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鲍比》:出柜之前可以跟父母一起看的电影

  如果一个同性恋既要跟父母出柜,又不想让他们心情太激动,是需要铺垫的,这时候一起看部同志片是很好的选择。

  像《春光乍泄》、《阿黛尔的生活》一样尺度过大的跟朋友看看算了,不宜合家欢;像《断背山》、《男孩别哭》这种慎选,主人公的悲惨境遇完全符合父母对你未来生活的担忧;最好像《喜宴》、《面子》这类家庭伦理片,有观点有笑点,适合旁敲侧击,在轻松麻痹的气氛下让父母了解同志的生活,向他们暴露你真实的想法,传递可以活得精彩的信心。

  

  倘若他们看完立刻想改造你,不妨再播放《天佑鲍比》。这部电影2009年于美国上映,讲述了一个母亲不能接受儿子是同性恋,导致儿子自杀,之后她悲痛欲绝,投身同志公益平权运动的故事。

  

  片中心理医生说,同性恋都有个强横的母亲和冷漠的父亲。然而,鲍比的父母恩爱,哥哥妹妹相处友好,奶奶还是个段子手,家庭生活其乐融融得正如宣传画报,除了母亲是虔诚的教徒。

  

  得知鲍比是同志后,母亲大为震惊,她深信《圣经》里同性恋会下地狱的训诫,这样一家人来世就不能再相聚了,于是举全家之力矫正鲍比。

  她拉着丈夫和儿子参加60元/小时的心理咨询,给他介绍对象,每天一有空就灌输同性恋有罪的想法,在房间角落里,贴满了劝诫的小纸条,母亲开始念叨他穿得gay里gay气的,让她抬不起头来。

  

  更让鲍比难以忍受的是,母亲看他时那种“你有罪”的眼神。他决定不考大学了,到波特兰表姐家住了一段时间,结识了大卫。

  

  在开明自由的氛围影响下,鲍比回家跟母亲摊牌,结果又是一顿争吵。孤立无援的鲍比游荡在大街上,从高架桥上跳了下来,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临死前,他脑海中闪过无数帧难忘的画面,最后定格在母亲那句:“我不要同性恋儿子!”

  

  

  俗话说,好男孩上天堂,坏男孩走四方。鲍比是个好孩子,他害羞善良,尝试过交女朋友,却抗拒跟她们进行肢体接触,当他开车经过同志夜店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内心在渴望什么。

  可鲍比没能走远,在最喜欢自苦的年纪,所有的躁动、愤怒、困惑和自我怀疑,都变成无解的压力,一步步将他逼到墙角,让他窒息,他的羽翼没有丰满到可以抵挡母亲及其背后支撑了几千年的宗教(正确)思想,只有表姐和大卫支持他,而这点力量不足以帮助他走出困境。

  

  

  《天佑鲍比》中,母亲以为,她在竭尽全力地为儿子好,其实,她是藏有私心的。她首先将鲍比看作家庭一员,而不是独立个体。在当妈的心中,一家人齐齐整整,体体面面的美好想象根深蒂固,看到鲍比仿佛草坪上的旁枝别叶,她本能地想要修剪完美。她用《圣经》来解释生活,并非世界本该如此,这不过是她抱守的教条。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要加倍的”。鲍比在世时,母亲满心焦虑和痛苦,鲍比离开后,母亲的世界里依旧满是他的影子。她自问,我错了吗?她去听他曾经听过的同性恋讲座,参加同志妈妈聚会,阅读相关书籍,在一切和鲍比沾边的事物上寻找哪怕一丝慰藉,不然她会疯。

  

  孔子说,“困而学之”,人的改变看似一瞬,实际上是累积了众多迷惑后的顿悟。

  母亲问神父:《圣经》上说同性恋是有罪的,你同意吗?神父:书上也说,通奸者和不服从父母的小孩该被治死。《圣经》是由凡人写的,那些诠释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思维和观念。母亲:那你对来这里的人怎么说同性之爱,认为上帝会赞许他们的行为?神父:我告诉他们我的信念,那就是上帝会爱他们的本性。

  电影前半段讲鲍比,后半段讲母亲,起初母亲觉得鲍比需要上帝救赎,最后她发现自己被救赎了。她想通了前因后果,深夜来教堂痛哭道:“我知道,上帝为什么没有治好巴比,因为巴比没有病,我错了,我杀了我儿子”。

  

  影片的高潮是在胡桃溪市政大会上,设置“同志日”被提上议程,激起了保守民众的抗议,这时候鲍比母亲站了出来,面对直播的镜头,说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天佑鲍比》改编自真实事件,原型人物玛丽·格里菲斯在痛失爱子之后热心参与到人权公益事业中,解决同志青少年情感问题,1995年被美国国会授予“荣誉国民勋章”,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设置在1982年左右,距离“石墙事件”过去刚13年,距今近40年,但此类家庭悲剧直到现在也稀松平常,从网络上的一片理解包容,到现实生活中的宽容接纳,有好长的路要走。