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成 | 大学课堂中的伦理风险与规避策略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一分钟阅读

  Scanning

  ﹀

  ﹀

  ﹀

   研究问题

  大学课堂的文明生态既要以启迪人的学问智慧、建构人的专业理性、拓植人的研究视野、积淀人的学术厚度等为操业,又要以挺拔人的精神脊梁、培育人的价值理性等为本志。安身立命,本立道生,是大学课堂亘古不移之本色。然而,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人的问题等交织投射到大学课堂之中,其应有的文明生态招致空前挑战,大学课堂中面临哪些或显或隐的伦理风险?

   摘要

  大学课堂是大学教育抱负实现的最主要场域,其本体意义上是学术使命与伦理使命双重负载。伦理使命是“我们”之“普遍物”对“我”之“单一物”的人文接纳与文化洗礼并实现“我”的“入世”和“在人间”,从而由“自然物”转化为“精神实体”。大学课堂的伦理使命具体表现为:唤醒与挺拔人的精神意识与道德意志、教化与坚定人的规范意识与责任伦理、培育与沉淀人的他者意识与关怀伦理,既安抚人之“肉身”又安顿其灵魂。然而,检视当下大学课堂,多因素交织投射致使其存在着令人忧虑的伦理风险。文章从高校教师自身教育与教学优化、课堂伦理要素内嵌、规范与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大学生的伦理觉悟与实践等维度入手,探究其伦理风险规避策略。

   观点扫描

  ●大学课堂是大学教育抱负实现的最主要场域,其本体意义上是学术使命与伦理使命双重负载。

  ●伦理使命是“我们”之“普遍物”对“我”之“单一物”的人文接纳与文化洗礼并实现“我”的“入世”和“在人间”,从而由“自然物”转化为“精神实体”。

  ●大学课堂的精神意识唤醒集中表现在引起大学生对学问的敬畏精神、对科学之求真精神、对大师学者的敬仰精神、孜孜不倦的批判质疑探索精神以及对自我的超越精神等。

  ●大学课堂的伦理使命,在于通过唤醒与挺拔人的精神意识与道德意志以促进大学生精神实体性建构与自我伦理世界的完善;在于通过规则的课堂内嵌,奠定大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责任伦理;不为知识主义所宰制,在知识学问充盈的课堂中浸润人文情怀,培育他者意识与关怀伦理;既安抚人之肉身”又安顿其灵魂。

  ●检视当下大学课堂,多因素交织投射致使其存在着令人忧虑的伦理风险。首先,“知识主义”宰制下的精神与道德缺场。其次,虚假自由与“手机控”泛滥致使规范拒斥与责任伦理颓废。再次,教师“独白”与学生“自负”所致的他者意识冷漠与关怀伦理稀缺。最后,“功利主义”蛊惑下“肉身”与“灵魂”的撕裂。

  ●大学课堂必须要嵌入伦理使命自觉,通过思想与实践的多维策略来实现:加强教师课程伦理意识教育,优化其教学伦理过程;培育课堂伦理,彰显人文精神;完善课堂规范,注重过程落实;觉悟大学生的伦理意识,强化其伦理实践。

  文/崔振成

  作者简介/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文章出处/《江苏高教》2017年第7期57-61

  关键词/大学课堂;伦理使命;伦理风险;伦理觉悟与实践

  (全文共约8100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大学既是知识与学术的实体,又是文化与伦理的实体。因此,大学不仅要启蒙人的知识逻辑与工具理性,还要赋魅人的道德人格与伦理情怀,即“明其明德”“正其人伦”。当前大学教育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多元资源开发与价值利用来实现其本体性使命承担。不过,大学课堂毕竟是其施展教育抱负的最主要场域。大学课堂的文明生态既要以启迪人的学问智慧、建构人的专业理性、拓植人的研究视野、积淀人的学术厚度等为操业,又要以挺拔人的精神脊梁、培育人的价值理性、点化人的伦理觉悟、激发人的家国情怀等为本志。安身立命,本立道生,是大学课堂亘古不移之本色。然而,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人的问题等交织投射到大学课堂之中,其应有的文明生态招致空前挑战,其中或显或隐的伦理风险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深度研究和积极应对的紧迫课题。

