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又回来了,这事儿却过不去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小羊们对付灰太狼的暴力手段;《柯南》中涉及到的「毒品」二字;

  《芭比》中的埋炸药、偷窃、抢劫等犯罪元素;

  《小猪佩奇》中人物打开飞机舱门悬吊在半空,冲浪等,都被视为妨碍未成年人成长的不利因素。

  不必惊慌,也无需诧异,毕竟「家长举报动画片人物染发」而导致片方下架的事情也并不新鲜。

  

  因此,就在它重新上架时,网友们第一个冲过去检查一下偶像有没有断手断脚。

  

  奥特曼回来了,但相似的事情却在不断发生,因为我们始终要面对一个问题:能不能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危险的、阴暗的一面。

  01

  阴暗,无处不在

  刚刚抛出来的问题,是一定不会达成共识的。

  举个例子,那些对奥特曼的下架举双手赞同的家长们,大概率都会以孩子小学时就读过四大名著为荣,且不说《红楼梦》里的基情奸情婚外情,随便列几个《水浒传》的章节标题:武松醉打蒋门神、宋江怒杀阎婆惜、淫妇药鸩武大郎、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整本书堪称犯罪行为大赏。

  动画片要禁要分级,那电视剧呢,电影呢,抗日神剧里手撕鬼子的暴力场面更为血腥。

  拳击、击剑等体育赛事,是不是也应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呢。

  

  诚然,我们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在童话般的世界里,可是,那个世界你真的了解吗?

  就拿我们非常熟悉的《格林童话》来说,《灰姑娘》中继母的两个女儿,为了让脚塞进小巧的玻璃鞋,会砍下脚跟上的肉,在王子与灰姑娘的婚礼上,两姐妹都被啄瞎了眼睛。《白雪公主》中的皇后被迫穿上了烧红的水晶鞋,跳舞至死。

  然而这已经是被魔改到无法认祖归宗的版本,原本的格林童话,连角落里都充满了血腥与变态:

  杀死白雪公主的不是继母,而是亲生母亲,白雪公主死后,王子天天守在她的尸体旁进餐;

  狼伪装成小红帽的奶奶,把小红帽骗上了床,还诱导她吃下了奶奶的肉,旁边的小猫低声说:「荡妇!吃你祖母的肉,喝你祖母的血!」失去童贞和家族相食,哪一个都格外吓人。

  

  睡美人被国王强暴了,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生下了一男一女,知道了真相的她爱上了国王,心甘情愿做他的情妇,而皇后因为嫉妒,把她的两个孩子炖了,国王喜滋滋大餐一顿,而睡美人最终被扔到火里烧死了。

  这就是《格林童话》原本的样子,与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版本相去甚远。它一步步走向光明的过程,就是太多太多的奥特曼被下架的过程。

  02

  被阉割的童话

  儿童刊物与音像制品的「从良」,是从「童年」这个概念出现后开始的。

  《童年的消逝》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之前,儿童并不是什么独特的群体,没有「少儿」的概念,自然谈不上「少儿不宜」。

  那时候,儿童对知识的获取就靠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长辈们讲述的故事,一代一代人就是这套故事体系,大人小孩都在说在听。

  但是印刷术普及之后,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信息接受差就显现出来了,为了让儿童逐渐能读懂成人主导的知识体系,于是出现了针对儿童的读物,童年的概念也就此诞生。

  

  《格林童话》本身是一部民间故事集,跟童话没有半毛钱关系。

  它黑暗血腥,但它是特定时代和背景下的产物,字里行间映射着德国历史上不间断的战争、死亡、暴政与杀戮,充满了暴力意识、性别歧视、男权思想、反犹主义...其恐怖程度,让它在二战之后被禁止在学校教授,因为里面充斥着浓浓的纳粹味道。

  长辈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认清现实,以在残酷的境遇中活下来,所以他们不会对儿童有所隐藏,生活中有什么,故事中就有什么。

  

  如果说《格林童话》代表着原始的儿童成长形态,那么《安徒生童话》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童话范本,跟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相比,他笔下的故事是专门写给小朋友看的,也为了面向市场而扛起了真善美的大旗。

