以中产和中产预备役为主,是一个价值观超脱中国主流的社区,尤其在对待婚前性行为和女性权利议题上,尤为激进。

  只要你去搜此类问题,占据答案高票的,大多是自由主义派的观点。我估摸着,姑娘看了,肯定有所动摇,开始困惑自己要不要和男朋友上床。

  本来呢,一个人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这个姑娘,22岁时死活想不明白要不要和男朋友上床,可能没过多久分手了,见识过身边各种光怪陆离的人,也许得到24岁才终于把这个事想通了。

  也许要付出一些代价,自己摔一些跟头慢慢摸索——比如失去一开始喜欢的人啦,比如我曾经就因为这个问题错过了一个喜欢的男孩子。但大体上,我觉得,这些慢慢想通的过程,都是一个比较踏实的进阶之路。

  知乎真的是个蛮特别的地方,在很多问题上有独树一帜的态度。而且知乎上的人说服技巧都特别高,我觉得我也算是一个很坚定的人了,但在知乎待了三年,最近自我反省,才发现,很多问题都被渐渐“洗脑”了。

  这种洗脑的后果,就是世界观的更新,脱离了实践的反复否定之否定,变成了强行升级。这样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认知与行为的断裂。

  

  别人告诉你这样做是对的,你原本不是这样想的,但觉得他说得好对啊就准备按照他说的去做,但是你并没有拥有这一套完整的逻辑链,你的行为并非建立在稳定的三观之上,就容易反噬自身。

  这可能是这几年互联网信息流发展,对青少年社群带来的最大影响,被我称之为“新媒体时代的揠苗助长”。

  我本科时,对伦理学很感兴趣。伦理学关注的对象,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人类行为的“好”的判断标准,以及这种标准是如何形成的。

  但是我发现,到了新媒体时代,“好”的标准被打碎了,四分五裂,这种情况在学术上有个非常形象的专有名词,叫做“ ethical fragment ”(伦理碎片)。

  也就是说,你每一天,泡在网上,刷知乎,逛微博,看公号,接触到无数的言论。你每次看到一个新的论点,都会觉得这种观点好像很有道理——即使很有可能,在逻辑上他们是矛盾的。

  你总是被说服。

  其实言论本身不存在错误与否,只是不同的年龄经历的事不同,每个人的情况也各异。但我们这一代人,从青春期起就进入到新媒体的言论超市,还没有甄别自身是否应该听从某种建议的能力,很多时候急急忙忙地替换了三观系统,导致与自己的硬件不兼容。

  接受一个新的观点,原本应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需要反复的咀嚼、试验、反刍和消化。但是刷着时间线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代人,有时候一天之内,面对同一个热点,观点都能被改变无数次。

  想想也挺可怕的。

  

  这也是我在写公号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的问题。

  前几天在后台,有个女生留言,说:关注了你一周,发现这个号对未来的人生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精神的饥渴感,远比肉体来得更猛烈。我们迫切地需要升级换装备,走到新地图里去打怪,用战利品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当然,这种饥渴感也是我们这种营销号存在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收到了一个个问题:

  我今年大一了,想经济独立,要不要去做兼职

  ——我既可以告诉你经济独立是成年人迈向世界的第一步,没钱谈什么都是JB;也可以告诉你,在家庭条件尚可的情况下,抓紧时间投资学习才是正经事。

  我刚工作一年,要不要买一个昂贵的包来作为职场通行证

  ——我既可以告诉你奢侈品的溢价到底从何而来,所谓的包包并无法证明一个职场新人的价值;也可以告诉你人情冷暖,有时候一个包可以帮你无意中打出一个暗示信号,在职场初期叠加双重buff。

  要不要和男朋友上床

  ——我既可以自信又坦率地告诉你现代女性和那层膜之间毫无关联,避孕措施比任何纠结都来得重要;也可以冰冷又世故告诉你,对于某个阶层的嫁娶而言,处女情结就是一个可以抬价的筹码。

  成长是一条漫长的主线,从十几岁开始会渐渐触发难度越来越高的主线任务,从选专业到选职业,到择偶,到买房定居,到孩子上学要不要出国。

  一个个问题迎面走来,如果我们看了一段话,就可以立刻击败它们,获得经验值,我们当然会得到迅速、立即见效的成就感,也觉得自己成长很快,学到了很多技能。

  游戏攻略是玩家通关的阶梯。但人生Online这个游戏,和任何其他RPG游戏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物角色的个体属性都千差万别,如何加点,如何学习新技能,如何找到新队友,都需要自己实实在在地通过副本去试验。

  前期副本简单,可以偷懒,但到了后期副本难度增大,攻略借鉴价值的边际效应递减。你就会发现,只有自己磨炼出来的打怪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别人的那些,都不好使了。

  成长在新媒体时代,是一种幸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攻略,提前知道前面的Boss大概是什么难度,要带什么装备去打,或者找哪一类的队友更容易过。

  但如果这种幸运变成你偷懒的借口,你指望从攻略里得到所有答案,那么到了后期,你会发现,你与那些自己琢磨技法的人,差距越来越大。

  别当普通玩家,总有人要通关到最后的,为什么不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