  一、大学课堂教学的伦理使命

  何谓伦理使命?伦理具有实体性存在与使命性存在的双重属性。作为实体性存在的伦理是一定社会一脉相承的价值规范与人际秩序体系,是具有普遍性共识的伦理世界;作为使命性存在的伦理是指普遍性共识的伦理世界对每个个体的伦理普照、伦理教化与精神生成,实现人由原子式向实体性过渡,最终完成“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归根结底,伦理世界要通过“我们”对“我”的人文接纳与文化洗礼,实现“我”的“入世”和“在人间”,从而由“自然物”转化为“精神实体”的第一次飞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德性,毋宁说应该是一种伦理的造诣”。所以,伦理使命的要旨在于“以文化人”,即以伦理的文化要素来形塑人的道德精神,完成对人由“蛮荒”走向“文明”的“人化”过程。

  大学课堂应该坚守伦理使命自觉。大学课堂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邀约、相互统摄、相互碰撞、相互生成的高度专业化且肩负综合性价值诉求的场所,任何形式关系的影响都无法替代课堂生发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联必然涉及伦理道德,因此伦理文化应作为大学课堂的根本底色。不过,伦理不等同于道德,“伦理强调外在客观的规范与秩序,而道德可以界定为个体的内在规范,即个体的行为、态度及其心理状态”。但是,伦理可以诞生道德,伦理在场是道德在场的文化前提。所以,大学课堂在担负知识、理性、逻辑等学术使命的同时,还必须担负起伦理与道德的本体使命,或者说后者为前者奠基并决定着前者的质量与方向,“把伦理性作为‘有教养的人’的根本特性,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理念”。悖逆伦理使命的大学课堂不仅是异化的,而且有害于人的完满人格与完整生命的养育与生成。

  大学课堂究竟承载何种伦理使命?以下几方面虽非充分,但却必要:

  首先,唤醒与挺拔人的精神意识与道德意志。大学课堂的独特性在于将人投放到伦理世界、人文情境之中,并通过主体间性交往互动实现对人精神意识的唤醒和精神实体性的自觉建构。大学课堂的精神意识唤醒集中表现在引起大学生对学问的敬畏精神、对科学之求真精神、对大师学者的敬仰精神、孜孜不倦的批判质疑探索精神以及对自我的超越精神等。精神是个体伦理实体性的最直接且最深沉的表征,黑格尔说:伦理“只有作为精神本质才是伦理的”。人因精神性而凸显鲜活灵动、气质斑斓、个性张扬,没有精神意识眷顾的课堂必然陷入一潭死水、机械枯燥且远离人性。精神意识需要唤醒更需要挺拔,需要在过程中检阅与修炼。道德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奠基与引领的重要价值。道德意志力是个体之内外世界伦理、自我与他者伦理亦即“成己”与“成物”得以完善的关键力量。大学课堂中坚定人的道德意志非朝夕之功,需要师生与生生之间深沉的伦理理解与执着的伦理实践方能化育而成。总之,大学课堂的伦理使命之一,在于通过唤醒与挺拔人的精神意识与道德意志以促进大学生精神实体性建构与自我伦理世界的完善。

  其次,教化与坚定人的规范意识与责任伦理。大学课程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有教养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典型特质在于有规范意识、有责任伦理。“一个有教养的人,要能了解并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当面临伦理问题时,要能做出智慧的、负责任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大学课堂要通过规则约定与践行促进大学生规范意识与责任伦理的内化与厚积。大学课堂的学术自由不意味着规则阙如的散状放任,譬如行为参与规则(即人的物理在场)、话语表达规则、逻辑延展规则、学理研究规则、交往礼仪规则等,不仅具有课堂存在的合理性,更有其教化价值的必要性。当然,这些规则需要在商榷中伦理生成并保持其合理限度及有效张力空间。没有规则的大学课堂要培养出有教养的大学生是难以想象的。没有规则,大学生就会在虚假、虚妄的自由价值观支配下,逃离与之身份角色匹配的责任伦理,沦丧其内心最应该庄严持存的道德良心。所以,大学课堂的又一伦理使命即在于通过规则的课堂内嵌,奠定大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责任伦理。