  虽然也有很多故事反映了社会现实,但他的文笔唯美,画风清新,卖火柴的小女孩虽惨死街头,但她生前看到的最后一幕却极其美好。

  同样的,《海的女儿》中,人鱼公主化作泡沫消失了,残酷的死亡升华成了美好的景象。相信没有家长会拒绝给孩子讲这个故事,但这个故事的悲剧性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名著,而且它通篇都传递着这样的思想:一个女子为了爱情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近几年我们总在讨论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的地位与意义,但这个故事很显然是歌颂女性的自我牺牲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几乎都在告诉别人,女孩子要漂亮、单纯、善良才能得到美满的婚姻,女主们对爱情的坚持,处处充满了我们现在所嘲笑的「恋爱脑」,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类故事是否严重影响了女孩子的成长呢,在未来的某天,它的结局是否会被改编呢?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孩子能够读到乌托邦式的故事,真的非常幸运,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大环境中,我们有自信去歌颂和平,也有实力去维护和平,这些鸡汤式的童话如果让叙利亚战场上的儿童来阅读,我很好奇会是怎样的场景。

  只是,当儿童的成长被越来越重视时,所谓的童话就逐渐成为了成年人的意志伪装后的产物,它处处充满着成年人眼中的政治正确和中产阶级趣味。

  这些故事的终点并不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是当软软糯糯的孩子在现实中被碰得头破血流时无奈地说一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03

  童话,是毁梦的

  维特根斯坦说:「那些没有经历过童话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强暴时会毫无防备。」

  因为童话不是用来筑梦的,相反,它是毁梦的。

  儿童故事中的最大反派,大概不是小怪兽,而是继母。

  

  这个无恶不作,令人恨之入骨的角色,在童话原本的立意中,都是亲生母亲。

  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往往有两幅面孔,一个是宠他的,一个是凶他的,而母亲这个角色本身也是具有双重性的,她能孕育生命,也能毁灭生命,母爱也不全是伟大的,当爱走向极端便是扼杀。

  为了迎合人性本善的主流价值观,在儿童的故事中,母亲的负面意义都被继母这个角色承担了,这也直接导致了继母的风评被害。

  就拿眼前的例子来说,宝妈们对于孩子的成长规划,大多都是居高临下式的,任何偏离了预期的因素,都会被极力排除在外,从孩子小时候的一餐一食,到长大之后的催婚催育,一句「都是为你好」掩盖了太多亲子间的纠葛。

  

  当越来越多的作品敢于探讨原生家庭时,「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的说法也被普遍接受,那些和谐的公共伦理背后,很多的负面因素不是消失了,只是被掩盖了,而童话一直在用隐晦的方式,提醒着这些残酷的存在。

  同样的,故事中的孪生兄妹,他们的品性往往相反,一个极为善良,一个极为恶劣,这些也都是同一个人身上的正反面的生动诠释,就像我们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做权衡时,脑海中总会出现的两个小人儿一样。

  童话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它如实记录着现实中的一切,用一种看似天真烂漫,实则「包藏祸心」的语言,读懂了,也就成长了。

  04

  写在最后

  早在孩童时,奥特曼就提出过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你相信光吗?」

  如今,问这个问题的人,却很难体面地站在阳光下--因为爱的庇护。

  

  家长们固然热衷于给孩子造梦,但又害怕现实教会孩子们做人,两难。

  当儿童性侵案越来越多,要跟孩子聊一聊性么?疫情之下,要跟孩子聊疾病与死亡么?校园暴力那么普遍,要聊一聊我们与恶的距离么?

  童年是被制造出来的,随着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童年也在逐渐消逝。

  当小孩子们从早到晚抱着手机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时,他们与成人接触到的信息就越来越没有差别,纸质时代造就的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孩子们并不是早熟,而是自然适应了当下的生态。

  这个议题太过宏大,远远超越了利弊的范畴,但无论童年有没有被剥夺,我们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童年,不应该站在现实的对立面,而要为滚滚而来的明天做好准备,它不是为了躲避战场,而是为了冲向战场。

  推荐阅读

  “古装美男”消失,不是因为脸不行

  作者:柳嘟嘟。拾文化(ID:shiyafengshe),以理性的姿态看待人和物,以文化的底色,传达情感、新知、文化和生活。文化改变生活,信仰照进心灵。

  喜欢,就给文章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