  再次,培育与沉淀人的他者意识与关怀伦理。大学课堂显然要以知识学术的探幽发微为核心任务,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本着“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学理进路,并守望“文以载道”的价值使命自觉。所以,在大学课堂知识与学术碰撞与生成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大学生自我以他者为镜像,学会聆听、尊重、和而不同、开放包容、分享共生,要将他者纳入自己的世界,在相互交织投射中丰富与修正自己,超越自我狭隘的自负与自囿,培育他者意识。心中有他者,方能关怀伦理的内化与外为。关怀伦理即是旨在通过大学课堂的有意引导,培育大学生对他者、对周遭世界“民胞物与”“仁民爱物”的仁爱情怀,使之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怀伦理是对“精致利己主义者”高度的文化警惕与伦理规避,人因关怀伦理而彰显类生命之共性价值,既温暖自己又温暖他者,推动人“诗意栖居”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建构。所以,大学课堂不能被知识主义宰制,应该在知识学问充盈的课堂中浸润人文情怀,培育他者意识与关怀伦理,此为大学课堂不可漠视的本体性伦理使命。

  最后,既安抚人之“肉身”又安顿其灵魂。大学不是职业培训场,大学课堂更不是培训车间。因为大学除了成就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之外,更肩负着眷顾其完整生命、成就其完满人性、建构其精神家园、赋魅其人格魅力等核心使命。人是生物性与文化性共在的复合体,前者关注人之肉身,后者关注人之灵魂。大学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生物性之肉身,使之具有专业优势并能在自然世界、生活世界中“安其身、成其业”。但是大学教育不能止于此“安身”的功夫,更要关注大学生的文化性之灵魂,使之具有终极价值沉思自觉并能在意义世界、精神世界中“立其命、成其人”。大学生自我的伦理安全即在于其肉身与灵魂的守衡笃定,既知何以为生,又明为何以生。大学课堂教学的优劣不能以知识学问的容量多寡为单维度标准,要警惕一个个“无根的孤魂”“思想的碎片”“荡荡之游魂”的黯然生成。因此,大学课堂伦理使命的个体落实,必须要既安抚大学生之肉身又安顿其灵魂,保障其各得其所、守衡笃定、有度从容。

  大学是文化与伦理的实体,大学课堂本体意义上肩负着伦理使命。检视当下高校课堂的实然场域,却充满令人忧虑的伦理风险。二、大学课堂中令人忧虑的伦理风险

  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课堂教育理应承担化育人才的伦理使命。然而,笔者身在大学教育一线,并基于课题研究深入到省属若干其他高校听课调研,其间深感大学课堂中因伦理使命缺失而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教育悲剧、人之悲剧。大学课堂工具理性范式、大学教师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根深蒂固的“先在隐忧”、虚设的大学课堂规范、手机控制下的大学生生活样态及其价值观的困惑迷惘、功利主义浸染侵蚀等,隐生着令人忧虑的伦理风险:

  首先,“知识主义”宰制下的精神与道德缺场。精神的才是伦理的,人因其精神家园与精神气质的建构内生才由“我的世界”融入“我们的世界”并诞生其伦理道德实体性。大学课堂应在人文底色下唤醒与挺拔人的精神与德性。然而,当下大学课堂在“知识主义”和“工具理性”预设与压制下,表现为精神与道德的剥离与缺场。“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良能缺位、伦理退隐这两大现实表现,在其道德哲学上的表现就是‘没精神’。”大学教师执着于知识学问的传授与知识的习得,往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礼记·学记》),鲜有将学生精神实体性与德性培育纳入鲜活的课堂现场之中。更有甚者,课堂复述教材、照本宣科,一版PPT包打天下,毫不在意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具体的伦理世界和深沉的道德世界。从而导致大学生除了死记硬背一些零散的知识碎片用于应付期末考试之外,对学问缺乏敬畏精神、对科学缺乏求真精神、对大师缺乏敬仰精神、对真理缺乏探究精神、对自我缺乏超越精神,对德性卓越缺乏原初动力。精神与道德缺场的大学课堂是本末倒置的课堂样态,隐含着可怕的伦理风险。

  其次,虚假自由与“手机控”泛滥致使规范拒斥与责任伦理颓废。价值观“多元主义”的虚假合法性刺激了大学生对自由的虚假理解。不少大学生认为作为“成人”的自己有自我支配的权利,不必再恪守规范,受到制度的限制和束缚。譬如愈演愈烈的所谓“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不逃课就不完美”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有学者认为大学生逃课的理由主要包括:“一是有些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可度不高,认为学了也没有用;二是上课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兴趣;三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不到学生的要求;四是学生急功近利,只关心考不考试,不考则不学不看;五是学生希望教师不要讲比较难懂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进取精神不足”。其实,归根结底是其在错误价值观支配下虚假自由对规范的拒斥在作祟。同时,“手机控”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治理的一大顽疾。“手机传媒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影视、网络之外而独立存在的‘第五媒体’。”智能手机铺天盖地的生活渗透,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人际关系,更是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课堂上,手机追剧、玩游戏、刷微信朋友圈等已经成为颠覆课堂正常伦理的“病态景观”。对学问、知识、学者没有敬重更没有敬仰,对作为青年学者的自身使命与责任漠不关心,对父母艰辛供养和殷切希冀的良心牵绊置若罔闻。难以想象,一个对自己学习不负责任的个体如何对未来职业负责、对他者负责、对国家负责!更糟糕的是,有些任课教师对此听之任之,或畏得罪学生,或畏影响教学进度,或者干脆认为成年大学生的选择由其自身负责了事。虚假自由支配、手机控制的课堂导致大学生对规范的拒斥及其责任伦理的严重颓废,暴露出深重的伦理风险与危机。

  再次,教师“独白”与学生“自负”所致的他者意识冷漠与关怀伦理稀缺。北大钱理群教授曾振聋发聩地指出,现在的大学教育正在培养出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攻于算计且往往“理智的作为”与“理智的不作为”。以至于美国学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教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存在着这样鲜明的对比:对家庭和朋友忠诚,而不顾公共利益;一丝不苟地履行按照惯例所必须履行的责任,而对陌生人的疾苦或并不特别涉及某个人的坏事则漠然置之”。导致这种后果与大学课堂中他者意识冷漠与关怀伦理稀缺不无干系。首先,大学课堂现场不乏出现教师“挥汗如雨”而学生“各行其是”的尴尬景象。不少教师缺乏问题引领的课堂风格与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行动,自说自话的“独白”成为其课堂过程中唯一表演形式,学生没有师生互动的机会、生生对话的平台,也就没有他者与自我同构的价值认同与意识自觉。其次,自负情绪蔓延下,不少学生不屑于对他者观点包括教师观点的敬重与接纳。有些学生“知一”以为“知十”、“其学尚不能为己,其志已在于为人”,对他者的学术观点与价值解读往往存在世故的文人相轻情结。总之,在教师“独白”式课堂风格与学生“自负”情结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他者意识与关怀伦理十分稀缺,成为大学课堂滋生伦理风险的又一根源。

  最后,“功利主义”蛊惑下“肉身”与“灵魂”的撕裂。“功利主义”与“工具理性”“知识主义”之间勾连互摄,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病态化的根本病灶。功利主义浸淫从专业选择就已开始,很少有大学生是因为坚定的学术信仰、浓厚的专业兴趣、执着的学术追求而选择专业,就业形式与待遇高低几乎成为唯一的专业选择判据。以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取得保研资格以及挣得奖学金条件等作为大学课堂目标定位。大学课堂学习过程,要么知难而退缺乏毅力,要么草草应付缺乏匠人精神,或者死记硬背泯灭创新之灵动,或者一知半解弃绝质疑之精细。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大学生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之“外王”层面的关注也远远高于对其价值信仰与伦理道德之“内圣”层面的关注。如此功利主义张扬下,大学生往往“偏重于主观的、短暂的愿望,而不是道德需求,不断获取金钱逐渐被当成了最终目标”。再加上以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普适价值为支点的普遍性伦理共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与凝聚认同乏力,最终导致大学课堂人为撕裂了大学生本应统一共在的“肉身”与“灵魂”,只使其知“生”而不让其知“命”,隐含着个体内外世界失衡的伦理风险。

  如此伦理风险给教育、人、社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安全隐患,积极探索其规避策略是实现高等教育文明、人的文明与社会公序良俗的迫切需要。三、大学课堂中伦理风险规避的实践策略

  伦理风险实存的大学课堂是大学教育的变异形态,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偏离教育初衷、戕害人性完满、抵牾社会文明。大学首先是伦理与文化实体,然后才是知识与学问实体。“高校作为集体,应该建构其实体性质,成为真正的伦理实体,从而承担其所应该担当的道德责任。”大学课堂必须要嵌入伦理使命自觉,通过思想与实践的多维策略实现对其伦理风险的规避:

  首先,加强教师课程伦理意识教育,优化其教学伦理过程。正人者必先正己,大学课堂的伦理生态与伦理使命匡正首先应该从大学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的伦理优化这个源头发力。在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语境下,在“互联网+教育”的推波助澜下,大学教师必须进行“再教育”才能适应、引领和超越一日千里的教育变革时代。加大对大学教师的培训投入与培训机制建设是保障大学课堂走向现代文明教育之境的必然要求。对大学教师的“再教育”必须至少聚焦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育思想与课程意识上强化其对职业与专业的伦理认同。也就是说,要让大学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在课堂空间内所施展的教育抱负是伦理负载的,既要启蒙人的理性世界,又要启迪人的伦理世界。要在课程理解与课程规划之初就意识到成就学生伦理的本体价值,并通过设置情境、引入文化、斟酌语言、伦理情节、道德故事等,为伦理之情感互通、精神共鸣、心理默契的大学课堂提供课程意识积蓄与教学思想准备。其次,在课程实施与教学行为上优化其伦理展开的技能与本领。大学教师不仅是学问家,还应该有教育家的情怀与技能。大学教师应通过“被教育”、教育他者和自我教育等优化与升华自己的教学技能,运用问题引领的课堂逻辑,学会邀请学生参与的语言,练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堂交往互动收放自如的本领,让学生在课堂时间与空间里感受到主体尊重、道德关怀、人际真诚、以礼相待、包容共生等,从而将伦理使命内嵌于大学课堂教学之中。总之,对大学教师实施教育培训、卓越其伦理性课程意识与教学风格是规避大学课堂伦理风险的主导力量,应该引起大学教育中人的自觉醒悟。

  其次,培育课堂伦理,彰显人文精神。伦理使命自觉的大学课堂应该是人文精神凸显、人文关怀涤荡、通识文化氤氲、人际伦理交往的课堂。大学师生致力于大学课堂伦理建设与人文精神彰显,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突出“文以载道”的伦理价值。大学课堂要进行知识碰撞、学术点化、理性启蒙,还要引导大学生沉思知识、学术、理性背后所潜含的“道”,即要在课堂上打通“真”与“善”之间的壁垒(“知识即美德”),让青年学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始终追问为何、为谁掌握知识,养成既求真务实又“止于至善”的品性与品行。第二,内嵌传统文化精华与传统伦理思想。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变动不居,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所以,大学课堂应该自觉内嵌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与伦理思想,东方伦理思想是强调实践的学问,东方伦理思想的运用能增进高校课堂的实效性。借助于东方伦理智慧之天人关系、人我关系、义利关系、成己与成物关系等,实现课堂伦理氛围的铺设并达至育人效果。第三,注重礼仪与仪式的教育价值。大学课堂无疑是以师生与生生交往互动为基本生态的课堂,有交往就要有礼仪,师生、生生之间要尊师爱生、相互敬重,要“交之以诚”“动之以情”,秉持“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的真诚以及“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真情,言谈方式、沟通方式、问候方式、展开方式等都要合乎一定的礼仪道德规范。同时,要注重仪式的教育价值,开发大学课堂中的仪式资源,让仪式的庄严肃穆发挥净化人心的教化作用。第四,大学课堂要指向精神实体性的最终生成。即大学课堂既要传授科学,更要培养科学精神;既要积淀学问,更要培养敬仰学问的精神。要绽放与沉稳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精神实体性的稳健生成。

  再次,完善课堂规范,注重过程落实。大学课堂不能因其是成人的组织世界而为规范缺场辩护。大学课堂应该在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价值范畴内,自觉内嵌制度规范、伦理道德规范、课堂秩序文明规范、学术探讨规范等。譬如考勤制度,大学生逃课与考勤制度不完善之间紧密相关,大学生课堂手机泛滥与大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要求紧密相关,大学生课堂沉默与大学教师的课堂展开要求紧密相关。规范不是对自由的限制,恰恰是对它的有效保护,它是养育大学生规则意识与责任伦理的条件保障。大学生不遵守大学课堂的规范,将来到社会上就会践踏社会规范。因此,大学课堂应该匡正自由的本义,为规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提供有效辩护。当然,大学课堂规范与规则的制定应该在契约精神导引下师生协商而定,反对规则上的专断与霸权,因为赋予大学生参与制定规范的自由与权利,他们就有坚决维护与执行规范的义务与责任。规范与规则制定后,要在课堂过程中践行落实,在对规范的认同与遵循中沉淀大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责任伦理。

  最后,觉悟大学生的伦理意识,强化其伦理实践。大学课堂对大学生伦理意识的觉悟旨在为其“肉身”与“灵魂”的“复位”提供精神张扬的机会。但是,二者均衡性“复位”必须在伦理意识觉悟与伦理行动实践的“知行合一”中至臻完善。第一,大学课堂必须克制功利主义。“肉身”与“灵魂”错位滥觞于功利主义的课堂泛滥。大学课堂应该“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坚持“事实”与“价值”、“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真”与“善”、“生”与“命”的完满统一。第二,大学课堂要引起大学生“内圣”自我的价值觉醒。大学生的自我“内圣”,主要是“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的双重卓越,大学课堂应该从这两个方面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内圣”。第三,大学课堂要“守一”而“望多”,改善大学生对普遍性伦理共识的凝聚与认同。普遍性伦理共识是通约大学生课堂伦理乱象、伦理阙如的价值基础,是“守一”而“望多”的底线伦理。大学生课堂中的普遍性伦理共识应该包括传统文化精髓、意识形态文明、人类普适性价值等,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的普遍性伦理共识。第四,大学课堂要坚持伦理实践开发。伦理实践是个体“肉身”与“灵魂”完成复位与巩固统一的外显行为。“伦理行为所关涉的只能是整个的个体,或者说,只能是其本身是普遍物的那种个体。”大学课堂应该创造伦理实践的行动机会:让学生学会课堂沉思以完成其自我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伦理圆融;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交往中完成其他者伦理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深度理解与践行普遍性伦理共识以完成其个体性与普遍性的伦理转换。总之,在大学课堂上觉悟大学生伦理意识、强化其伦理实践是规避课堂伦理风险的基本策略。

  习近平主席2016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只有努力规避大学课堂中的伦理风险,才能承载着主席的希冀,在中国“奔梦”途中践履自身使命。

  长按二维码,下载PDF版全文

  

  

  购刊指南

  点开公众号主菜单“关注我们-微书坊”

  投稿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133号A楼《江苏高教》编辑部

  邮编:2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